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拉近电影与观众距离的法宝
【热点回放】
电影海报:叩响市场的“敲门砖”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前期宣传形式,观众们都很熟悉了,从最近几部电影发布的最新海报来看,无论是画面构图还是美学风格,都令人眼前一亮。那么是谁在设计电影海报,电影海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电影海报设计行业的前景如何,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的一些人士。
谁在做电影海报
在2011年之前,电影海报设计都是由剧组美术组和广告公司设计完成的。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影数量不断增多,而电影面向市场所需要的前期宣传也越来越被片方所重视,因此,电影海报设计作为电影产业中的一个环节,开始逐渐独立出来。
目前,在原创电影海报方面做出口碑的公司有四家:远山、新艺联、竹也、追踪者,他们几乎包揽了华语电影的大部分海报制作。像姜文的电影《一步之遥》的海报就是由远山来设计的,电影《听风者》、《后会无期》是新艺联的作品,最近电影《捉妖记》发布的国际版海报,是由竹也完成的,竹也同时也是电影《黄金时代》的设计公司。而张艺谋的电影海报设计御用公司就是追踪者。
当然,除了这4家顶尖公司,电影海报设计行业还有后起之秀。记者采访到电影海报设计师满意,他曾在博纳影业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之后独立开设了自己的电影海报设计工作室“满意门”,工作室至今成立已满一年,期间他陆陆续续承接了多部电影的海报设计。满意告诉记者,像他这样专门从事电影海报设计的工作室也不是很多,电影海报设计从业人员还是比较少。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的变化让新艺联的负责人王大宁非常感慨:“在2006年我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中国电影海报不过是大场面、大人头和文字堆砌起来的,而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像《万物生长》、《智取威虎山》、《黄金时代》这样得到观众肯定,创意和设计感十足的电影海报。电影海报设计这一行业正在进入成长期。”
电影海报制作揭秘
一幅电影海报可能会很直观地帮助观众来判断是否要去影院观看,殊不知它背后需要很长的设计时间和流程。
满意告诉记者,工作室在设计电影海报时,时常是在剧本敲定阶段就介入了,有时候还会去跟剧组,去了解演员的表演和拍摄的进程,抓住演员在剧组对电影故事最有状态的时刻,为海报设计获取灵感。这样一来,海报设计的战线就被拉得很长。
而安乐电影发行总监谢轶介绍说,海报设计制作会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阶段,由制片方或者宣发公司寻找合适的电影海报制作公司来完成。并且根据电影的宣传阶段,围绕不同的宣传侧重点,会做很多套海报。近期由安乐电影投资发行的《捉妖记》的国际版海报在视觉设计上很有新意,利用CG技术做出来的动画形象既带有水墨感的中国风格,同时又传达出人和妖相互对峙、和谐共存的关系。“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开始做海报设计的筛选,观众看到的可能只有两三张,但设计师为此设计了20张,30张之多。”谢轶说。
记者发现,围绕一部影片,经常会发布一些名称不同的海报,比如说:先导海报、概念海报、国际版海报等。这些名词都有什么样的意义?
满意告诉记者,先导海报是前期的海报理念,更多表现的是电影故事的定位;而随着影片的推进,影片类型的定位,包括人物关系的定位,会发布概念海报和人物关系海报,展现出影片故事的场景和主要演员;到最后是终极海报,就会出现电影名字,对电影的简介,以及演员阵容。“实际上,无论是推出了先导海报、概念海报还是后期推出人物关系海报等,到最后电影上映,还是会推出摆明星大头的海报,因为片方普遍认为,既然花费不菲请来大演员,那就一定要摆出明星作为票房号召力。”满意说。这也是为何国内电影海报大同小异的原因。
既然海报设计的工作量如此之大,那么电影海报的价位是怎样的?对此谢轶表示,海报的设计费用多少和影片的量级相关。一般的海报都是几万元一张,高质量的海报可能到十几万元。
国内电影海报设计行业前景
虽然近几年国内电影海报出现了一些创意性很强的作品,电影海报设计也逐渐被片方所重视,不过国内电影海报的“山寨”“抄袭”一直为人所诟病。目前这一行业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
据王大宁介绍,业内顶尖的电影海报制作公司仍旧是上述提到的这四家,基本上这几年格局没有变化,总体来说,行业依然缺乏专业人才。在王大宁看来,目前国内电影海报作品看起来设计理念很好,但似乎还未完全达到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这样一个宣传目的,其设计水准也还未到达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度。他希望像新艺联这样从事海报专业设计的公司,能够通过自身有限的影响力提升海报的原创性、多样化,尽可能改变海报设计行业不良现状。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报)
从欣赏到创造 究竟什么是好的电影海报?
