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过: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言语同样很重要,不会讲话的人,往往会使人产生误解,而会说话的人,则能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如沐春风。
90后女孩,小镇青年,高考复读,三本毕业。初看她的经历,觉得她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孩,可是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进了电视。辞职后自己还成了千万级别自媒体博主,再回到电视,《为歌而赞》上,她一点评,引起波澜无数。
听多了犀利的批判、毫不留情的点评,房琪温暖的评论,化解了尴尬,温暖了人心。她充满了人性的话语,就像是一盏柔和却不容忽视的明灯,照亮了整个舞台。
她每次温柔又有力量地开口,都能打动人心,以致网友留言说“房琪是吃新华字典长大的”。“听过太多质疑的声音,没想到鼓励的声音能那么好听,那么动人”。
在张含韵唱了首《雨爱》被台下其他人质疑没唱功、没音准时,房琪却说:“含韵,接下来这段话我只想说给你听。一段时间以前,我看了一篇关于你的文章,这个文章的标题是《恭喜那些甜妹终于活成了女王》,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我唯一有一点不认同,就是“女王”这个称呼,因为我觉得一个坚韧的灵魂,不需要一个符号化这么强的头衔来作为嘉奖,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你是清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张含韵的经历,十五六岁的她站在舞台上,只是想唱歌,但是这个世界给了她莫名其妙的很多恶意,这些恶意强到她差点没有机会再站到舞台上,差点儿就被人海淹没了,是她通过自己去配音,去演戏,用实力一点一点看到了她。
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十五六岁的那股清风,越过了重重山岗,吹到今天,也还是最好的年纪。这就是上天对勇敢的女孩儿,最好的奖励。”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张含韵的经历,可能私下支持、鼓励她的人不少。真正在舞台上遇见这么支持自己的生人,应该是张含韵的头一回。所以她感动又震惊,止不住地流眼泪。
后来张含韵在采访时感叹,“听过太多质疑的声音,没想到鼓励的声音能那么好听,那么动人”。
在郁可唯被质疑没有辨识度,满脸尴尬地站在舞台上时,房琪说:“我觉得郁可唯是白色的,就像你身上穿的衣服这样,它可以反射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可见光,所以我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折射到了你和你的歌身上。如果一个能够去承载我们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的歌手,都没有辨识度,那么什么样的歌手才有呢?”
在杨宗纬突破自我选择唱跳表演,反而遭到质疑,觉得他是中年迪斯科时,房琪说:“我们终其一生不是要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想跟你说,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
这样鼓励的声音,来自于房琪的共情力。这样打动人心的共情力,来自于她十分努力的过往和她坎坷起伏的遭遇。因为这共情力,她温柔而坚定的话比那些辛辣的质疑更有力量,让人们更喜欢她普通女孩永不放弃
房琪自称“不放弃小姐”,给自己的口号是“我叫房琪,不放弃。”这几个字确实精准、贴切地表达了她这些年的经历和心声。
她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被人羡慕的起点,可是她从来没有自卑过,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选择了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为了梦校中国传媒大学,她复读一年,坐了35小时的火车硬座,从齐齐哈尔到北京参加考试。拿到了导演系艺考全国第七的好成绩,却因为文化课差9分,和梦校失之交臂。
她选择接受现实,依旧不放弃自己的主持梦,给栏目组打电话毛遂自荐,在电视台门口站五个小时,只为有一个机会来宣传自己。自然有人瞧不上这样拼命证明自己的她,有人说她脸皮厚,她却说与机会相比,脸皮不值一提。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机会终于眷顾她。同学推荐她参加了主持人大赛,作为一个业余选手,她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跑到播音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日以继夜地仔细修订过50多篇演讲,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最终她如愿获奖,进入了电视,也努力成为了一名外景主持。
从她的成功中,可以看出她是多么渴望拥有一次机会,也明白她做了多少的努力。正是她的努力与不放弃,才有如今的被艳羡赞叹、开口成章。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我想,她评价张含韵的那些话,也适合评价她自己。
文:努力的露露进行时
图源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