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快速崛起的思维模式之三——粉丝思维

发布时间:2025-05-07 23:40

1

2017年10月8日,有4100万粉丝的鹿晗在微博上说:“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

他这条仅二十多字的微博,在24小时内获得了二百多万条评论。这并不是鹿晗第一次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出令人惊讶好奇的能量——早在2014年,他的一条微博便以突破一千万条评论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年之后,这一数据突破了一亿条。

如此惊人的数据,是精心筹划的产物,是集体运动的结晶,而其实施者,则是数以百万计的鹿晗粉丝。

这是过往时代难以想象的局面,具有无边疆域的互联网空间为粉丝的扩张和聚集提供了便利的土壤。借助贴吧、微博、QQ,天南海北的粉丝在线上集结为一个又一个团体。这些团体进一步集结,成为了一个体系庞大、分工细致、行动力极强的粉丝帝国。

中国人出名的方式,先后经历了:公司包装——参加选秀——成为偶像等三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完全依靠影视娱乐公司包装,后来流行起了参加各种选秀节目,比如超级女生/中国好声音等等,现在开始做网红/女主播等等。

当今时代,一种新的互联网制造明星的模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过往的明星制造路径是:产品(作品)——大众媒体关注——话题营销的三部曲,鹿晗这类新明星可谓异军突起,他们先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外表和性格直接在社交网络里聚集粉丝,激发粉丝扮演起偶像经营推广者的角色,倒逼媒体与大众关注。

2

有人戏言,在当今这个年代,出门要是没有几个粉丝,都觉得不好意思。只要你有粉,就会有口碑。这个时代,粉丝越多的人越值钱。

粉丝是个人品牌的推手,没有粉丝的个人品牌一定会消亡。工业经济时代,得渠道者得天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粉丝者得天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规则是C2B模式。这里的“C”是领头羊,是蜂王,而“B”则是聚集在某个圈子的群众。只要领头羊或蜂王往哪走,所有的羊或蜂都会跟上,这就是粉丝经济,相应就催生了个人快速崛起的新思维——粉丝思维。

粉丝思维就是领头羊思维。粉丝就是生产力,粉丝就是财富。如果你拥有粉丝,就拥有个人品牌的忠诚信徒,拥有个人品牌的传播者和捍卫者。同时,粉丝是一群认同你的价值观、认同你的品牌、认同你的产品、甚至捍卫你个人品牌声誉和影响力的一群人。

未来更是一个粉丝经济爆发的时代,谁的粉丝最多谁最牛!

很显然,粉丝是不同于客户和用户的,客户和用户远没有粉丝(或信徒)那么忠诚。

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我们提出了客户思维的话,那么传统互联网时代,我们讲的是用户思维,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则应该突出粉丝思维,甚至是信徒思维。

用户思维和粉丝思维最大的区别是,用户是会独立思考的,而粉丝彻底放弃思考,自愿跟着别人走。所以要想让他们变为你的粉丝,就必须影响他们的思想,很显然要做到这一步,靠恩惠和兴趣都没办法做到,只有用你的卓越人格、先进理念、价值观影响他们、改造他们,并最终使他们认同你的价值观来能实现。

3

全球1.0时代的前进动力是国家,出现了英国、美国等世界霸主,全球2.0时代的前进动力是公司,诞生了很多牛逼的公司,全球3.0时代的前进动力是个人。

原来中国的基本细胞是企业。社会上的每一个需求和供给往往都是由企业对企业所完成,而今后中国的基本细胞是个人。供需双方很多都在个人化,中国的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

未来是个人主义的时代,因此个人商业模式的研究就成了重中之重。

个人商业模式先后经历了:位置——流量——粉丝三个阶段,工业时代就是争位置,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就是流量,自媒体经营的是粉丝。以前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后是没有粉丝就没有发言权。未来就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真粉丝的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传统奋斗的六大关键词:权势、背景、学历、资源、人脉、资历;今后奋斗的六大关键词:人格、知识、创新、独立、个性、理想。以前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粉丝。

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即就求关系、求渠道、求机会,内求即是要激发起自己的兴趣、热情、希望,当你做好你自己,成为粉丝的偶像,外界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求人不如求己”。

中国商业本质正从“物以类聚”切换到“人以群分”。原来社会结构按“物品”归类,未来社会按“人群”归类。

相同爱好、志向的人很容易汇聚到一起。粉丝群兴起的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信仰的缺失!未来的社会将很有意思,一部分人将完全搞不懂另外一群人。

4

2000年,互联网来了,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它打破了信息的垄断,开启了老百姓的智慧!

在过去,谁控制了媒体,谁就可以轻松的操控大众的思想!当互联网出现之后,才彻底打破了这种垄断。因为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它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谁也无法彻底垄断。

中国媒体的进化路径: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流。媒体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自媒体的兴起将和传统媒体形成有益的补充,它使中国的话语权开始裂变,而未来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信息流的产生让媒体消亡。

互联网在中国才开始了十几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文化!文化的种子是什么呢?个性!

过去这三十年,中国人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乖、要听话、最终都变成了没有个性的人占多数。

于是,谁最早展现自己的个性,谁可以最早获得发展机会。谁最有个性谁最火!

