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管管了,如果放任影视行业乱象,明星只会成为演艺圈的“毒瘤”

发布时间:2025-05-07 23:27

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没有精致昂贵的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一路开大的幸运儿,它只有一位父亲,两个女儿,它只有缓慢流淌的亲情,低低呢喃的倾诉,却让每一位观影者生生震撼,久久回不过神,让每一位观影者直呼“泪目了”,它就是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图片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甚至有些单调。

在印度落后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笼罩下,女孩儿在十四岁就要被迫嫁给一个可能自己都完全陌生的男人,然后成为家庭主妇,囿于厨房与孩子之中,而在这样的地方,却又一个“另类”,一位曾经的摔跤手冠军爸爸——马哈维亚。

他不像其他爸爸一样让自己的女儿走那样的老路,相反,他要他的女儿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一手将两个女儿送上世界摔跤的舞台,这期间,他经历了村民的歧视,官方的阻止,甚至是女儿们的不理解,可这一切,都在他的坚持下走了过来,当印度国歌响彻比赛场的那一刻,每一位观众都在鼓掌,为运动员,也为这位伟大的爸爸。

图片

我今天又重温了一遍这部电影,不得不说,阿米尔·汗配得上“印度国宝级演员”这个称号。他的电影,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看完《摔跤吧,爸爸》,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电影情节,为阿米尔·汗的精彩演绎。但是抛开社会因素,也是很遗憾为什么中国电影市场没有诞生这样的片子?为什么中国演艺圈还未出现阿米尔·汗这样的好演员?

中国缺少这样伟大的父亲吗?不,无论是在汶川地震中将孩子和妻子紧紧护在身下的父亲;还是在雨中将整个伞偏向儿子,自己却淋着大雨的父亲;无论是寻子十年,满目沧桑的父亲,还是为了家庭扛起千斤重担的父亲……

图片

中国,从来不缺故事,但为什么中国的电影却难以出现诸如《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精品电影?细细想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电影在乱象横生的条件下,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

一、丰富的文化历史与生活素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熊猫作为中国国宝,《功夫熊猫》却是由美国生产出来的,其中的风景,动作甚至服装都充满了中国特色,而它却没有诞生在中国;花木兰作为我国著名的巾帼英雄,女儿身却替父从军,建功立业,这样的传奇女英雄,最终却被美国迪士尼挖掘出来,赋予了《花木兰》现代的诠释……

图片

中国拥有着璀璨的文化,从来不缺少美好,不缺少素材,而缺少发现的眼睛和让传统焕发新生、活力的创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打开互联网,充斥着的娱乐消息眼花缭乱,不是哪一部电影运用了什么样创新的手法,不是哪一位演员在哪一部电视剧里表演有多真实,不是哪一部片子的情节碰撞有多么精彩,而是哪一个流量明星又在哪一部剧里全面崩盘,是哪一位当红明星疑似出轨,是谁谁谁的什么私生又干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

二、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再难成为演员。

演员如何看待“演戏”?

陈道明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你要尊重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尊重你。”富大龙只是把它当成“工作”,李雪健表示要“服务人民”,一些老戏骨、好演员,都在认真对待这份职业,对得起每一个角色和观众。

图片

还有阿米尔·汗,很多人都说“‘阿米尔·汗’是我唯一一位喜欢的印度人。”

究其原因,演技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有些演员会一味地利用粉丝、社会给予的影响力大肆捞金,但阿米尔·汗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和影响自己的同胞,甚至去改变自己国家的不足。这是演员,也超越了“演员”的职责。

图片

那么,明星如何对待演戏?

数字先生、数字小姐层出不穷,一人演戏一群替身,生气靠吼,眼泪靠药水,一个表情演完全程。跟这些不敬业的演员相比,还有一些明星,拍戏时动不动手破了,哪里受了一点小伤就要大肆宣传自己的“敬业精神”,会背台词成了敬业,准时到剧组成了敬业,粉丝一通夸奖,明星变得飘飘然,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图片

观众痛批,老戏骨怒斥,但是在资本和流量控制下的娱乐圈,认真打磨一部片子,依然还是奢望,《我不是药神》3年多了,再没见类似的好作品,《琅琊榜》6年多了,类似精心打磨的作品又有哪个?

大投资、短周期、流水线、快节奏成为现代娱乐圈扯不掉的标签。

三、浮躁的社会带来的是文化创作的敷衍与利益化。

抗日剧里演员却穿着皮鞋,打着发蜡,面容白皙干净,扎起头发就是谁也看不出来的男扮女装。实景全没有,成片皆靠“抠”,一个演员同时串三个剧,中途还夹杂着代言、直播和活动,热度靠炒作,绯闻满天飞。

图片

一个演员,却没有对作品的基本尊重,甚至连背台词都成为了敬业;一个编剧,看的不再是作品本身适合什么样的改变,反而在各方压力的胁迫下创造着胡言乱语、逻辑不同的剧本;一个导演,不再看重怎么样创作出优秀的影视剧,反而周旋于流量明星,赞助商中间。拍戏时不看重演员的演技,光顾着让画面养眼,只选颜值高的。

陈道明曾怒批:这是文化的退步!这些“塑料演员”的活跃影响了很多优秀创作者的声誉,还让整个行业变得乌烟瘴气。

图片

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对文化从事者来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才能静得下心,真的去发现,去思考,去创新,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在浮躁的今天,影视剧从业者更应该明白爱惜自己的羽毛,真的沉下去,才能“浮起来”。

浮躁的社会风气带来的是创作的功利化和短视,在这样的市场中,认真拍作品的人成了“傻子”,又何来发展前途?更不要提什么“中国的阿米尔·汗”。

今天,我们痛批中国影视圈的乱象,只是不希望它“病入膏肓”。该好好管管了,如果放任这种乱象,明星只会成为演艺圈的“毒瘤”,眼看着他们毁掉中国影视圈老一辈艺人打下的好口碑,就真的可惜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该管管了,如果放任影视行业乱象,明星只会成为演艺圈的“毒瘤”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4666

相关内容

该管管了!如果放任这些乱象,选秀综艺只会发展成娱乐圈“毒瘤”
影视剧未看先评怪象背后:水军成行业毒瘤,养号点评一条龙
朱迅血管瘤是真的吗?血管瘤是什么朱迅为什么会有血管瘤治好了吗
私生饭成娱乐圈“毒瘤”,这些行为已犯法!
评论:“私生饭”成娱乐圈毒瘤 这些行为已经犯法
天价片酬成行业毒瘤 综艺节目核心是内容or明星?
“粉圈”乱象批判:追星如何追成了“社会公敌”
娱乐圈演艺明星涉毒现象透视
明星屡遭骚扰苦不堪言 “私生饭”成割不掉的毒瘤?
“冰冰凉”背后的影视行业乱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