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进化史,从周杰伦到罗永浩再到汪峰

发布时间:2025-05-10 18:00

粉丝就如同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虽然粉丝的钱是最容易赚的一种,但是粉丝也会成长,粉丝经济的表现形式便也随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今科技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造富场,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各路明星自然不会放过利用科技产品来收割粉丝的机会。于是在产品经理演员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各种明星粉墨登场扮演产品经理,从周杰伦出手机到邓超任长虹智能电视的产品经理,如今汪峰干脆自己当起了耳机公司的老板。粉丝经济虽然颇为一些人所鄙视,但是不乏前赴后继者,大多是一锤子买卖,割完这块地的韭菜,过段时间再割其他地方的韭菜,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娱乐明星究竟只是登台情真意切,下场云淡风轻,还是真刀真枪的上战场?

低级别的收割方式,对于粉丝的伤害是很大的,毕竟韭菜再多,也敌不过镰刀太多,因此粉丝经济在不断演化,以至于到了最高级阶段,分不清粉丝是被收割还是被成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目前科技行业的粉丝经济模式吧。

粉丝经济1.0

初级阶段的科技行业粉丝经济,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即粉丝经济1.0,不过是明星代言的变种。崔健的“蓝色骨头”、周杰伦的“uGate U1”与韩庚的“庚Phone”都是典型代表,明星不参与到产品的实际开发中,也很少投入资金,只需要将自己的形象使用权授权给相关厂商即可。这类手机的诉求也很简单,就是赚最痴心拥趸的钱。设计理念更简单,什么配置、工艺、用户体验,这些有意义吗?只要手机里面内置明星相片,有良心的再开发一两款明星应用(App)就好了。这些铁粉见到明星就大声尖叫,甚至会激动得背过气去,哪个会来得及看手机什么配置,谁关心用户体验?

当然这种低层次的收割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铁粉数量太少。不管明星号召力有多大,覆盖受众有多广,他的追星族当中,真正对其言听计从,被卖了还开心地帮忙数钱的终属少数,因此这种产品开发设计不用心,全部心思用在歪门邪道上的产品,无一长命。

这类产品的幕后推手也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毕竟他们也清楚,铁粉太珍贵,不能涸泽而渔,要给这群死忠休养生息的时间,等过了这茬换种方式来收割。

也许有人会问,格力手机开机放一张董明珠的照片,这也属于粉丝经济1.0的做法吗?我觉得,以董大姐在电子制造业纵横多年的资历,能做空调也能做手机,漂亮得不像实力派,格力手机至少应该也算是粉丝经济2.0的代表吧。

粉丝经济2.0

中级阶段的科技行业粉丝经济,是以锤子手机为代表的民科式模式。经常有民间科学家声称解决了某项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罗永浩也是如此。虽然现在设计制造手机的门槛不高,但作为科技行业门外汉,重度介入产品研发的罗永浩就是锤子手机第一代失败的主要责任人。罗永浩不断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得意,从而认为这个行业中的其他人都是笨蛋,他兴奋地让开发团队尽可能在一部手机中实现他所有的创意与寄托,与以前的民科四处写信声称自己做出了科学上的重大贡献何其类似。

罗永浩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工程训练,当初的他根本不明白一款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成熟量产,中间要经过多少妥协与取舍。谨慎一些的企业,成熟产品改版每增加一个新功能都要反复论证试验,哪会像罗永浩一样,以为把一堆想法堆在一起就可以期盼成为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了,锤子手机量产不出现问题才奇怪。雷军与黄章做手机之前也不在这个行业,但是两个人都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少年,对于产品功能与上市时间和成本良率之间的权衡轻车熟路,自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当然罗老师所代表的民科式粉丝经济毕竟比1.0时代要有进步,罗永浩既要拉投资,还要亲力亲为参与产品开发设计,现在也开始注重塑造企业家形象,不再整天刷微博,当然最重要的是,少参与产品细节决策,锤子手机将来翻身也未必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手机市场现在还给不给罗老师一个登堂入室的机会。

其实在互联网领域,罗老师本可以利用他的专业性至少跨到粉丝经济的第三阶段。只可惜在他把英语培训学校关门时,在线教育与O2O概念还不够流行,否则以罗老师在粉丝中的号召力,现在也不止于在手机这个泥潭中挣扎。

粉丝经济3.0

高级阶段的科技行业粉丝经济,是以擂耳机(Beats, 请原谅我的任性翻译,谁让你不起中文名呢)为代表的专业用户模式。椎博士(Dr.Dre)做擂耳机(Beats)与罗老师做锤子手机有区别吗?这两个人不都是电子行业的门外汉吗?

当然有区别,而且区别大了。椎博士作为美国嘻哈音乐的常青树(椎博士的音乐以RAP,饶舌音乐为主),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声音的把握,是远超普通爱好者的。专业的音频产品制造商每出一款新产品时,都会邀请著名音乐人进行试听,有这样专业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把关,做出的产品自然不会太差。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种说法太偏颇了,那罗老师也是手机重度用户,为什么比不上椎博士?

能这么比较吗? 地下赛车手也可以给车厂提改进意见,但是车王舒马赫这级别的人物才能直接参与到汽车的研发过程中。

汪峰的FIIL耳机显然是想复制Beats的模式,以专业用户的形象来开发耳机,以明星圈子的渠道来推广耳机,产品定位介乎专业与低端之间,走时尚品质的轻奢路线,只要汪峰不犯罗永浩在锤子一代上的错误,不在产品开发上过于强调自己的意志,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是,相比智能手机,耳机产品的开发难度低多了。虽然专业级音频产品的开发还是需要多年经验积累与持续不断地打磨,但这不是FIIL耳机现在的追求,发烧友都是死硬分子,没那么容易争取。音质在平均水准之上,外观简洁时尚,定价适中,那么剩下需要做的只需要保证供应链安全与市场推广了。

工业4.0都提出来了,那么粉丝经济4.0应该是什么样?或许你可以去问问雷军或周鸿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粉丝经济进化史,从周杰伦到罗永浩再到汪峰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04137

相关内容

罗永浩和周杰伦粉丝“互骂”,这到底是谁的错?
罗永浩不断的搞事情,手撕周杰伦粉丝原因曝光,摇身变网红,悲哀
网红简史丨从凤姐到薇娅,谁能陪罗永浩走到时间的尽头?
网红简史丨从凤姐到薇娅 谁能陪罗永浩走到时间的尽头?
从王俊凯直播到众明星直播百态:粉丝经济如何进化
周杰伦商业帝国再显神威:一场价值6亿的粉丝经济学实验
第190期 “粉丝经济”的吸金魔力
汪苏泷:追赶周杰伦(八字命理)
不知道章子怡和周杰伦深厚友谊的粉丝都是假粉
周杰伦搂肩庆生照引爆网络!明星爱情与粉丝经济的甜蜜碰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