有了个性,你就可以迅速获得粉丝;粉丝多了,你就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5

传统时代人踩人,互联网时代人比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捧人。

60后、70后、80后从小经历过物资稀缺,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主流文化、集体主义的压抑。他们的生存压力重,不安全感强,随时担心无法完成人生的任务。所以他们拼命攒钱,无论给自己买什么都会表现出计算的影子。

他们认为你得比坏人强才有资格做好人,故非常渴望挑战并成为胜利的英雄,渴望个性、反叛,要为积压的情绪找一个出口。所以其偶像得有很叛逆的个性,要酷,要猛,要强大。

未来,你得做好人才可能成为偶像。

因为光明、美好、爱心、清纯、积极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才是人性所追求和企及的,而那些破坏型、毒舌型、叛逆型、攻击性、辛辣、犀利、怨气、戾气、恶趣味的偶像们终将成为过去式。

未来,不管是政界、商界、学界,还是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各行各业、各个细分领域,需要什么样的偶像?

那些能成为偶像的人,应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具有建设性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攻击性、破坏性、暴力性的人……总之,偶像是一个正能量的存在,是一个有益于粉丝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互相影响着对方朝更好的方向走的人!偶像就像指路明灯一样,把人性的光芒撒播给大众,引领着大众也一定要做正能量的人。

因为今天的90后、00后从小没有受到过物资稀缺的磨难,更多把人生当成一个享受的过程,其最为担心是人生的过程并不美好或错过美好的人生。他们消费更多关注自己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一下。

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消解、解构、什么都无所谓的文化环境里。他们不需要去挑战谁,没有很压抑的情绪要释放。破坏、毒舌、叛逆、攻击等有什么了不起?

他们人生的底层密码就是愿意为美好的、理想中的东西买单。所以,要获得粉丝的喜爱支持,最关键的就是:为他们想象中的美好人生,提供新的方向或答案。

他们想去体验那些过去少数人、某些人才能体验的东西,想要通过生活方式的模仿,进入下一个阶层。他们可能自己无法成为偶像,但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模仿,找到那种感觉。

所以,他们一定有许多想做的事情(担心错过美好人生),也有想模仿的生活方式,但因为能力、成本等原因无法做到,如果有人做到了,就有可能成为其偶像。

天生骄傲、人格闪亮、光明、美好、积极、进取、清纯等反而是他们渴望的稀缺品。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看起来很干净,很纯净的人作为偶像。

选定偶像后,他们将对偶像的喜爱上升到精神层面,将其视作指引人生方向的一盏明灯:他(她)非常正能量,为了梦想不停努力打拼。他(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想跟着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只听、只信、只看偶像。

如果他们的偶像有件特别厉害的事情,那事情就是挂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一个光环,会觉得他们在和他(她)一起成长。

世界太大,人与人的距离太远,远到每一点关系都弥足珍贵。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处寄托,只好送给素不相识的偶像。把他捧到无限高,就好像我们自己也放大了一样;帮他实现梦想,就好像我们自己的价值也实现了一样。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模糊的人影,是自己所理想的一个人,偶像恰恰填补了这个模糊的人影,让影子变得真实,于是他们就向着这个人影去奔跑。

粉丝注重不是偶像的回报,而是付出过程中的自我感动与满足。这并不是单纯的崇拜、追随,还伴随着“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在粉丝们心中,爱上偶像的那一刻起,他(她)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化身。偶像一步步走向成功,也包含着自己的一份荣耀。偶像就是粉丝黑暗生命中唯一的光芒。

粉丝们将不遗余力的付出理解为偶像增加光彩,也是为自己平添荣耀。身处集体中,粉丝们抱团取暖,相互感动,生发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难以体味的崇高感。

6

你若清纯、美好,粉丝自来!

你当然要有粉丝,最关键的是要有付费的真粉丝才行。

在粉丝眼中,关注一个明星和成为他的粉丝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只有为偶像持续付出过,才算得上真正的粉丝。

凯文·凯利就写了篇“1000个真正的粉丝”的文章,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他的理论:成功就是让1000个人极度地开心,极度地满意。

一个真正的粉丝的定义是:一个不管你做什么东西都会购买的粉丝。这些真正的粉丝会开200英里的车去听你唱歌。他们会买你的书的电子版、纸质版、还有语音版。他们会看都不看就订购你的下一个雕塑。他们会花钱买你的唱片,尽管网上都有免费版本,他们就是为了声音质量。他们每月会到你的餐馆就为了吃你做的菜。他们会记住你的生日。他们会参加你的开幕。他们会要你的签名。他们会买你的文化衫、马克杯、还有帽子。他们总是催你快出新作品。他们就是你的真正的粉丝。

1000个真粉丝不但可以养活你,而且也是你能成为全民偶像、全国畅销书、白金唱片等等更有野心目标的前提。

我们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就好好给自己定个位,然后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你可以模仿你的偶像,关键要在行为和认知格局上和他接近,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学习他的认知格局和人品。

你无法克隆一个别人,但是,你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当你把偶像的行为和成功经验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的时候,你虽然不能成为他,但是,你可以成为自己,成为一个强大的自己,而且极有可能,你也能创造和偶像一样的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普通人快速崛起的思维模式之三——粉丝思维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4938

相关内容

简析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的商业思维及其盈利模式
10个顶级商业思维:如何升级思维模式突破认知
明星代言正被互联网思维颠覆 粉丝约等于流量
思维导图如何画,3分钟带你快速入门
《拆掉思维里的墙》:浅析如何打破受害者思维,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商业本质:什么是领导思维、老板思维、企业家思维?
点红人现象的背后:网络红人文化的崛起与反思
许凯直播:明星与粉丝互动新模式的崛起
粉丝流失快怎么办?教你几招维护粉丝!
成自明星——普通人变现的商业模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