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难倒众才子,纪晓岚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发布时间:2025-05-10 20:24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开始,文人雅士在相聚时常常通过对句来切磋学问与增进友谊,逐渐形成了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进入清朝时期,文人们依然热衷于用对联来互相交流、会友,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大娱乐与展示才华的方式。

有一次,一位官员提出了一个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引得许多学者都深感棘手,纷纷陷入沉思。而此时,纪晓岚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轻松地对出了下联。这个上联极为巧妙,而纪晓岚的回应同样被人们赞誉为经典之作。

纪晓岚,因其文采出众而声名远扬,后因参与编纂《四库全书》而更加声势浩大。他不仅以文才闻名,还留下了大量传世之作,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正因如此,他在年轻时便考取功名,被任命到清朝的“文学殿堂”——翰林院任职。然而,年轻有为的纪晓岚,早早便受到了那些年长学者的嫉妒和排挤。

翰林院的这些年老臣子们,自视甚高,经常用他们的经验和地位来压制纪晓岚。可是,纪晓岚作为新进的学者,虽然才学不凡,却并不敢与这些有资历的人争辩,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局面正如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文人阶层往往被视为社会中最具地位和权力的群体。依靠学识治理国家,能开创一番事业,是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对他们来说,才能就是一切,若是有人能凭真才实学立足,就会赢得他们的尊重与认同。

但如果某个人没有相应的学识,便会成为文人圈中嘲笑与排斥的对象,这也是纪晓岚遭到那些年长学者刁难的根本原因。这天,翰林院举行了一场宴会,大家都身为文官,兴致盎然地展开了对联游戏。众人纷纷出对子,直到有一人提出了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听后不禁暗自微笑,心里明白,这个上联表面是在说老鼠,但其实是在借老鼠暗讽那些倚老卖老、仗着经验装腔作势的人。

在场的翰林院的官员们,听到这个上联后都心知肚明其中的讽刺意味,都在心里暗自计划着如何回击这个上联,打压出题人。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都无从下手,始终未能想到一个合适的下联。这时,纪晓岚见四周寂静无声,便毫不犹豫地提出了下联:“龟有雌雄均姓乌。”他巧妙地将“龟”与“鼠”对应,二者看似各自代表不同的动物,实则都在隐喻人。而下联中的“龟有雌雄均姓乌”表面是在谈论乌龟的性别,其实是在暗讽姓乌的人。巧的是,这个出上联的人恰好姓乌。

纪晓岚此举,不仅巧妙化解了宴会中的紧张气氛,也将出题人的讽刺意图巧妙地反击了回去。那位姓乌的官员,因自己学识不及,便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离开了宴席。其余的官员们在听到纪晓岚的回应后,纷纷为他的才华所折服,称赞他下联之妙,甚至为他松了一口气。纪晓岚的机智和才华,使他在这一场小小的宴会中,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虽然宴会后,这一场风波已然平息,但这副对联却流传了下来。后世文人也纷纷根据这一上联给出了不同的下联,其中一位来自江南的才子,给出了“子无老少皆称儿”的下联。虽然这也有讽刺的意味,但由于在对联的“规矩”上没有遵循动物类比的规则,因此显得有些牵强,难以与纪晓岚的对联相提并论。

这也说明了古人对于对联的要求极为严苛,要求不仅要有深刻的寓意,还要符合对联的格律和对仗规则。正因如此,历史上才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传世千年的对联,也让对联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瑰宝。

对联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重要地位,也逐渐渗透到民间生活中,成为了人们日常表达祝福、庆贺或悼念的方式。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贴上春联,表达对新一年的期盼与祝福;在新人结婚时,喜联成为了对他们美好未来的祝福;而在丧事时,挽联则成为了人们哀悼故人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文化,但传统的对联文化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继续传承着。

网址: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难倒众才子,纪晓岚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06065

相关内容

青楼女子出一奇葩上联,难倒大明第一才子,600年来无人能对
纪晓岚肥硕好色,和珅英武帅气: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关系
洞房夜新郎出上联:”蛟龙出海浪滔天“,新娘一脸娇羞对出下联
孟姜女庙一副“奇对联”,难倒众多才子,郭沫若微微一笑轻松读出
纪晓岚-王亶望嘲讽和珅这段-堪称全剧最精彩-和珅当场翻脸啊(1)
江华堪称经典的三部作品,部部都是让人印象深刻
纪晓岚与乾隆、和珅的关系之谜
博学文人、官场“老油条”与和珅忘年交,哪个才是真的纪晓岚?
中为什么和珅和纪晓岚一个自称奴才一个自称臣
刘亦菲4部巅峰之作,《神雕侠侣》上榜,最后一部堪称经典难超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