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爸爸去哪儿》到《快乐大本营》,从《二十四小时》到《妈妈是超人》安排十分紧凑的运动员还有时间参加日常训练吗?还是想考前突击,在乎的不是成绩而是参与的过程?笔者看来,这样明显的问题,难道旁观者才看得清?
现役体育明星进军娱乐圈,不可取。“在其位,谋其政”在哪个岗位上就应该做好分内的事情,三心二意从来就不是成功的关键词,身兼数职也并不是很好的工作态度。不是抨击某一个运动员,而是对事不对人地表达笔者自己的看法。既然顶着运动员的名号,就应该加强在专业方面的训练和水平,争取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国歌,升起国旗。国兵的三连冠、感动中国的女排精神、梦幻的跳水队等等都是让笔者激动和自豪的,过度地娱乐化体坛明星,会扰乱他们平静的心,一旦体坛明星的成绩受损,将会关系到国家荣誉与成绩,而这些并不是收视率和票房能挽救的。专注自己的事业,是对事业也是对国家的一种尊重。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运动员何乐而不为呢?
退役运动员进军娱乐圈,无可厚非。李宁从商、姚明从政、田亮进军娱乐圈的成功先例也不在少数,退役后的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让人觉得他不务正业。大量的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必会落下病根,他们有的没有出众的成绩,默默地干着平常人的工作,也不在少数。有些人他们选择进入娱乐圈,一个完全不同于体育界的一个环境,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就要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许更值得我们佩服。假如让马龙,丁宁放弃兵乓球多次涉足娱乐圈的各项活动,这无疑本末倒置,并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
人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分身术,若是在体坛,没有交上一份较好的答卷,或许人们的关注度也会降低吧,毕竟是以运动员的身份被大家熟知。即使退役人员进入了娱乐圈,但是他们还是一直抹不掉体坛的称号,不肯在新的领域付出努力也会被大众所遗弃。所以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上,现役也好,退役也罢,都应该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王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