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启功先生:满清皇室血统,都付笑谈中

发布时间:2025-05-06 05:28

1984年,72岁的启功被选为中国书协主席,大家都来祝贺,启功微笑着说:“书协主席这个茅坑可不好蹲,有幸占到了位置,别人还虎视眈眈。风言风语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那个位置上大肠干燥,没有东西出来,不但自己难受,别人也跟着着急。”1990年,78岁的启功先生在卸任大会上说:“书协主席这个帽子我戴了6年,天气冷的时候还好,可是现在气候变暖,我的汗水可能把这个帽子弄湿了,现在终于可以不戴了,我建议拿出去晒一晒,防止发霉。”

2015年,一部讲述启功先生生平的传记类电影《启功》上映,与近些年动辄数亿的电影票房相比,《启功》40.3万的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主持人张绍刚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出演了中年时期的启功,甚至在《吐槽大会》上被人当成槽点来取笑。

其实不仅仅是《启功》,唐国强主演的电视剧《大唐书魂颜真卿》甚至都不能正常播出。

唐国强在《杨澜访谈录》中满含热泪地说道:“我摔断了锁骨和4根肋骨,甚至片酬都不着急要,就是为了拍好这部戏。”

我们不能不面对一个现实,在手机和电脑非常普及的网络时代,书法的实用性已然被淘汰,书法艺术的影响力也在渐行渐远。

启功先生当年执意不肯继续担任书协主席,既有对当今书坛铜臭味太浓、丑怪书风盛行等种种乱象的不满,也的确对传统书法的发展前景感到失望和担忧……

1

网上时常有人谈及启功的满清皇室血统,甚至有人说他差点“继承大统”,其实不过是玩笑罢了。

且不说启功先生出生那年(1912年),大清已经寿终正寝,就算真有时间,“继承大统”的馅饼也断然不会砸到启功的头上。

启功之远祖和亲王弘昼乃雍正第五子,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大智若愚,为了避免卷入继承皇位的争斗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

和亲王不肯出头,其后代自然也就很难出人头地了。于是,启功的先辈们逐渐从王府中分离出来,至其曾祖时,家族已失去门荫,要通过科举找出路了。

启功一岁丧父,自幼随祖父生活。所幸启功的曾祖父和祖父均有功名,家境倒也还不错。

祖父曾让年幼的启功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做记名的小喇嘛,取名“察格多尔札布”。

当时正是辛亥之后,清帝逊位,其曾祖不愿居京城,以示不再过问国事。

恰其曾祖有一个叫陈云诰的门生,是河北易县首富,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请其曾祖居住。

启功年方三四岁的时候,其曾祖携家人迁居易县。稍后,启功也开始入私塾读诗文。

应该说,启功虽然幼年丧父,启蒙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也为他后来扎实的古文学功底奠定了基础。

2

启功先生10岁那年,曾祖去世。家业因偿还债务开始衰落。

次年,启功的祖父又去世。此时家中早已陷入困境,只能靠变卖藏书来换取殡葬费用。

这时候,顶起家中梁柱的人是启功二十多岁的母亲和尚未出阁的姑姑。

启功的姑姑叫恒季华,年纪虽然不过二十出头,却很有主见。为了教养这一线单传的侄子成人,毅然终身不嫁。

启功后来一直称呼姑姑为“爹爹”(满俗,“爹爹”即叔叔),恒季华在少年启功心目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启功很早便表现出绘画方面的天赋,在北京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读书时,启功的一些习作就曾被学校选为礼品赠送给知名人士。

启功最初的愿望大概也是要当个出色的画家,晚年时尚且把书画鉴定和绘画成就都排在书法成就的前面,并且一直称自己是个教书匠,书法不过是业余爱好罢了。

中学是启功档案中记载的最高学历,但是对于启功的艺术成就来说,这时才刚刚起步。

15岁时,启功得以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代书画,启功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

为了让启功想多学些绘画技法,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先生。从吴先生那里,启功学会了不少极为关键的绘画窍门,受益匪浅。

十六七岁的启功,绘画已经小有名气,时常有人上门求画,这让启功颇有几分得意。

一次,一位长亲要他画一幅画,特别嘱咐:“画完后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落款。”

