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更新换代超级快,新人辈出的地方,很多演员都渴望着一夜成名。可偏偏有这么一位演员,她的演艺之路走得那叫一个曲折。
她就是 “国民奶奶” 曹翠芬,您能相信吗?她曾经被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导演断言红不了,可最后却在 52 岁的时候,逆袭成为了华表影后。这前后的反差简直太大了,到底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
第二届华表影后
1996 年的第二届华表奖现场,那场面简直热闹得不行,各路演技大咖都来角逐奖项,尤其是最佳女主角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用 “神仙打架” 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时好多观众、业内人士都在心里默默猜测,自己看好的那个女演员能不能拿下影后呢,甚至还和身边的人打赌押宝呢。
等到最终结果揭晓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影后的奖杯竟然被 52 岁的曹翠芬给捧走了。当时在台下的好多人都没想到是她,毕竟竞争那么激烈,可她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了。
她能获奖,全靠在电影《孤儿泪》里对农妇 “耿二女” 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曹翠芬把 “耿二女” 那种在残酷时代压迫下,生活得可怜又可悲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耿二女” 虽然深陷生活的泥沼,被各种苦难折磨着,但她内心的那份善良始终没有改变。曹翠芬在表演的时候,通过细腻的表情、动作,还有说话的语气,把 “耿二女” 这个人物演得活灵活现的,就好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成功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让大家都喜欢上了 “耿二女” 这个角色。有网友看了她的表演后激动地说:“曹翠芬老师的演技绝了,她把‘耿二女’演得太真实了,影后给她,我是心服口服,她值得这个奖!”
这一届华表奖,对于曹翠芬来说,就像是命运对她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轻舟已过万重山”,她终于在自己的演艺生涯里,迎来了这么一个高光时刻,也给自己贴上了 “大器晚成” 的标签,让大家都记住了她的名字和她的演技。
坎坷的演艺经历
要说起曹翠芬,那在娱乐圈里可是响当当的老戏骨了。她不但是各大古装剧里大家抢着邀请的 “祖母专业户”,还曾经是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华表影后呢。她这一辈子啊,真的是靠自己扎实的演技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把 “演员” 这两个字的尊严和价值都给演出来了,说是配享太庙都一点不为过。
曹翠芬从小就有一个特别炽热的 “演员梦”,那梦想在她心里就像一团火一样,一直燃烧着。18 岁的时候,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本来以为自己马上就能踏上梦想的演艺之路了,可谁能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她竟然被安排到田地里去种水稻了。
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抱怨命运不公,自暴自弃了。可曹翠芬不一样,她心态特别好,把在田地里的辛勤劳作,当成了一次难得的 “演技实践课”。
她在田地里仔细观察农民们的生活状态、劳动时的样子,还有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把这些都默默记在心里,想着以后肯定能用到表演中去。我觉得她这种乐观积极,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态度,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 1973 年,《南征北战》这部剧的出现,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她黑暗的生活,为她推开了演艺世界的一扇窗。在剧里,她饰演的是一个农村妇女的角色。
她把之前在乡下的所见所闻,都融入到了这个角色中,说起台词来带着一口浓浓的乡音,眼神里全都是戏,每一个眼神的变化都能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想法。就凭着这个角色,她终于走出了那片田地,走进了北影厂,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演员。
成为北影厂的演员后,一开始找她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戏份不多,也不太起眼。但曹翠芬一点都不嫌弃,她觉得只要能演戏,不管角色大小,都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她把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句话,真真切切地贯彻到了自己的行动中。每一个小角色,她都认真对待,仔细琢磨角色的性格、背景和心理,努力把角色演得生动、鲜活。我觉得她这种对表演的敬业精神,在现在这个有些浮躁的娱乐圈里,真的是太难得了。
被张艺谋断定不红
命运这东西真的是很难预料,1990 年的时候,曹翠芬接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二姨太这个角色的邀约,本来是个挺好的机会,可一开始却遇到了挫折。
当时导演张艺谋在第一次看到曹翠芬的照片时,直接就皱着眉头说:“她长得太普通了,根本就不适合当演员,这形象很难红起来。” 这话对于一个把演戏当作终身理想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重重的一击,太打击人了。
可曹翠芬不是那种轻易就被打倒的人,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呢。她没有因为张艺谋的这一句话就否定自己,而是更加努力地去争取试镜的机会。为了能演好二姨太这个角色,她没日没夜地钻研剧本,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还找了很多那个时代的资料来学习。她铆足了劲,一心想要证明给张艺谋看,自己是有实力的。
最后,她那股子对角色死磕到底的韧劲,还有出色的试镜表现,让张艺谋都不得不改变了看法,打脸了自己之前的判断,决定让她出演二姨太。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里,虽然曹翠芬夹在巩俐、何赛飞等一众知名度很高的谋女郎当中,显得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她一开口、一表演,那演技一点都不输给别人。她凭借着这个角色,拿到了金凤凰奖,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了她,这部剧可以说是她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重要一步。
很多网友看了电影后都评价说:“曹翠芬老师太厉害了,完全靠演技征服了大家,张艺谋当初还看走眼了呢。”
52 岁大器晚成
从那以后,曹翠芬的名气越来越大,找她演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各种邀约像雪片一样纷纷飞来,她的演艺事业开始走上坡路。终于在 1995 年的时候,她迎来了自己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这一年,她凭借着电影《孤儿泪》成功入围了金鸡影后,而且还靠着在电影里饰演的农村妇女 “耿二娘” 这个角色,获得了第二届华表奖最佳女主角。那时候她已经 52 岁了,年过半百的她,估计自己都没想到,在这个年纪还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真的是大器晚成啊。
1997 年,她又被国家授予了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这可是对她演技和贡献的高度认可啊,也让她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
在后来的日子里,她陆续出演了很多经典的角色,比如在家庭剧《女人不麻烦》里,她把妇科医生樊淑芳那种专业、善良的形象演得非常到位;在《追赶我可能丢了的爱情》里,她饰演的秧歌队员石若玉,充满了生活气息;在剧情电影《战争中的女人 - 沂蒙六姐妹》里,她把那个感人的婆婆角色,演得让观众们都忍不住落泪;还有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她把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盛老太太,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祖母专业户
曹翠芬 29 岁才出道,在娱乐圈里算是出道比较晚的了。一开始还被张艺谋断定不会红,可她却用自己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在 52 岁的时候大器晚成,用影后奖杯狠狠地打了那些曾经不看好她的人的脸。她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精彩的戏剧,充满了起起落落和传奇色彩。
现在的她,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因为年龄和精力的原因,她的戏路确实变窄了很多,好像大部分时候只能在各大古装剧里演祖母这样的角色了。但她一点都没有因此而退缩或者放弃,作为 “祖母专业户” 的她,依然坚守在荧幕的第一线,用心地去塑造每一个角色。
就在 2024 年,她在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节上拿到了特别荣誉贡献奖。这真的是对她演艺生涯的一个极大肯定,她也成为了内娱 “活到老,演到老” 的典型代表。我觉得曹翠芬老师这种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真的是太让人敬佩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热爱,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年龄从来都不是放弃梦想的借口。
曹翠芬的故事真的很励志,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在娱乐圈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地方,她能始终保持对表演的热爱,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最终取得成功。她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演员,也希望她能继续在荧幕上发光发热,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不知道大家看完曹翠芬老师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一起交流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