《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版海报中,杨子荣骑在马上面对一只凶猛的东北虎,举起手中的枪,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整部影片最为重头的一场戏,又彰显了一种孤胆英雄式的男子气概,最大化地突出了影片的类型特征。
在中国电影行业中,近年来流传着“一张好海报价值两千万票房”这样一个略显夸张的说法。尽管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可以表明海报与影片票房之间的直接联系,但优质海报的确能够准确传达影片的气质风格,更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拉升票房的营销功能。然而,国产电影海报却一度与山寨、粗陋、堆砌明星等“恶习”如影随形,很多糟糕的海报毫不留情地摧毁了观众对于影片的第一印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开始加大对海报制作环节的重视程度,如《黄金时代》《一代宗师》《一步之遥》般优秀的电影海报逐渐成为创意的风向标。
在没有真正走进影院之前,观众只能通过海报、剧照、预告片等物料来了解一部电影,因此海报就是要通过静态的方式来有效诠释影片动态的内容。对于海报而言,“一笔入魂”十分重要。一张优秀的海报,可以让目标受众直观地感受到整部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展现主创的个性,同时达到过目难忘的效果。在我看来,好海报应同时具备两个重要属性:一是艺术性,二是商业性。所谓艺术性,就是指海报的创意、设计要精准,构图、绘制要赏心悦目。所谓商业性,是指海报的设计和推出要与一部影片的营销环节紧密关联。
在创作时,设计者必须要明确一点,海报是为电影营销服务的,再有美学追求的创意,都必须以满足电影营销需求为前提。根据影片在不同阶段的营销需求,海报发布也要分为先导、人物、国际、国内、正式等不同版本。在影片营销初期的先导海报中,主要突出的应当是影片的概念和调性;在营销中期的人物海报中,要尽可能展示不同人物的风采,而针对国际和国内不同的市场特性,海报设计也要有不同的定位;在影片上映前夕的密集营销阶段,正式版海报要着力突出影片最为引人入胜的元素,比如导演,比如主演,比如故事,比如投资规模,比如大场面,甚至比如风格。
在国内,《一步之遥》的几款先导海报就很不错,这些极简风格海报中的枪支、美腿、礼帽、金钱等影像符号,鲜活地展现了影片荒诞幽默的主旨,同时又与导演姜文的“雅痞”气质高度契合,在成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影片的美学风格。另外《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版海报也非常好,杨子荣骑在马上面对一只凶猛的东北虎,举起手中的枪,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整部影片最为重头的一场戏,又彰显了一种孤胆英雄式的男子气概,最大化地突出了影片的类型特征。
在国外,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4》的海报设计令我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影片中的正面人物会在海报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变形金刚4》的几款海报却反其道而行之,着重突出了反派人物,且主要使用暗色调背景,这与影片复仇的主题不谋而合。这种策略非但没有损害海报的传播效果,反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以上来源:《中国艺术报》,李博)
读图时代:动画电影海报如何吸引观众?
海报设计作为戏剧、电影、动画等艺术门类的“门面”,对构图、色彩、文字、画面有严格的审美要求。那么,就动画电影而言,什么样的海报算“美”或“惊艳”?什么样的海报堪称“视觉传达艺术的经典范例”?或可套用一句歌词作为答案——“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能有一天相见在影院”。此说虽显夸张,但对动画电影海报而言,如果能让人多看一眼、让人无法忘记、让人期盼与影片相逢在影院,便是实现了它们的传奇。
海报所呈现的内容直接来自其背后的作品,而气质则更多取决于设计者的美学思维和美术功底。今年暑假出现了两部脱胎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动画电影,其海报创意却有天壤之别。
先看《西游新传2:真心话大冒险》,海报背景简单粗糙,没有交代与内涵,看不出影片主题,构图只是一味地堆砌人物形象,拥挤姑且不说,关键是人物设定“突破”传统审美观,不伦不类,几乎看不到任何出彩之处。如果从动漫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这部作品的海报几乎可忽略。
再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该片票房目前已超过7亿元,受欢迎程度自不待说。有心者会发现,构图精美、色彩饱和、具有魔幻意境的海报也成热议对象,使该片“好评+1”。在笔者看来,该片的几款海报极具古典神韵,以下试从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对其略作赏析。
其一,“气韵生动”。在《大圣归来》的各款海报中,以“齐天大圣”“天兵天将”“一念佛一念魔”“中国龙”四款最突出,极具挑战性的画面张力彰显出斗战胜佛本身的非凡气度,细看他的眼神,好似可以感受其内心的复杂困苦与永不言败的倔强品性。如此生动的气场,让人过目不忘,一眼定乾坤。
其二,“骨法用笔”。骨法即笔法,是决定画作风格的关键要素,海报设计者运用坚实流畅的线条,描绘出齐天大圣那流线型的力量体态与善于变化的五官神情,三维的影片有了基于传统绘画风格的二维海报作为衬托,更显诚意。
其三,“应物象形”。“一念佛一念魔”海报继承发扬了佛教文化艺术,五指山下的如来佛祖雕像被描绘得沉着稳重,纵使齐天大圣怎样无理取闹,佛祖也神情自若,与身旁的天王形成反差,而画面上方映射佛光的洞穴裂隙之下,便是深渊,表现出佛与魔是人内心的两面,寓意为希望冲破束缚则立地成佛,令人深思。
