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泛娱乐IP市场,创业公司机会何在?

发布时间:2025-05-08 01:52

在泛娱乐产业,IP居于产业链最顶端,高人气的文学作品、动漫、影视作品、游戏、综艺节目等都是优质IP。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的连接融合现象明显。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而是可以协同打造同一个优质IP,构建一个泛娱乐产业新生态。其中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则作为这一链条中的放大器,将粉丝数量成倍放大;同时影视和游戏也是目前IP的最佳变现渠道,可以反哺其他几个环节,当然其中环节上下游关系可相互改变。

几个关键点是:商业模式的单一,内容规模的过剩,以及流量越来越贵。少数内容创业的明星开启了用户收费和广告电商模式,而更多创业独行侠们则遇到了不小的瓶颈。对于关注泛娱乐、大文化领域的人来说,通过与创业者与投资人交流,梳理了一下市场情况以及总结了一些投资人关注的泛娱乐IP领域创业公司的核心要点和创业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01

泛娱乐IP的市场情况如何?

泛娱乐IP的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IP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呈现,每个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对应着完整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分散着不同的player。

泛娱乐IP领域产业链

围绕核心IP引爆泛娱乐产业各种IP形态,其中网络文学、动漫(不含衍生品)为上游孵化层,电影、电视剧、音乐、直播等为中游运营层,游戏、演出、衍生品等为下游变现层。

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受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渗透至每一个环节。泛娱乐IP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生态格局成形。下图是泛娱乐领域的部分企业。

泛娱乐IP领域企业业务分析

纵览市场,总结来看已形成了五大竞争格局,分别以自身优势展开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布局。

A: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为代表,依托自身生态和资源优势,通过战略投资或成立事业部门全面布局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

B: 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唐德影视等影视娱乐公司为代表,立足影视等业务,逐步外延扩张,并在业务协同和增值开发过程中打造以IP为核心的多元业态。

C: 以乐视、爱奇艺、优酷土豆、搜狐视频等互联影视为代表,依托于自身播放平台优势,大力布局泛娱乐IP产业,打造“内容+_渠道+_版权运营”的IP一体化经营体系。

D: 以奥飞、畅游、盛大、完美以及中文在线、阅文集团等原创内容端企业为代表(多数为游戏、动漫以及文学创作平台型公司),以产业上游的优势和多元I版权,进行泛娱乐产品的联动开发,进而塑造IP生态链。

E: 以熊猫、花椒、YY、斗鱼等直播平台形成以人为IP的泛娱乐矩阵。

02

投资人关注哪些核心点?

1、差异化的内容模式

目前 IP 类创业已经进入红海竞争,对小团队来说,用以往的做精品内容靠衍生变现的方式不见得依然有效。我认为目前创业的机会有两点,第一是紧跟人群的变化趋势做差异化,第二是押注具有高传播度的爆款,将这两点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做出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内容。最终有多少内容创业能够成功,根据其他产业投资来看,总体来讲是“二八法则”,但更可能会是“一九现象”,即成功率更低。因此,尽量做非常独特的东西,尽量做这个市场中需要的格调不一样的东西,这样成功机率会大大提高。

2、有创造力的内容创业者

内容平台真正的魅力在于没有垄断性,只要有好的内容出来,用户就会喜欢和消费,就能孕育出一个优质 IP。从投资角度讲,平台类本身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在整合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慢慢出现。所以投资内容的重点,在于找到好的内容创业者,只要内容好就能够最终做好。当然,一个IP的最终养成,其实是一个构建生态环境的过程,当一个IP在某一个形态上长出来之后,要通过不同形态把它变现,才能最终形成IP。

3能够转化成消费的内容

商业环境中通常都会有内容和渠道之争,大家一般在渠道不完善的时候建渠道,渠道完善了就开始看内容。目前渠道方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投资人会偏向于投资做内容创业的项目,对于渠道方来说,内容也同样是稀缺的。内容不是流量,内容产生流量这个事情在早几年不可能发生。内容如何转化成消费,其实是抓人的认同感,你不能所有人都抓,而是精准找到目标客户,极度满足一部分人需求。

