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DeepSeek给司马南的忠粉们和俄粉们做了个画像,你看像不像?

发布时间:2025-05-09 09:53

  在上篇《》文章中,后台收到很多司马粉的恶意攻击,一如我之前在评论俄乌战争时的文章《》。

  

  他们只讲立场,不讲逻辑的观点让我诧异。

  我本想,这些以司马南马首是瞻的“爱国粉”们,在司马南被国家机关明文公告,被央视点名批评后,总该有所悔悟吧?可谁知,即使司马南多次翻车,他们居然还那么忠于司马南,这让我对这群人的特征感到好奇,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特征?与俄粉有什么共性?于是我先问了Deepseek,请AI帮我做个总结人物画像。

  

  结果AI对司马南粉丝的画像总结来了,大家请看。

  “司马南的粉丝群体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其画像可从以下五个维度综合呈现: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1. 教育水平与地域分布
低学历为主:67%的粉丝为大专以下学历,比全网平均水平高出23%。

  下沉市场集中:58%的粉丝来自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较低。

  2. 年龄结构
中老年群体(45岁以上)占比达41%,显著高于年轻群体。
部分年轻粉丝因对社会现实的挫败感或对“反资本”叙事的共鸣而加入。

  二、心理特征与情感需求
1. 现实挫败感与焦虑宣泄
高现实挫败转化率89%的粉丝存在工作、家庭或经济上的不如意,将司马南的批判性言论视为情绪出口。
会公平焦虑:对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问题的不满指数达7.2(满分10),远高于普通网民。

  2. 权威依赖与情感投射
72%的粉丝认为“司马南说出了自己不敢说的话”,形成对偶像的强烈情感依赖。
通过支持司马南的“反精英”“反资本”立场,获得道德优越感和群体归属感。

  三、行为模式与信息获取
1. 高频互动与信息茧房
日均播放量超千万次,83%的内容通过算法推荐同类观点,形成封闭的“认知闭环”。
社群内每日超10万条“战友式”互动,强化群体认同。

  2. 非理性传播与选择性接受
对司马南的负面新闻(如偷税、美国购房)倾向于“选择性忽视”或归咎于外部因素(如MCN公司,其实MCN说司马南嫌税高不愿意让代缴)。
典型言论如“骂司马南就是侮辱粉丝”,体现对偶像的盲目维护

  四、价值观与认知特点
1. 反精英与民粹化倾向
解构主流话语,认为“专家是既得利益者”“不骂资本就是走狗”。
支持司马南对联想、马云等企业的批判,视其为“为民发声”的英雄。

  2. 简单化思维与二元对立

  倾向于非黑即白的判断,将复杂问题简化为“爱国与卖国”“资本与人民”的对立。
例如,将司马南的偷税行为与其“爱国”人设割裂,认为“爱国与纳税无关”。

  五、社会背景与群体意义
1. 阶层流动困境的映射
粉丝多为农民工、下岗工人、低收入群体等,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感受强烈。
典型案例:河北粉丝“钢筋老李”称“司马南替我们骂黑心包工头”;东北粉丝“红旗不倒”感叹“女儿不懂下岗工人的痛”。

  2. 数字化时代的边缘群体
虽参与互联网,但长期处于主流话语场的边缘,通过司马南的“草根话语”获得虚拟赋权。
复旦大学研究指出,其存在是“社会肌体的神经末梢”,反映转型期的集体焦虑。”

  总结来说就是:中老年群体,生活不顺,数字边缘人物为主,那这个特征怎么感觉与俄粉们有一定的共性呢?于是我又问了Deepseek,俄粉都有哪些特征?它给了我另外一个画像:

  “根据搜索结果中不同平台对“俄粉”群体的分析,可以综合出以下人物画像及群体特征:

  一、群体构成
1. 价值观驱动的崇拜者
崇拜权力与威权:俄粉常将俄罗斯的强硬外交和普京的个人形象视为“力量象征”,认为强权即正义,甚至将俄乌战争中的行为合理化。
反美优先的立场:支持俄罗斯的行为常与反美情绪绑定,认为“反美即正义”,但缺乏对反美实质的深层思考。

  2. 信息接收单一化群体
中老年怀旧者:部分成长于中苏友好时期,对苏联有历史情结,接受信息渠道有限,依赖传统媒体或单一信源。
自媒体受众:受部分自媒体影响较深,尤其是缺乏地缘政治知识的群体,易接受片面信息传播。

  3. 利益导向的投机者
网络意见领袖:部分自媒体或公知通过支持俄罗斯话题吸引流量,获取经济利益,但实际行动(如移民或参战)极少。
民粹主义者:将“挺俄”与“爱国”简单等同,主张以强硬姿态应对外部压力,但忽视国际规则与国家长远利益。

  二、行为特征
1. 言论特点
强调历史与地缘逻辑:常以“北约东扩”“战略缓冲区”等解释俄乌冲突,回避侵略性质,支持“大国无需理由打压小国”。
双标与选择性失忆:批评美国侵略行为的同时合理化俄方行动;回避俄国侵华历史(如《瑷珲条约》纪念活动)。

  2. 行动表现
口头支持为主:多在网络喊口号(如“乌拉”),但极少实际参与(如捐款、移民或参军)。

  攻击异见者:对批评俄罗斯的言论扣帽子(如“美狗”“1450”),缺乏理性辩论。

  3. 文化偏好
浅层文化认同:关注俄罗斯的“暴力美学”和美女形象,但对文学、艺术等深层文化缺乏了解。
战争狂热倾向:对军事冲突表现出兴奋,推崇核威慑等极端手段,但对战争后果缺乏共情。

  三、心理与思维模式
1. 丛林法则信奉者
认为国际关系仅由实力决定,主张“强权即真理”,忽视道义与规则。

  2. 立场优先于事实
在俄乌冲突中,即使俄方战局不利,仍通过“下大棋”“战略撤退”等话术维护立场,而非基于事实分析。

  3. 自卑与慕强心理
通过支持强者(如俄罗斯)弥补现实中个人或国家的无力感,形成心理投射。

  四、典型矛盾
言行不一:主张“支持俄罗斯”,但移民选择偏向欧美而非俄罗斯;声称“爱国”,却忽视中俄历史矛盾。
逻辑闭环:用“反美”合理化一切行为,但无法解释为何使用美国技术或依赖西方市场。”

  以上来自于Deepseek的如实摘录,如有不服,请找Deepseek。

  每天早上七点发

  [社会思考篇]

  [逻辑与常识]

  [时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我找DeepSeek给司马南的忠粉们和俄粉们做了个画像,你看像不像?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77261

相关内容

张召忠:明星在俄罗斯不配做年轻人的偶像,我们相反
粉丝画像是什么意思(粉丝画像分析)
如何看微博粉丝画像 如何分析粉丝画像
粉丝画像揭秘:你知道这些吗
抖音粉丝画像是什么意思,抖音如何做好粉丝画像?
微博粉丝画像分析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
看粉丝们手绘爱豆图,一个个像极了从漫画里走出来的美男子
以下哪个不是粉丝画像的作用()
如何通过粉丝画像找到精准用户群体
数据分析粉丝画像怎么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