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首次公开成长秘笈:颠覆认知,不认“死”理,茅塞顿开

发布时间:2025-05-08 16:34

习以为常的思维观念都是对的吗?

人云亦云的老话还是正确的吗?

生活中大家都做的事情就没有问题吗?

是什么决定了你为人的态度,又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处事方法?

让我们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许会有新的角度、新的认知,打开一片新的世界。

请听白岩松老师的主题分享——做不一样的自己。

多干“没用的事”,多干“傻事”

各位是否在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

你看书吗?看得足够多吗?

我在河西学院的时候,他们说留一句话把,我说特想留一句非常朴实的心里话:“除了读书,我们还能有什么优势吗?”

当大家天天都在看手机的时候,把大量的无聊时间都给你占据的时候,你还不弯道超车反其道而行之,你也在那刷,一刷说刷二十分钟,最后一看,两小时过去了,那才是真无用的事情。

学会去做很多看似无用,但是能提升自己的事情,它会有一种良性的、很好的互动。

前几天,我跟西湖大学的校长施一公说:“中国此时傻人做傻事的很多很多,还有很多是聪明的人在做聪明的事,但是特别缺聪明的人在干’傻事’。”

一旦聪明的人干“傻事”的多起来了,中国的前途才值得期待。

什么是聪明人干的“傻事”?

那就是一个更长远的事,不是找捷径的事,不是吃大力丸的事。

职场真谛:别把前途寄托在巴结领导上

我从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到现在为止,27年时间过去了,我只去过四次台长办公室,都是被叫去的,很快就离开,我从来没主动地去过台长办公室。

最早我也曾经含糊过,我也知道有很多人可能去台长的办公室,但是含糊归含糊,后来还是没去。

很多年后,看到了我们的老台长杨伟光的一段文字:“我最讨厌那些有事没事来我办公室联络感情的人,我又浪费茶叶,又浪费时间,我非常尊重那些从不主动找我,却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事情做好的人。”

因此,我觉得如果巴结领导才能让你有机会,就挺危险的,而且,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表面上,不会去议论,但是可能也像很多年后的杨台说的这样,那你干嘛要浪费人家的茶叶、浪费时间呢?

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将来最好的就是你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你是不可替代的,谁都不会不用你。

你的水平不够,却还想去巴结领导改变你的命运,它是下注,失败的机率可能更高。

打工人要学会“不务正业”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这个人不务正业。

在三十岁之前,我们是该务正业,还是应该留点余力去做“不务正业”的事情呢?

比如,余华,以前是牙医,他要是一直务着正业,他可能是当地一个不错的牙医,我们的文学舞台可能就会少一个创作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大作家。

比如刘慈欣,大家应该有很多人看过《三体》,刘慈欣之前一直在电厂工作,如果要是一直只务正业,他就不会有业余时间写作,并且获得国际上最高科幻文学奖的中国人刘慈欣了。

比如麦家,他一直在也没务正业,他在情报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来被剔出来了,但是如果他不被剔出来,他也不会有后来类似《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请注意,我举这三个人的例子,不是在强调:给你工作,你不好好干,而是现如今我们一生可能要找的工作达到了4到5个,你怎么能知道你在务的是你该务的正业呢?

现在有很多人大学找工作都很焦虑,我经常跟他们解释,你要找的只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而不是你人生中的终极工作。

我鼓励年轻人兼职,二十八九岁之前应该四处尝试,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去试试否则你怎么知道你适合做什么,但是到了三十岁开始,应该做减法。

人不能什么都做,应该经过了大约七八年的职业探寻,加上机缘运气等等,你觉得你应该在某一领域里头去打一口深井,但是它一点不妨碍在你之前的时候应该多“不务正业”。

网址:白岩松首次公开成长秘笈:颠覆认知,不认“死”理,茅塞顿开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60894

相关内容

新版《武松》故事太颠覆 潘长江把武大郎演成“高富帅”
张朝阳:企业家网红的力量,颠覆公众对娱乐明星的认知
这次,被扒了个底朝天的李小冉,彻底颠覆了大众对她的固有认知!
揭秘朴槿惠: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颠覆你的认知!
白岩松: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44岁翁虹20年不变样 护肤秘笈大公开
白岩松漂亮老婆曝光,网友:是我们都熟知的她!怪不得不公开
白岩松否认网传恋爱故事 称与妻子一见钟情
这一段颠覆了我对他的演技认知
白岩松曾直言:我不会巴结领导,台长的办公室我只去过四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