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接机背后现黑色产业链,不规范行为谁来买单?

发布时间:2025-05-10 01:39

一线导读:盲目聚集追星的从众行为因其年轻冲动且人数众多,正在成为被商业逐利利用的燃爆力,而当粉丝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或者破坏公物后,究竟谁来买单?

来源丨文汇网、澎湃新闻

4月20日晚,“虹桥机场玻璃被粉丝挤碎了”的话题上了热搜。

当日视频显示,上海虹桥机场内人山人海,“感觉像春运又来了”,其中不少粉丝举着追星的牌子和摄影设备。

其实,这起事件并非偶发,航空运营曾屡次受到粉丝追星影响,各方多次呼吁理智追星却始终收效甚微。

粉丝接机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明星接送机似乎正在变成一种粉丝追星的“潜规则”,它们直接拉动视频网站的流量,按流量成本换算,商业利益已是一目了然。无论粉丝们如何争辩追星只是“个人行为”,但事实是,这种“个人行为”已演变成竞相效仿的集体行为,且越发丧失理智,盲目聚集追星的从众行为因其年轻冲动且人数众多,正在成为被商业逐利利用的燃爆力。

以“机场追星”为例,其已然催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人在线兜售明星航班行程信息;有人为明星组织接机制造“虚假人气”;也有人做起专业代拍,明星在机场戴口罩的高清照片也能卖个“好价钱”,至于明星在机场的签名照,在粉丝圈更是抢手货;更有“策划团队”开发出帮助粉丝购买全价机票再退票的“刷关业务”,这看似正常行使消费者未登机可退票的合法权益,实则是利用市场漏洞,丧失个人诚信,影响航空公司机票正常销售。更有甚者,甚至触及买卖明星身份证号、护照号等涉嫌违法行为。而对于整个行业,原本依靠作品与艺德赢得行业与公众认可的艺人,正逐步变成一种依赖粉丝“摇旗呐喊”“上下打点”的傀儡。

遗憾的是,某些明星及其团队并不以为忤,反将其当作明星人气与市场号召力的标准,默许甚至助长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缺少作品傍身的明星,还会自己组织假粉丝“买人气”,制造“追星事件”。表面上,他们或许会获得一时的关注,可纵容、参与这种不良现象,不仅欺骗公众、有损艺德,也埋下伤及明星人身安全的隐患。就在不久前,某明星由于没有接受礼物,被传遭粉丝“砸脖子”强送。

长此以往,对明星的单纯喜爱演化成一种对行业的挟持,甚至与公序良俗的对峙,这种粉丝经济催生的不仅是畸形产品,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更应该引起充分警觉。让人忧虑的是,在粉丝的“尖叫”背后,负面事件频发。这一次,所幸粉碎的只是玻璃,可如果不能及时从中得到教训与反思,那么下一次呢?

挤碎玻璃的行为谁应担责?

此次粉丝接机挤碎玻璃的行为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谴责,同时也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当粉丝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或者破坏公物后,谁来买单?”“如何能规范粉丝公共场所追星行为?”

对此,有媒体记者采访了三位律师那里,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从事任何活动都不得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粉丝接机也不例外。粉丝接机扰乱机场秩序,甚至破坏公共财物的,轻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重则面临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律师邓高静告诉记者,中国现有的法律对此类行为根据具体违法程度都有相应的处罚。

邓高静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具体方法包括:(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其同时表示,情节严重存在抗法的,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另一名律师陈爱萍也表示,“法律本身还是允许粉丝有一定活动范围的。”并非所有的粉丝接机活动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本身组织合理并未影响他人以及公共秩序,那就是无可厚非的个人行为,并不违法。但不违法只是底线,粉丝追星同时应当注意公共道德。

陈爱萍告诉记者,机场等公共场所有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维持秩序的责任,以及机场秩序被扰乱也要看是否具有主观恶意。“此次的事件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人员打架斗殴或者故意破坏”,陈爱萍表示如果只是粉丝人数过多无意中导致的玻璃被挤碎的情况,应当只由接机活动的组织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据律师张玉霞介绍,目前,接机活动的组织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粉丝接机是明星所属公司或者工作室组织的。这种情况下,公司或者工作室就是法律条文中所说的“活动的组织者”,那么相应的应由该公司或者工作室来承担机场的损失赔偿责任。二是粉丝接机是自发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该损失的赔偿责任理应由组织接机粉丝承担。

另外,记者在查阅相关条例的时候也发现,2018年7月11日,民航局已发布《关于加强粉丝接送机、跟机现象管理的通知》。

《通知》主要指出了三点具体的管理方向:一、防止泄露知名旅客信息;二、强化机场秩序,避免粉丝大量聚集;三、杜绝粉丝机上扰乱秩序行为。此外,民航局在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等行为,有可能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列入特定严重失信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粉丝接机背后现黑色产业链,不规范行为谁来买单?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89324

相关内容

比挤碎玻璃更可怕的 是粉丝接机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粉丝经济下的艺人隐私灰色产业链
网络“黑公关”背后的产业链
原来黑粉也有产业链
揭密“造星”产业链:粉丝如何成为被割的“韭菜”?
隐私变“商品”:浅析机场追星产业链现象
你看到的热搜有多少是“机刷”的?警方起底背后灰色产业链
王思聪个人账号遭盗绑背后,是一条明星信息倒卖的黑色产业链
明星接机背后的利益链,粉丝直呼这些才方便了自己
2023粉丝经济行业机遇及规模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