这件事给了启功很大刺激,使他明白了书法对于绘画的重要性,绘画水准再高都离不开书法而独存。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启功才开始发愤练字。

3

启功20岁这年,与章宝琛完婚。

对于这位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启功曾这样记述: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人,我习惯地叫她姐姐。

平淡的文字中包含着浓浓的爱意,甚至多有依赖的感觉流露出来。

1957年,启功的母亲和姑姑相继重病卧床,几乎就靠章宝琛一个人来照顾,累活儿脏活儿、端屎端尿都落在她一人身上。

启功对此感怀于心,后来深情地描述道:成年累月,她日益消瘦,直到送终发丧,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我无以为报只有请她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叫她“姐姐”,给她磕一个头。

章宝琛与启功一路搀扶着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时期,章宝琛冒着极大风险想尽办法把启功的大部分手稿都保存了下来。

启功后来打开箱底,重新见到那些底稿时,禁不住热泪盈眶,真有劫后重逢之感。

遗憾的是,章宝琛终究没能等到和启功一起享受“出人头地”的日子。

1971年章宝琛患严重的黄疸性肝炎,几乎病死。到了1975年旧病复发,住进了北大医院。

启功白天请了一个看护,晚上就在她病床边搭几把椅子,睡在她旁边,直到第二天早上看护来接班,就这样一直熬了三个多月。

章宝琛去世后,启功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名气越来越大。周围的人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甚至有不少年轻的女士自荐枕席。

但是,启功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章宝琛,放不下那个与他一路搀扶着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被他唤作“姐姐”的爱人。

孤独前行的启功想起来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

1933年,启功21岁。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

此后几十年,从辅仁大学到合并后的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再没有离开教育岗位。

启功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古典文学,虽然为了生计间或也卖过些字画,但他坚持认为:“那只是副业。”

启功先生一生几乎没有争过什么东西,就连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位子也不是争来的。

二届书协换届时,原来是副主席的启功坐在台下面,不肯上主席台,由于选举气氛空前民主,投票结果还是启功票数最高。

启功先生引领当代书坛几十年,虽然其书法水准也面临着诸多争议,但是他在当今书坛的影响力的确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

成名后的启功,登门求字者络绎不绝。启功则不论尊卑,凡有所请,便欣然从命,以至于我们现在走在大街上,或是走到哪个景点,总是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启功先生的墨宝。

更令人感叹的是,启功先生早年为人题字都是分文不取的。盛名之下的启功很累,但启老先生却始终保持着宽容大度、豁达幽默的处世态度。

看看现在所谓的名人书法都是动辄数十万每平尺的明码标价,书法界更是乱象丛生,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5

启功66岁时,母亲、恩师和夫人都已经先后离他而去,回想半世艰辛岁月,启功也禁不住悲从中来。

于是,启功有了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想法。提笔之间,启功又恢复了豁达的天性,用诙谐的语言写下了这篇《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且陋。身与名,一齐臭。

2006年,启功先生逝世一周年后骨灰从八宝山请来,下葬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

因为章宝琛去世时还处于特殊时期,骨灰已然无存。只能将章宝琛生前几件日常用品和二人刻画在有机玻璃上的合影一起合葬,也算了却了启功先生的心愿。

作为雍正第九代孙,启功先生却终生拒绝使用皇族姓氏。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皇室遗族都喜欢以“爱新觉罗”自矜,甚至包括不少毫无皇室血统的附庸风雅之徒。

启功先生依然不改素志,活得豁达,活得坦然。所谓的满清皇室血统,都付笑谈中。

网址:一言难尽启功先生:满清皇室血统,都付笑谈中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05273

相关内容

明星背后的皇室血统与成功秘诀
娱乐圈中的皇室血脉——十二位拥有皇室血统的明星
明星的皇室血统与他们的璀璨人生
拥有满清皇室血统的4位艺人,关晓彤上榜,最后1位隐藏的这么深!
哪些明星有皇室血统
明星背后的皇室血统之谜
盘点那些有皇室血统的明星:其中一个说“若是在清朝,我会是妃子”
9位明星都有皇室血统?!关晓彤是真格格,关之琳竟然出身皇室!
历史旧照:皇室之后启功,一代歌后邓丽君,金庸梦中情人夏梦
了解秘闻!这七位明星居然有皇室血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