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自明星——普通人变现的商业模式
成自明星——普通人变现的商业模式
什么是自明星?谈到自明星,很多人会想到自媒体,以为自媒体就是自明星。毫厘千里,两者貌似相同,其实有本质的区别。对于自媒体,我们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让我们清晰地描述一下什么是自媒体?众说纷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自媒体就是写文章,有人说自媒体就是公众号,也有人说自媒体就是微信。
在这里,介绍一下鬼脚七(前淘宝搜索负责人,知名自媒体人)关于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定义:媒体就是一个传播渠道,传播思想也好,传播信息也罢,总之是一个渠道。当个人也建立了一个传播信息的渠道,就是自媒体。自媒体就是个人建立的传播信息的渠道,这个渠道可以是微信公众号,可以是微博,亦可以是博客,还可以是QQ空间,或者个人网站。
互联网出现之后,个人网站应运而生,自媒体也随之诞生。但为什么直到最近两年,自媒体才开始火起来呢?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臻于成熟和完善,产生了类似微信这样的国民级产品。微信的产生,对于自媒体的推动居功至伟:首先,微信公众号让个人非常容易就建立起一个传播信息的渠道,只要会打字、写文章,就可以创建公众号,就可以对外输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微信的用户基数庞大,将近10亿的用户,给了很多自媒体一个广阔无垠的展现舞台。所以,微信的出现,才使得自媒体火起来。但是,我认为做自媒体,不如做自明星,或者做自媒体的未来价值不会有自明星大,为什么呢?
什么是自明星?“自明星”是我的一位老师秦刚新造的一个词,在回答什么是自明星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明星。明星,现多指有名的歌手、演员、运动员等,日语中的明星,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简单来说,明星就是通过媒体让大众熟知的名人。要成为明星需要满足最少2个条件,一是在某一个领域具有非常有价值的能力,并且有很多受众;二是通过媒体帮助而放大你的能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所以,自明星就是指个人通过自媒体成为让大众熟知的某个领域的名人。
为什么自媒体未来的价值不会比自明星大呢?
我们还原现实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在逛街的时候,导购员或者地推员,会盛情地邀请你关注一个公众号,然后你会得到一个小礼品。一般来讲,他们的公众号的名字可能是他们公司企业的名字,某某什么有限公司,或者他们公司的一款产品的名字。但是,你一关注之后就有一种想取消关注的感觉,因为这些公众号你不喜欢,对吧?
为什么呢?你关注同类产品的公众号太多了,而且你一般会知道这些公众号里面会发表什么样的内容。它们一般都会发一些产品的文章,或者发一些促销的文章、广告的文章。它们的这些文章我们都不感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广告。
这就是用自媒体的形式,或者说非人格化的公众号的一种形式所呈现给消费者的一种感觉。他们冷冰冰地把他们的产品、促销信息呈现在媒体面前,呈现在我们用户的手机上,这就是自媒体的一些缺点。有些做得很大的,各种各样大型的网站的公众号,其实阅读量都特别低,因为这些内容对于用户来讲,有一种审美疲劳,或者说一种知识疲惫。
一个小公司,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和实力去做这件事,凭借着有限的资金,想打造一个非常大的自媒体,几乎不可能。所以做这种品牌化的,或者说平台化的自媒体账号,已经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媒体和自明星,我们可以这样类比一下:如果阿里巴巴是个媒体,马云就是自明星;如果腾讯是一个媒体,马化腾就是自明星;如果格力是一个媒体,董明珠就是一个自明星。以马云为例,马云每一次的上台演说,都是在宣传阿里巴巴,即便他不讲阿里巴巴,我们也会联想到阿里巴巴。这就是一个自明星能够给公司带来的好处。
我们回过头来看之前的例子,在大街上别人邀请你关注一个公众号,你可能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他们而关注了。但是,你瞬间会产生一种想取消关注的感觉。如果他让你关注某一位人物的公众号,那么你会怎么想?你可能会去思考一下,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怎么还会创建公众号?这个人能够让那么多人推荐我去关注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能会关注他,你也可能去看他的个人介绍、他的产品,甚至去买一些他的产品。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讨厌广告,但是我们不会讨厌幕后策划广告的那个人,比如说我们很讨厌脑白金的广告,但是我们不会去讨厌史玉柱,反而很崇拜史玉柱。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化呈现在互联网上,能够带来的冲击完全不一样。
在DISC中,传统自媒体,属于D特质,关注事、报道事、缺乏情趣。而自明星恰恰满足了自媒体的传统运营思维下的痛点:关注人、关注情感、以人为中心、抒发感情。这也使得自明星的粉丝黏性会那么强。
为什么要做自明星?
现在是一个粉丝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可以像明星一样受到粉丝的追捧,希望自己人见人爱,非常有面子,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明星。只不过,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几千万粉丝的明星,而是几百个,或者几万个粉丝的自明星,为什么要抛弃自媒体而做自明星呢?第一,自明星的投入产出比比自媒体大得多。第二,自明星的可持续性要比自媒体大得多。第三,自明星的变现能力也比自媒体大得多。
巧用DISC设计自明星的商业模式。首先,我们从D特质出发,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我们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用户是谁?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这都是我们从D特质出发所要考虑的一些事情。我们再从I特质出发考虑,我如何让粉丝更喜欢我,如何让粉丝更认可我。再从C特质出发,我们要讲究一些数据,讲究一些事实,讲究一些案例,让粉丝来认可我们,让粉丝觉得我们很专业。那么S特质呢,我们要从粉丝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粉丝的痛点。他关注什么?他需要什么?这就是S特质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思考的方式。经过一轮DISC策划商业模式之后,我们还可以再用DISC分析如何运营我们的商业模式。
当我们拥有粉丝之后,我们就开始思考什么呢?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变现。对于传统的企业来讲,它们的变现逻辑是:首先它们先研发产品,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再制造出来,在市场上售卖,这是很多传统企业的一种思维,我们称之为产品思维。其实很多企业都是这样,不知道用户的需求,然后就一拍脑门,研发出来了一个产品。其实很多时候可能销售得并不是很好,因为老板想的角度跟消费者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说,如果我们做培训业,如果不做市场调查,就独自研发出来了一个课程,然后去市场上售卖,你可能不会卖出非常好的成绩。因为事实上用户并不是一个这样的痛点,当你去做一个不能解决其痛点的设计的时候,他们就对你的产品一点都不感兴趣。这就是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用户思维是什么?用户思维是我们想尽办法去满足用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获得用户对我们的信任。用用户思维为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
我们用DISC去设计自明星的商业模式,也应该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这也是DISC四个特质中的S特质所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商业思维。
网址:成自明星——普通人变现的商业模式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15096
相关内容
四大网红模式的商业价值和变现模式新商业模式呈现的5大趋势
我国UGC短视频商业变现模式探究 ——以抖音为视角
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探讨:如何让你的知识变现!
魏大勋商业模式:探索娱乐圈明星的成功之道
从娱乐明星生之财道说起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解析.ppt
2024年中国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分析:多元化盈利模式 流量驱动的电商模式表现亮眼
2024年中国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分析:多元化盈利模式,流量驱动的电商模式表现亮眼
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解析
网红的商业模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