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请明星做代言人,由来已久。总体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
1.0阶段:请明星拍TVC、平面广告、录音频、出席活动——传统媒体;
2.0阶段:请明星发微博——社交媒体;
3.0阶段:明星代言人的粉丝运营——粉丝社群;
我们看到前两个阶段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企业忽视了粉丝的价值,仅是明星的单向传播。进入“3.0阶段”,不少企业开始看到了明星背后那成千上万的、大体量的粉丝,认识到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
粉丝的多少决定了明星的身价指数,是明星代言的价码!所以,企业请明星代言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激发明星粉丝的力量?就尤为关键。本文谈及的“明星代言人粉丝运营3C营销方法论”是基于此的传播解决方案。
一、明星代言人粉丝运营的目的是什么?
“3C方法论”图的顶端“粉丝经济”,表明了目的。
虽然“粉丝经济”是个老生常谈的“热词”,但是,到底什么是“粉丝经济”呢?从各种粉丝运营实践中,我提炼了“粉丝经济”的内涵:
“粉丝经济”是粉丝投入情绪资本,将理性消费转为感性消费,化心动为行动,从而支持品牌,产生重复购买行为。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计价。
具体到“明星代言人的粉丝经济”,就是:粉丝们围绕着“明星”这个符号,以“情绪资本”建构庞大的粉丝经济,最终实现粉丝对品牌的归属感和重复购买。
二、明星代言人粉丝运营的核心是什么?
“明星代言人的粉丝运营”之所以没有被重视,是因为它看上去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是一件非常用心、费心的事。归根结底,粉丝运营是在运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企业在进行“粉丝运营”时,它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品牌,而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人”是有情绪的。上文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情绪资本。明星代言人粉丝运营的核心就是:开发粉丝的情绪资本。
首先提出“情绪资本”概念的是英国营销专家Kevin Tomson。情绪资本是消费者对品牌与偶像的感知程度、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喜爱程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与偶像的联想等无形资本。
那么,明星粉丝主要有哪些“情绪资本”呢?
粉丝的死心塌地——忠诚型消费者
粉丝的积极主动——生产型消费者
粉丝的热情过度——重复购买/搜集型消费者
企业在做明星代言人的粉丝运营时,要集中激发粉丝的这三种“情绪资本”,从而把粉丝化为企业的理想型消费者。
三、“3C营销方法论”
Care:懂粉丝
之所以不少企业做不好“明星代言人的粉丝运营”,最根本的原因是:运营团队不懂粉丝,没有同理心,无法渗透至粉丝社群,和粉丝同喜、同好、同乐。
首先,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明星的粉丝,疯狂只是他们的表象特征。粉丝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过度的投入者。
其次,不同明星的粉丝有其不同的人口学基本特征,并不能用千篇一律的“年轻”、“热情”等抽象词语概括。不同明星的粉丝也有着不同的、和该明星相关的特性,比如:粉丝认为该明星最吸引他的是什么?粉丝对该明星的消费属于哪一层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