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薪伊:用荆棘编织“戏剧女皇”桂冠(名人专访)

发布时间:2025-05-08 01:11
陈薪伊:用荆棘编织“戏剧女皇”桂冠(名人专访)陈薪伊近影。

  邹红摄

  京剧《梅兰芳》和《袁崇焕》、话剧《商鞅》、黄梅戏《徽州女人》、儿童剧《红领巾》,都是人们公认的既大气磅礴又精致细腻的好戏。这些剧目的幕后有着一个共同的名

字———陈薪伊。年近70岁的女导演陈薪伊,也拥有了“戏剧女皇”桂冠。

  关于生命

  太多事情让我关注生命

  在北京东城区胡同里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荷园,穿过前院走过回廊来到后园,掀起蓝色棉门帘,安静的西厢房里见到陈薪伊导演,一杯清茶在握,开始了侃侃而谈。话题从她刚写好的文稿开始。“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傅彪去世了,那么年轻以至让人不能相信。他是我的学生,一直管我叫娘。”陈薪伊导演递给记者8页文稿,“我写的回忆傅彪的文章,你先看看。”文中写道,一天上午,陈薪伊正跟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开创作会,突然张和平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傅彪走了。”那天的会后来没有再开下去。还写到傅彪和他妻子张秋芳是同学,那时张秋芳的成绩非常好,傅彪默默地追她,好不容易陈薪伊给了他一个小角色,终于和张秋芳进了一个组。后来两人扶持着搞电视剧,张秋芳牺牲自己相夫教子,眼看着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傅彪很不容易地从一个个小角色中红了起来。

  “还有今年巴金逝世,我是从小学3年级读着巴金的散文长大的,他活了101岁,真的不容易,他的去世让我感慨这一辈的大师们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让我想了很多,珍爱生命,身体是最重要的,但仅是吃喝享乐就没什么意思了。生命呢,不能活得不明白,也不能太明白。”

  关于人生

  《雷雨》没有我的生活离奇

  很多学习戏剧的人都觉得话剧《雷雨》中巧合的因素太多,因而觉得这种架构剧的模式过于牵强,而陈薪伊说:“我从来不觉得《雷雨》太戏剧化,因为我自己的人生比它还戏剧化!”

  陈薪伊从降生那一天起,就没有见过母亲。新中国建立前夕,在国民党军队做高官的父亲要离开南京到香港去,11岁的她却执意不肯。1951年,13岁的陈薪伊怀揣着当电影明星的梦想考进了西北戏曲艺术研究院实验剧校,结果却当了秦腔演员。可是,祖师爷竟然不赏这口饭吃,她的扮相、身段、武功都不错,就是没嗓子,经常荒腔走板,陈薪伊说:“那时我的自尊心已经被毁灭到了极点。”

  两年后,陕西省组建话剧团,陈薪伊兴奋异常,这种不用唱的戏我能演!陈薪伊软磨硬泡最终以试用两个月的条件进入话剧团。第一个戏是主角,由于太紧张,演砸了!到第二个戏就降成了群众演员。眼看着要被退回去了,陈薪伊背水一战,在第三个戏《青年女教师》中一炮走红。从此开始了她在陕西人艺长达28年的自我修炼。

  事业刚刚稳定,她日思夜想的生母却奇迹般地出现了。1958年,陕西省话剧团与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合并,陈薪伊的宿舍住进一位从上海来的中年女演员。两人朝夕相处3年,并在一出戏里扮演母女,陈薪伊无数次向“大姐”诉说对母亲的思念,她们虽是母女,却以“姐妹”相称。因为母亲推断陈薪伊是自己的女儿,但在“文革”特殊的年代里怕女儿背上黑锅不敢相认。而陈薪伊也没有想到,她就是自己苦苦寻找了20年的生母。

  母亲带给她的是心灵的创伤,而父亲带给她的则是沉重的政治包袱。“文革”期间,她钟爱的艺术事业终止了,生活拮据、内心恐惧,使她再一次跌落到人生的低谷。她甚至想到了死……

  1978年,陈薪伊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在“文革”之后开办的第一个导演干部进修班,那一年,她已经整整40岁!天道酬勤。如果说黄土文化给了她浑厚、淳朴与苍凉,那么在北京的3年学习则使她滤掉了封闭与陈旧,吸收了新锐、精致与多元,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少有的苍劲有力、恢弘博大。43岁才开始导演生涯的陈薪伊很快脱颖而出。

  许多人喜欢她的作品,也羡慕她的成功,陈薪伊却说:“如果说我的头上有桂冠,那是用荆棘编成的!”多劫的命运,对于一个搞戏剧的人来说,是笔财富。“但是,如果没有今天的成功,那样就比较悲惨了。”

  关于戏剧

  戏剧应该特别注重人格

  “在您的作品中,好像历史悲剧人物特别多?”“我排的每一出历史戏都是现代戏,都关注现实。反映了我对当今社会的看法,中国历史上有战国、唐五代。战争很多,也是个故事大国,因而也算得上戏剧大国。经历这些历史阶段对生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搞戏也就要有责任感。”陈薪伊如是认为。

  “一般的女人到了您这个年龄,都已经退休了,而您的事业还是蒸蒸日上,是不是觉得很幸福?”“这跟职业有关,在我年近70已早知天命的时候,能再做事情觉得很满足,因为我的事业从40岁才刚刚起步。我们这代人很特殊,所以我珍惜我的健康。”

  临分手时,陈薪伊说明年要学开车,到70岁就可以开车出去玩了,这不是句玩笑。陈薪伊自称是个爱动的人,喜欢远足:排《梅兰芳》,要到梅兰芳香山的墓地看看;排《安徒生童话》要到丹麦哥本哈根看看,是什么样的土壤产生了这样的灵魂?而陈薪伊的土壤是广阔的,眼界更是开阔的。她祖籍安徽,长在陕西,上学在北京,现在定居上海,但很少在家,经常出国,经常到全国各地排戏。她喜欢逛街,穿好看时髦的衣服,“颜色不搭配顺溜,我不出门。”喜欢吃好东西,喜欢茶,喜欢交友谈天。她的时髦是由内而外的,不是刻意追求年轻,却好像是年轻追着她。

  她有一句名言:交高人,读好书,看经典。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06日第二版)


网址:陈薪伊:用荆棘编织“戏剧女皇”桂冠(名人专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6482

相关内容

陈薪伊全女班明星话剧《奥赛罗》在沪首演
谈《披荆斩棘的哥哥》之“二哈”高瀚宇
从《披荆斩棘》到《快乐老友记》,陈楚生、王栎鑫关系越来越“铁”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三季哥哥年龄排序
《披荆斩棘》收官,苏有朋夺冠,陈小春愿望成真,初代哥哥再成团
《披荆斩棘》双料冠军背后的故事:0713男团兄弟的力挺与情谊
《披荆斩棘》:0713男团受关注,陈楚生、俞灏明对比,差异很明显
《披荆斩棘的大小姐》元素雷同略显平淡,《喜剧之王》正式宣布改编为电视剧
从《歌手2024》到《披荆斩棘4》,陈楚生屡屡压轴与芒果和解
从《歌手2024》到《披荆斩棘》,42岁的陈楚生王者归来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