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女星玲娜贝儿复工,但迪士尼的“大”麻烦还没解除
周边的核心是什么?是IP。
6月末的上海,烈日炎炎。能让精致男孩女孩们不惧紫外线在户外排队的,除了做核酸,大概只有顶流女明星的复工首秀了。
6月30日早晨9:30,闸机开放,上海迪士尼乐园终于迎来今年夏天的第一批游客。闭园百天,童话世界终于又回来了。
上海迪士尼管理层在门口迎接游客
而伴随着迪士尼的开园,“顶流”玲娜贝儿也在无数粉丝的期待下复工,许久未见,“女明星”流量不减,热度与日俱增。当天上午,“玲娜贝儿”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随手一刷,就可以刷到玲娜贝儿、米奇和米妮共同亮相和游客们互动的视频。视频下还有不少网友们留言表示激动的心情:“太想女明星了”“贝儿跑出来的一瞬间直接泪奔”“真的好久不见”“不愧是销冠贝儿”。
玲娜贝儿稳住的不仅是流量与热度,还有令人震惊的“吸金能力”。
“女明星”复工首日,迪士尼趁势推出了三款开园新品,其中,玲娜贝儿特饮杯在开园首日开售,还有一款包含玲娜贝儿挂件的爆米花桶新品,都非常受欢迎。据迪士尼周边代购商说,当天代购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是玲娜贝儿小挂件,第二是玲娜贝儿特饮杯。除此之外,很多游客进园后直奔特饮杯,小挂件数量较少,也迅速被抢购。
据悉,玲娜贝儿特饮杯的官方售价为88元。6月30日,记者在二手平台上搜索发现,特饮杯二手价格已经普遍加价20至50元。
不过,卖的好的也不仅是玲娜贝儿周边,憋了这么久,市场对游玩的兴趣称得上空前高涨。
某OTA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在6月28日13时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恢复运营后,当天下午“迪士尼”相关即时访问量环比暴涨655%,搜索量冲到全国主题公园第一,并同步带动上海城市访问热度上升近1倍。
去哪儿数据显示,官宣开园后,周边酒店预订量环比6月27日增长了1.5倍。随着近期迪士尼分步恢复运营,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间夜量环比3月正常营业期周均增幅达144%。截至6月30日,去哪儿平台上海迪士尼乐园6月29日的搜索量、预订量均升至全国主题乐园排名第一。目前,去哪儿平台上所售门票有超过五成为上海迪士尼7月1日、7月2日本周末的门票。
那么,火爆的游乐园生意能帮迪士尼走出困境吗?
今年以来,迪士尼股价已经下跌超过38%;而再往前看,去年迪士尼股价最高点为203美元/股,而截至本文撰写时,迪士尼股价仅为93.85美元/股。不客气的说一句:市值蒸发过半。
有趣的是,股价的表现似乎配不上迪士尼交出的财报。
数据显示,迪士尼二季度实现总营收192.4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略逊于彭博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201亿美元。但值得肯定的是,迪士尼利润端表现稳定。迪士尼二季度总经营利润为36.99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50.1%、同比增长32.78%,19.2%的经营利润率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5.8%。
就在公布了上述财报后的5月11日,迪士尼股价一度跳涨5%。但在不久之后,迪士尼回吐所有涨幅,在5鱼人12日盘前一度跌逾5%。
为什么资本市场对迪士尼的信心不足?
