透视偶像背后的“粉丝经济”(2)
发布时间:2025-05-13 22:00
新华08网2012年07月16日07:38分类:娱乐 社会
核心提示:几年前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催生了“秀场粉丝”后,一些职业“炒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一条产值丰厚的粉丝产业链正在形成。专家表示,“粉丝经济”的市场潜力不容低估,但也必须根治其中存在的种种乱象。
繁荣背后存隐忧
据一位熟知“职粉”团运作的人士透露,这些“职粉”团与各类选秀节目的选手、主办方有联系,只要客户出资,他们便可提供专业的粉丝服务。组织一个粉丝团收益不菲,根据规模大小,成立时间长短,收入情况不一样。
一段关于微博影响力的比喻在网上流传:粉丝超过100个,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个,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个,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个,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个,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就是知名电视台。
“像我们这样的粉丝,是没有利益考量的,但身边确实存在一部分粉丝将追星的行为转换为利益诉求。但我始终认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仅仅靠'职粉’是无法真正捧红一个艺人的。艺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演技、人品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小丁说。
耿敬则认为,“人气诚然是一种生产力,粉丝也可以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粉丝经济’的市场潜力不容低估。但必须承认的是'粉丝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要想让它健康发展,必须根治其中存在的种种乱象。”
【责任编辑:王钦炜】
网址:透视偶像背后的“粉丝经济”(2)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73864
相关内容
透视偶像背后的“粉丝经济”(2)新华每日电讯:透视偶像背后的“粉丝经济”
从偶像背后看粉丝经济
偶像经济背景下粉丝应援行为研究
偶像元年,后偶像时代的粉丝经济
《偶像练习生》打响粉丝经济战
TXT直播:粉丝狂欢的背后,揭秘偶像经济的新趋势
宋亚轩刘耀文芭莎同框,粉丝狂欢背后的偶像经济
肖战现象与粉丝经济,解读流量明星背后的经济逻辑
“偶像文化”时代下的“粉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