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值不值这个价
张柏芝曾以每集16万元的片酬加盟内地电视剧《周璇》,而此剧至今在荧屏芳踪难觅,更别提成本回收了。
李幼斌以每集20万元的电视剧片酬领跑男星榜单。
通过一番调查,记者发现中国电视剧价格近年来不断攀高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明星片酬的不断上涨,那现在中国明星的片酬是否合理?他们是否值这个价钱?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做了一番采访。
本报记者 赵晓峰明星身价“涨”声一片
演员片酬达到整部剧集投资的60%,意味着一部电视剧里包括导演、剧本、置景、服装、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其他主要成本,只能靠剩下的四成投资来完成。著名制片人杨晓雄曾表示,拍电视剧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成本,总投资的四成用于演员的“人头份”是极限了。如果就这一标准而言,不仅仅是《手机》,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如今都已经大大突破这个极限。
根据网上公布的一份内地演员片酬榜,蒋雯丽以每集15万元的电视剧片酬领跑女星榜单。男演员方面,即便是在《手机》中拿到高片酬的陈道明和王志文两个“腕”,也不算最高,雄踞榜首的李幼斌以每集20万元的电视剧片酬领跑男星榜单。而李幼斌主演的《亮剑》播出之前,他的片酬每集尚不到7万元。
《潜伏》让孙红雷的身价从8万元一集上涨到目前超过15万元。而从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到《刀锋1937》,再到今年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和《潜伏》,孙红雷从一介小演员成长为一线男星,其电视剧身价也一路看涨。同样的道理,一批从《奋斗》中脱颖而出的年轻演员到了《我的青春谁作主》,片酬已经大大提高。从《士兵突击》中走出来的一群“兵”,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每个人的片酬也实现了成功“突击”,制片人吴毅透露,《士兵突击》主演们的片酬“最少的涨了5倍,最多的涨了10倍”。
明星并非“一贴灵”
然而,明星并非“ 一贴灵” , “明星效应”也不能保证回报上的百发百中。几年前,香港明星张柏芝以每集16万元的片酬加盟内地电视剧《周璇》扮演周璇,而此剧至今在荧屏芳踪难觅,更别提成本回收了。
此外,即便是请了明星出演且又在荧屏热播的电视剧,也未必就有高回报。
热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部不折不扣的亏本剧。投资人马建安透露,“《激情Ⅰ》拍摄时,没有控制好演员的片酬,虽然电视剧火了,我们却亏了本。在拍摄《激情Ⅱ》时,我们坚决用新人,所有演员加起来我们才花了几十万,最后反而盈利了。”
和演员高片酬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当片酬“吃”掉了投资的大部分时,电视剧制作费用分配就必然呈现畸形状态。许多制片人大声疾呼,演员片酬过高是导致电视剧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于朴透露,由于大腕演员酬金比例过高,其余摄制成本减少,导致剧组拼命压缩拍摄周期,很多剧组一个月要拍10集戏,主创人员严重超负荷工作,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为压缩开支,剧组只得聘用大量民工:“有的剧组,灯光、道具只请一个专业人员当组长,其余都由民工顶替,闹出过不少笑话。以前拍戏基本都是正常工作日,演职员有充分的体力,演员还要体验生活、排练、写角色自传,如今这一切都省掉了。如此下去,直接诱发的是电视剧制作水平的降低。”投资拍摄《台湾巡抚刘铭传》的李秋彦表示,有的剧组为了抢戏重复进景、压缩景地拍摄,200个景压缩到150个,有些小的景干脆删掉了。
高投入寻求高回报
“ 一线演员的片酬高达每 集20万元,一部30集的电视剧酬金就是600万元。小有名气的年轻演员一开口就是每集6万、8万元。演员互相攀比,片酬代表着身份。”一位业内人士说。
既然如此“吃钱”,为何还争邀高价明星加盟?显然,“明星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益驱动是其内在原因。以《手机》为例,尽管演员片酬吃掉了剧集投资的大部分,但投资方依然认为值得,因为两名实力派演员首度合作,让许多电视台非常看好、争相购片。而李幼斌和蒋雯丽的高片酬,也是建立在他们演技好、有观众缘的基础上,对众多电视剧制片人来说,他们就是收视保障,“不怕价格高,就怕请不到”。
《空镜子》出品人郑凯南表示,电视剧终极客户不是普通观众而是电视节目销售中心。如果电视剧有明星,会引起观众的收视期待,从而拉动收视率,广告部就好拉广告,广告客户也愿意贴片。业内人士指出,就国内电视剧制作和出售的现状而言,尽管最终是由观众来消费电视剧,但是在这一行为产生之前,电视播出平台通过购买环节成为电视剧事实上的消费者。电视台买不买片或者以什么样的价格买片,其中一大标准就是看演员阵容强不强。受播出平台的这一口味影响,许多电视剧宁可让明星多“吃钱”以保证电视剧顺利出售。
好剧本比大明星更重要
演员片酬的逐年飞涨让剧集投资方不堪重负。《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自律公约》早在2006年就呼吁:制作业内同行应互相支持,自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在使用演员上不得哄抬价格、恶意竞争。
然而,时任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的张明智坦言:“自律公约只是希望不要恶性竞争哄抬片酬,但片酬是由市场决定的,限价限不住。”
那么,如何做到既尊重市场又尊重创作规律保证剧集质量呢?
成功打造《亲情树》《相思树》《香樟树》等片的著名制片人郭新强,日前带着新作《咫尺天涯》来到上海,他告诉记者:“电视剧归根结底内容为王,同时要兼顾一定的明星效应。我的经验是尽量不起用一线明星,同时多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实力派演员,将这部分经费节省下来保证对剧集生命力来说更重要的内容质量。”
此外,由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演绎的群戏《士兵突击》,让业界很多“唯明星论”的制片人清醒了许多,意识到将制作经费花在找个好剧本和精良制作上会更有意义。
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即便有大牌明星挂帅,如果剧集内容不过关,播出时观众依然不会买账。对此,专家表示:“这两年明星聚集不成功的例子很多,这只能说明,老百姓越来越理智了,如果剧本糟糕,故事讲得一塌糊涂,一样没人看。好剧本比大明星更重要。但与演员的高报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在剧本的成本被压得很低,有点舍本逐末,导致电视剧的内容和情节缺乏市场竞争力。”
网址:明星值不值这个价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20310
相关内容
明星值不值这个价明星价值
《明星价值报告》
明星肖像代言:不只是颜值,更是价值传递
科比商业价值不及乔丹?体育明星商业价值如何评估
明星的时尚价值
如何评判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
伽马明星价值北京发布 小鲜肉领跑明星商业价值TOP10
收藏明星书画,真的有升值价值吗?
怎么判定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