从营收结构来看,迪士尼的营收结构主要分为流媒体、有线网络、影视内容和公园及消费品四大板块。二季度,收入最高的是有线网络业务,总营收71.16亿美元,同比增长5.48%。但增速最高的,却是公园及消费品业务——二季度总营收66.52亿美元,同比激增110%,也是唯一一个增速超出市场预期的业务板块;流媒体业务二季度营收录得51.65亿美元,同比增速也达到29.16%。
而表现最差的就是影视内容。二季度,影视娱乐业务营收占比跌至9.7%的低谷,环比和同比分别下滑1.5%和2.6%。自从2021财年二财季以来,该业务的营收占比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今跌破双位数之后反弹希望只怕更加渺茫。
有人说,迪士尼影视业务表现是受全球“院线寒冬”所带累。从总体上看,迪士尼影视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甚至隐隐超越好莱坞其它四大电影公司的。比如前段时间热映的《奇异博士2:疯狂的多元宇宙》、比如去年的全球票房冠军《蜘蛛侠3:英雄无归》、比如近期在海外市场上映的《雷神4》等都表现可圈可点。
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迪士尼在此前上映的《蜘蛛侠:英雄无归》《西区故事》《 魔法满屋》《王牌特工:源起》《永恒族》《玉面情魔》等七部影片中,仅有与索尼合作的英雄系列完结篇《蜘蛛侠:英雄无归》斩获了17.77亿美元的营收,其余基本是打平成本。
更有意思的是,在之前的财报电话会上,迪士尼CEO查佩克声称,“迪士尼电影在没有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
或许北美市场的复苏和中国大陆市场的相对下滑,以及以漫威超英电影为代表的流水线大片吸引力下降,正在迫使迪士尼高层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定位。但院线依旧在,观影人群的购买力也未出现显著下降,公开表示放弃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的中国市场,并不是个明智之举。别忘了,迪士尼2022年的压轴之作《阿凡达:水之道》还是很大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映的。
说完了最差的,我们再来说说表现最为超出预期的流媒体业务。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由迪士尼+,ESPN +,Hotstar,Hulu组成,这些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会员订阅费、广告收入、技术服务费等等。
截至二季度,Disney+订阅用户总数为1.377亿,单季新增用户790万,较市场预期高出58%。如果加上ESPN+和Hulu的话,迪士尼整个流媒体业务的订阅用户达到2.05亿。之所以能创下这个佳绩,也得益于迪士尼公司打出的“合家欢+低价抢占市场”策略。迪士尼首先考虑到疫情在家办公,家庭活动较多,“合家欢”系列内容自然是广受欢迎的。
用一个中国市场更容易理解的词来表述,迪士尼流媒体是在搞“平台补贴”。补贴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因Disney+和ESPN+亏损加大,及Hulu营业收入下降,致使公司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经营亏损增加了5.97亿美元,至8.87亿美元。
最后来说说一开始提到的迪士尼乐园。根据SECOM统计的数据,目前全球客流量排名前十的主题公园中,排名最高的是日本环球影城,除此之外,共有包括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内的五家迪士尼乐园进入榜单,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家位于中国的游乐园,分别是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和北京欢乐谷。
仅从“人气”上来说,迪士尼并非不可超越,但目前最难以复制的则是迪士尼的周边产业。而亚洲市场又始终是周边产品消费的主力军:比如,东京迪士尼即便在疫情爆发导致入园人数锐减的情况下,周边商品销售额还是保持增长,占园区净销售额的25%以上。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去年公布的开园5周年数据盘点中则指出,自开园迎客以来,光是毛绒玩具就售出了577万个——换算过来,等于每4个上海人就有1个为迪士尼的毛绒玩具买单。(更不要说,在上海之外还有无数个买不到玲娜贝儿忠实粉丝了)
可最终,我们仍要泼一盆冷水。
周边的核心是什么?是IP。
IP从哪里诞生?从内容中诞生。
而放眼全球市场,近年来的迪士尼,除了炒漫威的冷饭还有什么新的IP诞生吗?
而旧的版权始终是会到期,米老鼠95年的版权保护期到期之日就在明年,迪士尼想好怎么办了吗?
而主题乐园呢?高投资、慢收益。承载能力有限、运营成本高、设施也将伴随时间不可避免出现老化。试问,除铁杆粉丝外,一个消费者,一生会重复去几次同一个主题乐园呢?
一边是营收多利润少还赶上“寒冬”的影视娱乐业务,一边是赔钱靠低价补贴吸引用户的流媒体服务,一边是繁花似锦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题乐园。迪士尼的股价想要重回巅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玲娜贝儿”的成功。
网址:顶流女星玲娜贝儿复工,但迪士尼的“大”麻烦还没解除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83126
相关内容
玲娜贝儿月薪曝光,迪士尼“顶流女明星”工资居然就这?玲娜贝儿走红,是迪士尼的“福”还是“祸”?
迪士尼卡通人物“玲娜贝儿”成顶流女星?溢价五倍也难购正品
迪士尼新晋顶流“女明星 ”玲娜贝儿为什么叫川沙妲己?
出道两个月,迪士尼新顶流玲娜贝儿被Z世代骂上热搜
饭圈套路走不远?'迪士尼顶流'玲娜贝儿翻车,走红不到三个月
玲娜贝儿爆红背后:迪士尼的一场“造星计划”
迪士尼的星黛露、玲娜贝儿火了,玩偶也要饭圈化了吗?
迪士尼顶流玲娜贝儿“翻车”背后:IP衍生品知识版权如何保护?
迪士尼学会“造星”,“流量女明星”玲娜贝儿凭什么力压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