4、有计划的运营管理

对文化产品,无论是影视,动漫,游戏还是衍生商品,IP 都是提升产品识别度,降低用户认知成本,拉近用户情感距离的有效工具。基于 IP 的创业公司,需要通过对 IP 的深入研读,把握好还原、取舍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在保留核心故事框架和标志场景的同时,又能提炼出 IP 的精神内涵,满足粉丝的情感诉求。开发流程上要做好规划,一个IP是要改成动画、网剧、大电影还是游戏,何种先后顺序可以把粉丝价值最大化,开发成本和推广节奏如何控制,都应该是在签 IP 时都想清楚的。

5、持续IP核心生命力的行业

未来稀缺优质的内容资源价格会更贵,尤其是一些已经成型的内容,因此选择领域很重要,要明确方向,如果做市场中大家已经做得比较多的领域,或者潜在的模式没有与别人不一样,很容易湮没在2017年海洋里。

在我看来,只有持续更新内容和商业价值,持续发展并且长期成长的产品才是优秀的IP。未来当IP市场也像游戏一样过量透支变现后,也会发生破后而立的新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新的体系。未来的IP需要精细化的内容处理,需要周期性的孵化和培育,需要一个类似经纪人一样的存在来指导,也会从透支变现变成变现反馈,也会需要对粉丝进行运营等,这些可以持续IP核心生命力和不断提升商业价值的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03

哪些细分领域有机会?

1、衍生品开发平台型公司。过去的一年里内容生产环节的创业和投资异常红火,而内容变现途径除却传统的内容付费使用、版权分销、广告分成和植入以外鲜有突破,但比起欧美的发展衍生品开发仍然滞后,可以预计衍生品开发是一个机会。

2、直播内容生产公司。直播平台的创业呈现“百团大战”,而直播内容仍然以才艺秀场和游戏直播为主,泛善可陈,究其原因直播这种内容提供和互动形式没有既往内容可以参照,需要先行者小步快跑进行探索。

3、新型艺人经纪业务。虽然互联网提供了去中心化信息供给的机会,但我相信优质内容仍大量通过专业/半专业形式产出。有全新“互联网方式”选拔人才、有成熟体系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渠道分发的经纪业务会存在机会,在强调个人品牌形象、人才供给同质化、质量偏低的环境下尤其如此。

4、跨界内容的生产。跨界内容有助于最大程度争取粉丝,也有助于给粉丝提供更加丰富的观感体验。近期终于出现了一些电竞主题的网大,我也曾经见过具有情景剧性质的游戏直播,它们都是全新的具有独特体验的尝试。我相信在各内容载体/人之间的跨界内容会展现出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

终上所述,我认为泛娱乐IP领域创业者需要把握几个核心点,即粉丝是核心基础(需要思考如何粉丝规模化、如何让粉丝付出情感、如何提高粉丝参与感及互动性等问题)、版权标识独占性(需要思考品牌化、独创性、版权保护等问题)、衍生体验价值(需要思考关于IP的可开发性、易变现性、持续性衍生等问题),只有抓住这几点,泛娱乐IP的创业才有机会。

汇聚影视行业精英团队

打造影视全产业链平台

欢迎关注

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平房园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深度解析泛娱乐IP市场,创业公司机会何在?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7080

相关内容

泛娱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现状分析
泛娱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2023
《2024年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17TFC:泛娱乐如何深挖明星IP价值
凯撒文化喜获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两大奖项 泛娱乐战略下精品IP蓄势待发
中国的泛娱乐市场于过往数年快速增长 ​ 我国粉丝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泛娱乐直播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现状及展望(附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图」
分享时代张旭:泛娱乐深挖明星IP价值
中国追星族超5亿 2020泛娱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