其四,“随类赋彩”。赋彩即着色,《大圣归来》红披风系列海报以红色与金色相交融,给人奔放、激烈、豪迈之感;在“天兵天将”海报中,冷色调处理使画面“固化”,红披风凌空飞舞,一触即发,在动静之间寻找平衡;而“一念佛一念魔”海报则以蓝色、紫色与黑色进行大面积色块堆积,营造出神秘、深邃、黑暗、恐惧之感。冷暖对比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不自觉中引起观影者的心理共鸣。
其五,“经营位置”,意指构图。无论中西方审美有何不同,都应遵循有主有次、近实远虚且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线之上的绘制法则。《大圣归来》海报处理得恰到好处,有3幅均以齐天大圣形象为主,景致为辅,辅以具有古印度梵文佛经和毛笔书法韵味的中文片名,更为切题。“中国龙”海报中,悬空寺倒、天崩地裂,小白龙与齐天大圣怒目相对,空间层次处理得当,角色比例精准,可谓“经营位置”考究。
其六,“传移模写”,即临摹。此处实指技法与基本功的传承,熟悉香港漫画的人对绚丽精致的绘画风格应该不太陌生,不过,《大圣归来》海报设计提炼出新的中国元素,成功结合了二维与三维的艺术特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之作。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报,刘姗)
【数据分析】
海报作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广告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电影院,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海报。它们都是围绕着电影主题展开设计的,以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为第一要素。怎么去设计一份受人瞩目的电影海报呢?
首先,需要确定电影海报设计的主题。
电影海报设计是围绕着电影展开的,电影的主题是海报设计的重点。电影海报主题的确定需要挖掘电影海报与观众的内在关系,从观众的内心角度出发,以期先入为主的在海报中展现影片的风格和气势,唤起观赏者丰富的审美感受,以此来确定海报设计的主题,抓住观众的内心需求。
其次,电影海报设计的画面。
①电影海报设计的画面是指海报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的组合设计。
在海报的视觉元素中,图形是主体部分。电影海报主要是通过图形语言来传达影片的思想和主题的。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在海报的图形创作上,多采用主题鲜明、造型突出、色彩强烈的艺术形式,力求瞬间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效果。海报总是运用最夸张的意向拼贴出冲击视觉的形象,通过形态、色彩与符号的重组,运用心理暗示的原理。不断强调画面的效果,从而一下子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人无法抗拒。
②电影海报设计的版面设计是一个画面的主要元素。
电影海报中的信息很多,相应的文字、图形元素就很多。版面把海报中的所有视觉元素组织和融合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品味的过程中轻易地明确主题、解读概念、感悟气氛。好的版面设计,能够把信息主次分明并且有序地一点点释放出来,让海报能讲述一切。有效运用版面绝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作品的版面经过精心的编排,就像能使各个设计元素能自己说话一样,那些表面化的元素背后将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和巨大的力量。
最后,还要注重电影海报设计的创新。
电影海报设计的创新是个性化的体现。个性在生活中常常被体现,个性已成为一个常用的词,电影海报领域也是如此,能够凸显整体电影的特色与内涵。电影海报设计充满了“时代化”“个性化”“时尚化”。只有不断地追求创新与个性,才能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和超凡品位的电影海报作品。创新的个性是电影海报设计的生命,也是电影海报设计的载体。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要追求个“新”字,对于时代性很强的电影海报来说,独具特色的个性画面更是得到大众的关注和青睐,抽象夸张已不再是招贴的代名词,许多著名设计师的设计就是以他们远见卓识的眼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设计出永远独具自己的个性和魅力的艺术品来反映电影的内涵所在。
比如1941年由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公民凯恩》成为划时代的一部影片,在他设计的海报中就很能体现他自己的个性特色,他的一款海报采用写实性手法描绘出男主角的半身像,在色彩处理上困降低了纯度造成偏灰的效果,与电影所要阐发的深刻内涵相符合。
对于电影海报设计来说,个性化的电影海报设计将成为未来电影海报设计行业的先导,也必将在艺术领域得到更高的认可。
来源:文化大数据
网址:电影海报:拉近电影与观众距离的法宝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8752
相关内容
怎样和女生聊电影相关的话题拉近彼此距离?好的电影海报价值几何
电影海报界的璀璨明星——黄海
如何通过电话拉近你和客户的距离
明星安利电影海报
明星行程电影海报
震撼!《想飞的女孩》上海路演创票房新高,明星与观众共赴电影梦想
晚上和女生聊什么?深夜谈心,拉近彼此距离的法宝
电影海报设计
电影可以与文学牵手也可以分手——《花样年华》重塑中国观众的电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