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是真的“招财”呀!网友:播完第一期,我就入手了芒果股票
如果你还觉得“明星带货”只是赚点零花钱的事,那可能真的低估了娱乐圈的“吸金能力”。最近,麦琳这个名字又火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她的综艺表现,而是因为她“一己之力”让芒果台股票市值一度飙升了130亿人民币。
事情起源于今年(2024年)播出的《再见爱人》第三季,一档主打婚姻关系探讨的综艺节目。原本这个节目虽然有热度,但始终没有“爆款”的气质。然而,麦琳一出场,风向瞬间变了。节目中,她不仅凭独特的性格圈粉无数,还用“自信满满”的一句话点醒了节目导演:“你们三季都没火,是因为没拍到观众的心趴上!”导演一脸懵,追问什么是“心趴”,她直接回应:“我就是观众的心趴!”
这段对话被剪辑成短视频后迅速刷屏网络。一时间,“心趴”这个词成了流行语,大家争相模仿麦琳的语气,甚至有人用这个梗来调侃职场、家庭和感情生活。而更有趣的是,节目热度暴涨的同时,芒果台会员数也迎来井喷式增长。据统计,仅18天时间,麦琳的出场直接拉动了1500多万新增会员,为芒果台创造了2.85亿的直接经济收益。更夸张的是,芒果台的股票市值最高时上涨了130亿人民币。
不仅如此,麦琳的影响力还直接带动了她代言产品的销量,比如某品牌的奶皮子销量翻了几番。网友戏称,她不仅能“带老公翻红”,还能“带品牌起飞”。有人甚至调侃:“杨子写剧本都没她会赚钱!”这句话虽然夸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她的商业价值。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一些观众认为,麦琳的“黑红”路线过于强势,甚至有割韭菜的嫌疑。比如,有人质疑她在节目中表现得太刻意,似乎每句话都为了制造话题和流量。还有人认为,虽然她为平台赚了钱,但这种短期热度未必能长久。
总之,这场“麦琳现象”不仅让她本人再次成为话题中心,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明星效应与资本市场的微妙关系。一边是观众被“割韭菜”的吐槽,另一边是资本市场被点燃的热情,怎么看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奇迹。
截至目前,这件事的热度仍在持续。麦琳不仅让《再见爱人》第三季成为现象级综艺,还让自己成功跻身“带货顶流”的行列。芒果台方面对这次的成功营销也表现得非常“低调”,没有过多解读麦琳的表现,但从会员增长和股票涨幅来看,显然这波操作非常成功。
与此同时,麦琳的个人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据业内人士透露,已有多个品牌主动接洽,希望能与她合作,尤其是那些看重“黑红效应”的快消品公司。不过,也有声音提醒,这种靠争议驱动的商业模式可能存在隐患,一旦观众的注意力转移,效果可能迅速下滑。
至于观众的反应,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一部分人对麦琳的表现大加赞赏,认为她是真正的“全能艺人”,不仅能在综艺里圈粉,还能在商业上为平台和品牌创造价值。但也有不少人持保留态度,觉得她的风格太过强势,甚至有些“用力过猛”。
总的来说,无论是节目组、品牌方还是麦琳本人,这波操作都算是赚得盆满钵满。但后续能否保持热度,还需要时间检验。
这个事件让我看到了“明星效应”对于商业的强大推动力,但同时也让我对娱乐行业的一些现象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麦琳的成功确实离不开她的个人魅力和独特风格。她敢说敢做,性格鲜明,这样的人在综艺里很容易成为焦点。而她提出的“心趴”理论,虽然听起来有点“土味”,但确实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这也说明,娱乐节目要想出圈,还是得抓住观众的情感需求,所谓“共鸣”才是流量密码。
其次,这件事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流量的敏感程度。一个综艺节目、一位明星,居然能让股票市值上涨百亿,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但换个角度想,这种热度是否经得起考验?如果下次没有麦琳这样的“爆点人物”,芒果台的会员增长还能持续吗?股票还能维持高位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最后,我觉得观众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一方面,大家很容易被麦琳的“戏精”表现逗乐,愿意为她买单;但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吐槽自己被“割韭菜”。这其实是一种矛盾心理,既想看热闹,又害怕被收割。但不管怎么看,麦琳的这次“翻红”确实是一次营销教科书式的成功案例。
说到底,麦琳的成功离不开观众的关注和资本的推动。这两者一拍即合,才造就了这次的现象级事件。但问题是,这种模式真的能长久吗?靠一个明星的个人魅力能撑多久?芒果台的会员数还能再涨1500万吗?这些问题恐怕连节目组自己都没答案。
当然,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综艺图个乐,追股票赚点钱,这都是个人选择。但面对这样的“财富密码”,我们是不是也该多留个心眼?毕竟,娱乐圈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能不能赚到钱,最后还得看自己的判断力。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大量讨论,有人欢呼,也有人质疑。一起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网友“小麦不那么难”:
“麦琳真的太强了!一句‘心趴’,不仅带火了节目,还能让股票涨百亿,这谁顶得住啊!”
网友“娱乐圈观察员”:
“哈哈哈,芒果台这是赚翻了,1500万会员,2.85亿收益,这波操作简直教科书级别。”
网友“韭菜难割”:
“虽然麦琳很有商业头脑,但我觉得节目组有点过了,明显在炒作她的热度,观众迟早会腻的。”
网友“奶皮我爱了”:
“别说啥割韭菜了,我就爱看麦琳,顺便下单了奶皮子,味道确实不错!”
网友“资本的微笑”:
“明星带货割韭菜,芒果台收割流量,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观众,套路不变,换汤不换药。”
这些评论里,有人真心支持,也有人冷嘲热讽。但不管怎么说,麦琳和芒果台确实赚足了眼球和钞票。
麦琳让芒果台赚了钱,观众图个乐,资本市场也沸腾了。但小编想问:这种靠争议和“黑红”驱动的模式,真的能长久吗?当热度过去,观众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利用了?芒果台还能找到下一个“麦琳”吗?
网址:麦琳是真的“招财”呀!网友:播完第一期,我就入手了芒果股票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12551
相关内容
麦琳“难救”芒果超媒芒果TV做电商,靠的不是麦琳
麦琳“难救”芒果超媒丨文娱变局
原来节目组在第一期就给我们暗示麦琳的状态了呀!
麦琳“难救”芒果超媒 流量变现难题
《再见爱人》一集抢鲜版赚数千万元,麦琳为芒果TV赚了多少钱?
李行亮与麦琳:揭开芒果台背后的摇钱树真相
《麦琳以一己之力带火芒果TV和吴柳芳被怼反被带红,启示了我们什么?》
追看《再见爱人4》,你看懂芒果超媒的套路了没?
2年亏掉5亿元,小芒电商需要更多“麦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