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皮杰
本期关键词
真人秀 | 《欢迎来到蘑菇屋》 | 内容为王
最近,一档没有顶流、没有大咖,甚至没有赞助的综艺突然火了,豆瓣评分开分高达8.9分,短短五期的累计播放量破亿,单话题热度持续走高,这档综艺就是——《欢迎来到蘑菇屋》。
芒果TV向来是做综艺的一把好手,从《明星大侦探》、《妻子的浪漫旅行》,到《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芒果的综艺基本覆盖了各个年龄段;但这个综艺的火爆却是“意料之外”,宣发投入不到5万、请不到流量大咖,却收获了意外好评。很多观众表示它是近两年来看过的最自然欢乐、搞笑治愈的一档综艺,还有很多网友表示想看到07快男的专属团综。《欢迎来到蘑菇屋》在当下流量、爆点、营销至上的综艺节目之外,开出了另一条道路,让我们看到了慢综艺、高品质的力量。
《欢迎来到蘑菇屋》:一档“另类”的综艺
1. 最“穷”的真人秀
《欢迎来到蘑菇屋》是由芒果TV推出的治愈系慢综艺,节目内容主要是邀请嘉宾来到蘑菇屋体验田园生活。《蘑菇屋》本来是《向往的生活》的衍生节目,用来填补档期空白,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也没有抱什么出圈的期望。整个节目的宣传费用仅4万8千元,相比于同类型的节目和芒果的其他综艺,《蘑菇屋》的预算非常低。
没有什么资金,也没有华丽的布局、舞台和灯光,连拍摄场地都直接采用了《向往的生活》的录制场地,节目导演赵浩透露综艺里大部分道具都是向村民借的,连吃饭用的桌子都是从邻居家不要的门改造来的。因为剧组太穷,没能买足够的鱼投入鱼塘,嘉宾在节目中的“钓鱼”环节以失败告终。就是这样一个贫穷、摆烂的剧组,用满满的诚意和有趣的内容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也为其他综艺树立了“降本增效”的标杆。
2. 最“没包袱”的嘉宾
嘉宾是吸引观众观看综艺的重要因素,《欢迎来到蘑菇屋》主要邀请了07届快乐男声的13强,被称为“0713男团”,邀请到的成员包括陈楚生、陆虎、苏醒、王栎鑫、王铮亮、张远等人,其他比较著名的快男如魏晨、张杰、俞灏明等都因为经费不足请不到。而这批嘉宾也是导演通过陆虎微信找来的,他们戏称自己为“再就业男团”,平时没有舞台和演出机会、逐渐淡出视线的哥哥们抱着“去团建”的心态参加了这档综艺。
0713男团在快男时期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对彼此十分熟悉,不刻意、也不尴尬,在节目的状态非常放松。因为比较“糊”,没有很多粉丝关注,他们没有偶像小生那样的偶像包袱,尽可能展现出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自嘲、开玩笑、做饭、逗狗,反而让受众觉得很亲切、很舒服。剧组没钱、嘉宾不出名,但并不妨碍节目效果,温情而真实、自然而快乐的朋友相处,恰恰是目前真人综艺需要追求又极度缺失的东西。
“蘑菇屋”为何火爆
蘑菇屋既没有自带流量的嘉宾,也没有豪华的布景和制作。但蘑菇屋切中了观众对综艺真实、品质、人文价值的期待,它的出圈或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同样值得其他综艺借鉴。
1. 慢综艺+旧情怀,引起注意
慢综艺是相对于快综艺而言的一种综艺节目形态,与竞技、选秀等快节奏的综艺相比,慢综艺叙事平和,像一股清流给观众带来平淡的快乐。近些年来,快节奏的生活下,疲于竞争和压力的受众对充满噱头的快综艺感到审美疲劳,而以《向往的生活》为代表的一系列慢综艺反而填补了受众心中的空白。情节简单、叙事平和、田园生活、自由谈心的慢综艺逐渐占据了综艺节目的半壁江山。但令受众失望的是,在资本逐利、流量之上的时代,慢综艺也逐渐慢不下来,不仅失去了治愈人心的本来面貌,反而炒作严重、策划横行,扎堆的慢综艺表演痕迹重、过于聒噪,失去了慢综艺的精髓。
2. 零预热+反套路,糊咖效应
在今天的综艺市场上,一档综艺往往需要长期预热、制造话题,把自己的声量吵起来。为了提高关注度,有些综艺往往提前爆出“路透图”、“花絮照”,将嘉宾名单分批公布,还没有播放就建立起超话、讨论小组。芒果tv甚至屡次恶意剪辑制造爆点,比如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反复播放演员赵丽颖感伤落泪的镜头,制造焦虑人设;在《女儿们的恋爱4》中因为恶意剪辑导致嘉宾张雨绮中途退出。这些惯用操作在吸引流量上屡试不爽,但却让整个综艺行业生态恶化。
相比于这些喜欢炒作的综艺,《欢迎来到蘑菇屋》就像一个另类,没有预热、没有宣传、没有噱头,仅靠观众的口耳相传和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在综艺内容的设置上,蘑菇屋也刻意制造爆点,情节自然平和、对话不突兀不尴尬、不为了搞笑而搞笑。在嘉宾选择上,蘑菇屋也一反常态,没有流量、没有大咖,哥哥们“糊”到没有什么粉丝和应援,节目组也不需要精心设计人设、炒作CP,这样“反套路”的操作,让我们看到了节目的真诚、嘉宾的真诚,就像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反而能够让观众感到眼前一亮。
3. 高质量+低植入,内容制胜
