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影视圈,抓住创作的冷静思考期

发布时间:2025-05-07 10:43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冯远征的一番话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他说,“90年代拍戏的时候,七天只能拍半集戏,如今有的影视剧两三天就能拍一集,有些年轻演员连台词都不会说……应当抓住这个创作的冷静思考期,好编剧写出好剧本,好导演导出好作品,好演员塑造好角色。”来自影视圈“前浪”的忠言可能会让一些“后浪”演员感觉逆耳,不过确实说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道,“ 流量能带来收视率,但是带不来经典。”

的确,如今似乎已经成为“流量”的天下。不少被资本重金打造的小生、小花频频出现在各种影视剧、综艺、各类新媒体平台上,嬉笑怒骂皆为热搜,肩负着吸流吸金的重任,唯独没有把提高演技水平、创作经典作品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不专业、不深刻、不认真,市面上不少影视作品和演员演技让观众觉得啼笑皆非,“仿佛智商受到了侮辱”。的确,受资本过度裹挟的影视圈中,艺术早已不够纯粹,影视作品成为资本任意揉捏的橡皮泥,明星也成为了耳提面命的提线木偶,如此这般的行业环境,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需求。

面对这些不良现象,行业监管机构推出了不少政策优化行业环境,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出台了众多扶持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不过,影视艺术创作虽说一直追求工业化进程,但是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说仍是孤独的旅程,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专心创作。要知道, 能够打动自己的作品不一定能够打动观众,但是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一定不会受到观众欢迎。疫情期间,从业者不妨把这段空窗期当做创作的冷静思考期,重新审视艺术创作的起点,仔细追问: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回归初心,才有可能寻找到答案。面对一个读者是否应当追求艺术的问题,作家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写到,“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创造……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艺术创作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疫情也许让不少从业者生计堪忧。当然,在这个阶段应当寻求各种支持,先“活下来”最重要,再认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必须”去创造艺术。生活是最高级的艺术,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故事、心中奔涌的各种情感都可以是艺术的灵感来源,但是这需要一颗冷静下来的心和头脑,再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法,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形式,把发掘到的好故事呈现给公众。

正视艺术,才有行业发展的未来。曾经有功成名就的“老戏骨”提到北京人艺排练厅中那块“戏比天大”的牌匾,提醒后辈“对艺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冯远征在采访中提到,影视剧制作预算80%为流量明星片酬。如此这般便是把流量置于艺术之上,难以培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创作土壤,也限制了真正好演员和好作品的发展空间。要知道好的作品会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从而倒逼行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正视艺术,应当回归艺术本身,树立合理的行业规则和行业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使命,创作出一批能够在观众心中留得下来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助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虽说疫情带来了影视行业的“寒冬”,其实,没有才华和实力,天天都是寒冬。好的作品会说话,好的从业者会发光,一个健康发展的影视行业,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重新迎来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已经注明,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不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基础速成班(独家原创教材,犀利做题方法,讲练有机结合)

班 次

课 程

学 费

备 注

4980元

(一)基础速成班 (独家原创教材,犀利做题方法,讲练有机结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时评】影视圈,抓住创作的冷静思考期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32022

相关内容

【时评】影视圈,抓住创作的冷静思考期
解读影视剧作品禁拍风暴 如何冷静和反思
影视剧圈层化生产的冷思考:警惕陷入“圈层洞穴”
艺评丨张未末:城市音乐创作的思考
影视作品分析的常规思路
海王海后能在一起是有原因的!揭开结婚冷静期的秘密
冷静观察:娱乐市场中的“影帝视...@娱乐观察鸟的动态
人身关系视角下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沿革与反思——兼评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必要性
冷静期怎么挽救感情(冷静期如何保持联系)
抓住融合发展机遇 再创香港电影辉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