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场追星划出法治底线

发布时间:2025-05-08 15:35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粉丝追星导致航班延误、挤碎机场玻璃等严重影响机场秩序甚至民航安全的行为屡见不鲜,机场追星背后是明星行踪轨迹信息泄露。贩卖明星个人信息和航班信息的黄牛,以及购买这些信息的粉丝,是否知道可能因此构成犯罪?

2021年1月,某明星粉丝为与自己的偶像同机,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试图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机,被民警当场查获。警方根据该粉丝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记录顺藤摸瓜,继而查获秦、李二人。秦某是某航空公司负责查询航班和订票信息的外包客服人员,她伙同某航空公司前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售卖包括明星在内的乘客身份、通信、航班等信息。近日,这起兜售明星航班信息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2名航空公司员工被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粉丝也因购买涉案信息被控有罪。

舱单信息对自然人具有定位效果,属于地理位置泄露,粉丝获取明星舱单信息后,能够调换座位近距离追星,侵犯明星个人隐私。整单出售的公务舱舱单中,还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隐私信息。粉丝作为主要信息购买者,哪怕不会对非明星乘客造成直接影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也可能引发诈骗、非法讨债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自然应承担法律后果甚至是刑事责任。毋庸讳言,明星信息一旦泄露,会流向各个角落。严厉打击非法获取、售卖、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信息贩子,另一方面能够提醒粉丝给明星接机、值机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对已遭泄露的明星个人信息也是一种保护。

航空公司“内鬼”是非法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乘客将个人信息交付到航空公司手中,航空公司有防止乘客隐私泄露的信息保护责任,处罚“内鬼”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戒规范员工信息使用和操作行为。去年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警方抓获的犯罪团伙非法获取明星航班信息的方式是“敲机子”,即在机场自助值机设备上一个个输入明星身份信息,进而查询获取航班信息。只允许本人查询航班信息可能不能满足所有现实情况,但对查询人进行身份审核和限制是必要的。弥补值机设备、票务平台等渠道存在的安全漏洞,才能减少信息泄露。

多起兜售明星航班信息案中信息贩子和粉丝被罚,为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敲响警钟,划出了机场追星行为底线。相较于演唱会等成本较高的追星方式,机场追星近乎零成本,还能和偶像合影并索要签名。明星也需要通过机场保持曝光度、提高时尚度。在“明星红不红,就看接机粉丝多不多”潜在标准下,经纪公司主动透露明星航班信息或者雇人接机行为或将继续存在。法律底线之上,要淡化粉丝近身接触偶像的执念,避免公共出行场所成为明星秀场和追星舞台,还需要明星和经纪公司的正确引导。

网址:为机场追星划出法治底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60053

相关内容

整治机场追星乱象 法治与共治协同发力
划清法治底线,让涉娱信息传播不再“流量至上”
为艺人明星划底线 为网络平台立规矩
“十不得”划出研究生导师行为底线
从“组团霸榜”的正能量话题看《底线》何以成为新时代法治剧的标杆
机场围堵水泼“爱豆”,如此追星只能用法律治了
刘耀文怒打私生手机,追星要有底线!
国家网信办:重点整治无底线追星、职黑、饭圈互撕等行为!
追星毫无边界 亟须依法整治
无边界无底线的追星当休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