蘑菇屋一开始不被看好的一大原因就是拉不到赞助,没有品牌愿意投资一档“没有人看”的综艺,而正是这一点,成了节目的一大优势。在整整三期节目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硬策划或策划植入。策划的时间更多被用于内容的输出,整个节目的内容更加充实时尚,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话、互动,而非侧面展示产品、插入无关台词。因为没有策划的植入和资本的干预,蘑菇屋的情节走向也更多依赖于嘉宾之间的自然互动,很少有剧本痕迹。反观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策划注水严重,无关情节过多,甚至有些综艺节目因为赞助商的要求修改情节走向,严重影响受众观感。
没有了策划的束缚,蘑菇屋带给受众的更多是感动和治愈。简单的猜歌环节,因为大家“毫无默契”,基本没有猜出来什么歌曲;哥哥们彼此调侃,对自己早年的杀马特造型毫不避讳;他们吃火锅之后还不忘记打包酱料。这些让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场面,让我们看到了嘉宾们不为人知的音乐梦想和难以展示在镜头前的幼稚可爱的一面。恰到好处的互黑调侃、点到为止的事业困境,镜头挖掘的是故事、表达的是成长。没有内容的综艺是空洞的,而内容不需要刻意迎合、煽情卖惨,而是要真正贴近受众内心,给受众带来欢愉和感动。
“蘑菇屋”给慢综艺和真人秀的启示
《欢迎来到蘑菇屋》以小博大,用低成本、高质量撬动观众注意力,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蘑菇屋的经验值得其他慢综艺和真人秀借鉴。在追逐流量的同时不忘沉淀内容,也正是国产综艺急需学习的。
1. “星素”结合,优化嘉宾配置
嘉宾向来是综艺的看点之一,蘑菇屋的嘉宾选择就抓住了受众的怀旧情节,找到了互相熟悉、有共同语言的嘉宾团体,从而带来了很好的综艺效果。目前的综艺节目在嘉宾选择上仍然是以流量和话题为导向,以《你好星期六》(原《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王牌对王牌》为代表的综艺节目高度依赖明星嘉宾,当期有高流量的嘉宾直接带来高播放量。而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综艺,观众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面孔,比如撒贝宁和何炅的“双北组合”,尽可能保持原阵容。近年来,经过挑选的“素人”也走进了综艺舞台,《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等职场观察综艺和《心动的信号》等恋爱综艺,更倾向于选择素人嘉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总而言之,嘉宾选择需要考虑市场要求、观众需求和节目定位,不应该一味追求当红流量的明星效应,也不能完全依赖纯素人,从长远来看,明星、素人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降低风险。除此之外,综艺节目需要注意合理分配镜头和情节,不过捧过贬不同类型的嘉宾。
2. 充实内容,满足深层需求
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说,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受众观看综艺的需求点有很多,或许是为了满足自己窥探欲望,或许是要放松和开怀大笑,或许是跟随大流、寻找共同话题。综艺的设计需要不断开发受众的细分需求,在洞察受众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3. 返璞归真,明确综艺价值
《欢迎来到蘑菇屋》没有在策划和赞助上下功夫,而是在情节、内容和镜头上下功夫。蘑菇屋的成功也是对综艺价值的一次反省和回归,很多节目组只考虑怎么赚钱、怎么提高曝光、怎么招商引资,唯独忘记了观众想看的综艺是什么样的。综艺不应当是一种产品,更不应该成为品牌宣传的载体,综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内容形式,理应带给观众更优质的内容。
减少剧本痕迹、降低后期加工,或许是当下加工过度、营销严重的慢综艺的出路。观众想看的是真人秀而不是剧本杀,想体验的是烟火气而不是做作感。综艺节目需要基于对目标群体的深刻洞察,在情感上与受众达到共鸣。同样,一个良好的综艺应当承担一定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性,寻找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核。
一群“过气”的明星,一个没什么资金的节目组,相聚在蘑菇屋,通过短小精美的五期节目带给观众快乐、温暖、心酸和感动。我们希望国产综艺能够出现更多《欢迎来到蘑菇屋》,能够让更多的0713男团被看见。被资本和市场的裹挟、捆绑的综艺行业,需要在策划和噱头上做减法,在内容和品质上做加法,传递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带给观众真正的综艺价值和娱乐享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