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故事,一直在现代社会不断上演,只不过这次披上了时代的新外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9岁的林妙可穿着红裙、双马尾的标志性造型登上了舞台,纯真的笑容和她与《歌唱祖国》的动人表演深深打动了全球40亿观众,她甚至一度被冠上了“中国第一童星”的头衔。
然而,这样的“捧杀”并未带来真正的幸运,反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质疑。原来,她那动人心弦的歌声并非她的本色,而是由另一位女孩杨沛宜代唱的。这个消息爆出来后,林妙可的形象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也让公众开始质疑她和家人的诚信,纷纷觉得她的形象不再单纯,而是充满了误导和利用。
如今,已经25岁的林妙可和95花、00花们年纪相仿,但她的事业巅峰期出现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因此很少有人把她与现在的年轻演员们放在一起比较。林妙可出生在北京,家里大多从事艺术工作,无论是摄影还是绘画,因此她的艺术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显现。为了培养她的才艺,父母几乎安排了各种艺术培训,唱歌、跳舞、钢琴等,几乎每一项艺术形式她都曾接触过。
2007年,年仅8岁的林妙可就参与了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宽恕》,正式踏入演艺圈。凭借这个“小天才”的标签,林妙可被奥运会开幕式的工作人员发现,成功站上了2008年奥运会的舞台,唱响了属于中国的声音,本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时刻,却引发了一系列风波。
2008年8月8日,林妙可站在鸟巢的聚光灯下,清纯的表现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然而,仅仅三天后,一则“假唱”丑闻爆发,林妙可的口型与声音明显不符,真正的歌声来自杨沛宜。音乐总监陈其钢的解释是为了追求“最完美的声音与形象的结合”,但这并未平息争议,反而让林妙可深陷舆论漩涡。
尽管林妙可和她的母亲刘喆平都坚称对假唱安排一无所知,但公众的怒火早已点燃。年仅9岁的林妙可被贴上“假唱”标签,甚至多年后,她仍被戏称为“假唱女孩”。
尽管这个事件给林妙可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广告商和导演们依然对她保持热情。刘喆平也看到了女儿对演艺事业的热爱,果断辞去工作,专心管理她的演艺事业。2008年,林妙可的知名度爆棚,央视春晚后她还出现在了两次,但无论如何,她的热度再也没有回到最初的巅峰。
不过,幸运的是,那个时期影视剧市场依旧繁荣,童星们的机会也多,比如吴磊、关晓彤、胡先煦等人,都是和林妙可同期的童星。虽然林妙可并未签约任何公司,但她的母亲帮她管理工作,使她开始接拍广告和影视剧。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问题频频浮现。
其实从林妙可的培养过程中,就能看出她父母的教育方式充满了不专业和急功近利的特点。当刘喆平全面接管女儿的演艺事业后,问题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据统计,2009年至2012年间,林妙可接拍了37支广告,商演报价从3万元一路飙升至80万元,成为当时最贵的童星之一。然而,这其中不乏令人不解的举动。
2012年,13岁的林妙可出席了一家医院的“不孕不育”主题活动,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应,也暴露了刘喆平在商业上的急功近利。同年,15岁的林妙可参与电视剧《仙女湖》拍摄时,与37岁的男演员陈龙拍摄感情戏,顿时成为媒体争议的焦点。
更让人担忧的是,林妙可的工作安排极为紧张,媒体曝料她的母亲为其制定了每周14小时的工作行程,几乎没有时间上学。为了弥补这一点,刘喆平为她找了专职家教。尽管这样的情况在童星中并不罕见,但由于林妙可的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此外,林妙可的穿着打扮过于成熟,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她的母亲则回应说这只是她们母女的审美观念,但显然,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平息外界的质疑,反而让她们的行为显得更加心浮气躁。
2017年,林妙可参加艺考,这一事件可以说是她“伤仲永”的真实写照。彼时的林妙可,形象和艺术学院的要求并不匹配,且她在面对媒体时,仍旧保留着幼稚的语气和姿态,最终未能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等五大艺术院校,虽然最后她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但她的质疑声依旧不断。
即便如此,林妙可依然将自己的大学生活晒出,结果却遭到了网友的嘲笑,她的身高、体型甚至是她在21岁时参与的《无价之姐》舞蹈都成为了恶搞的对象。无数的评论中充斥着尖锐的批评:“小时候可爱,长大却变了样”“你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样的说法。她逐渐成了网友口中的“过往之人”,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
现如今,林妙可依然活跃在娱乐圈,但她的身影越来越难以捕捉,几乎听不见她的声音。许多人将她的经历拿来与《甄嬛传》中的杏花微雨相提并论,调侃她是“鸠占鹊巢”,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然而,商业和利益的选择从来不是孩子可以决定的事情,所谓“伤仲永”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问题,作为大人,我们更应该深思,如何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而不是让他们在浮华中迷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