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撞脸”名人而过度模仿?名人“模仿”行为需得到规范!
手持篮球,身着科比标志性的24号球衣,直播间内《see you again》等背景音乐响起,直播内容显示“模仿秀,孩子们,我回来了”……近日,这一模仿已故篮球明星科比的直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如今,在众多直播间中,此类模仿行为屡见不鲜,无论是长相、举止,还是衣着乃至网名,都与明星极为相似。对此,网友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只要主播与明星长得像,在发型和穿衣上进行一些模仿并无大碍;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若因“撞脸”而刻意模仿明星、利用明星流量进行直播卖货盈利,是否涉嫌侵权?
对此,《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模仿”行为并非无边界的自由。过度模仿不仅可能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过度模仿行为的监管;而平台则需完善技术手段,强化审核机制,建立信用体系,对违规主播进行信用惩戒。通过信息公示制度提高透明度,让用户能够充分了解平台规则和主播信息,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模仿秀”层出不穷,形态各异。
2023年电视剧《狂飙》热播后,演员张颂文在剧中饰演的高启强角色深受观众喜爱。随后,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名为“小颂文”的男子因模仿高启强而迅速走红。他的直播间里,不仅装扮与剧中角色无异,还不断重复播放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和动作,吸引了大批观众涌入,甚至有人刷礼物支持。
此外,《狂飙》中的其他演员也成为了模仿对象。例如,演员张译的模仿者“小张译”经常与“小颂文”进行直播连线,引发观众热议。还有网友模仿《狂飙》中高叶饰演的陈书婷一角,起名为“狂飙婷”和“山西书婷”,与“小颂文”一同进行直播连线,让观众误以为《狂飙》剧组正在团建。
然而,网络上并非只有正面的模仿现象。记者还注意到,有人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为模仿对象,但方式却令人不适。该主播坐着轮椅、戴着面具进行直播,当有观众刷礼物时,他便会从轮椅上站起来跳舞。直播间内还挂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霍家军,舰长举轮椅”的标语。但遗憾的是,该主播因违规行为被短视频平台封禁15天。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栾燕指出,若模仿者通过与明星相似的外貌或声音,误导公众使其混淆,误认为明星本人,则可能触犯明星的肖像权或姓名权。此外,若模仿者在表演中未经许可使用明星的原创作品,如歌曲、电影片段等,则可能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
针对模仿已故名人的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强调,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人格权利的保护范围,其中死者的人格利益,包括其生前享有的人格权,在死后将由其近亲属继承。因此,未经授权擅自利用这些元素进行商业活动将构成侵权行为。
利用外貌相似度吸引流量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一些主播发现了新的盈利方式。他们利用自己与明星的神似外貌,取一些容易混淆的网名,从而吸引大量粉丝和流量,甚至以此为契机进行商业牟利。
2022年,湖南长沙涌现出一个山寨男团“eso”,其成员包括鹿哈、黄子诚等,均以与明星姓名字音、字形相近的名称作为账号名称,对艺人进行模仿。然而,部分成员因侵权行为被举报,网名被迫修改。尽管如此,“鹿哈”在更名为“凌某某”后,仍以该名字进行直播带货。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鹿哈”,发现结果中仍显示的是凌某某的账号。视频和直播中的凌某某,无论是形象还是动作,都与艺人鹿晗高度相似,包括那标志性的金色头发和精致的中分刘海。此外,还有模仿者通过模仿明星参加商演活动来获取收益。
广西的何女士就曾在商业中心偶遇一个与歌手林俊杰长相极为相似的人。不久后,她刷到一则短视频,内容正是她此前见到的场景。但令人意外的是,该账号主播并非林俊杰本人,而是一位长相酷似的模仿者。
记者进一步搜索该主播发现,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9.6万粉丝。其主页上,有200多条关于林俊杰的街头模仿秀视频,内容大多是他演唱林俊杰的歌曲。这些视频中,许多都打上了“林俊杰”的话题标签,且在主播主页上明确标注了“只接商演合作”等字样。
通过联系该主播的经纪人,记者了解到,他在婚礼上进行商演的报价为1.5万元,可演唱4首歌曲,但需自备音响等设备。对此,专家朱巍指出,对明星进行模仿涉及明星的人格权和商业利益。如果主播利用明星的名义进行宣传并误导公众,就可能涉嫌侵害明星的人格权。同时,在模仿过程中涉及到的演唱曲目和电影桥段表演也可能存在版权和表演权的问题。
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甄景善指出,模仿者通过仿冒名人形象、利用名人名义进行直播带货和商演等活动,旨在借助名人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误导消费者,促使他们进入直播间或观看商演。这种行为不仅符合“商业混淆行为”的特征,而且即使未直接混淆消费者,也是利用公众对名人模仿者的好奇心来吸引流量,进而推销产品或服务。这种做法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准则,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面对模仿者利用名人形象进行直播带货和商演等活动的现象时,平台需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他们应加强审核和监管力度,确保直播内容和商演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网址:因“撞脸”名人而过度模仿?名人“模仿”行为需得到规范!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12041
相关内容
因“撞脸”名人而过度模仿?名人“模仿”行为需得到规范!因“撞脸”名人肆意模仿蹭流量 专家指出: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风险提示】因撞脸名人蹭流量,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撞脸”名人肆意模仿蹭流量?该严管了!
对“名人模仿”行为要划出法律红线丨时评
“无限度名人‘模仿’该严管”事件警示:主播的行为是否侵权?
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与规范
名人“模仿秀”不能沦为“侵权秀”
少年之名翁宇庆个人资料 翁宇庆是撞脸李光洙还是模仿
为什么毫无限度的名人“模仿”该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