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彤这位曾经的“小龙女”如今再度掌控了遥控器,凭借每集不到四分钟的都市短剧制霸一方,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大咖演员转战短剧,结果却逆袭成功,效果堪称意外。
2月27日,由李若彤、贺刚等人主演的短剧《午后玫瑰》在东方卫视的“黄金档”正式播出,每天播出两集,连续八天播出,迅速引起了大量观众的注意。
事实上,《午后玫瑰》早在去年8月便在抖音的“玫瑰故事剧场”上线,并与其他同类短剧竞争,成功收获了超过1.8亿的播放量,可谓是成绩斐然。
尽管市场上已有不少播放量破亿的短剧,但这些短剧大多依赖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转到电视屏幕后,却面临完全不同的挑战。数据显示,2016至2022年间,中国电视机的开机率已降至30%,而超过40%的电视观众年龄在55岁以上,主要是传统长剧的受众群体,那么短剧能否驾驭这一群体呢?
《午后玫瑰》却给出了一个十分亮眼的答案。尽管每集的播出时长仅有约8分钟,与传统广告时长相似,但凭借其高质量的内容,这部剧最终取得了超高的收视成绩,甚至超越了一些热门长剧。
根据酷云数据,《午后玫瑰》首播当天的收视率为0.3249%,位列黄金时段第三,仅次于北京卫视的《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和东方卫视的《六姊妹》,这两部剧已经进入了后期阶段。接下来的8天里,这部短剧持续表现强劲,平均收视率达0.3604%,最高时为0.5445%,其中四天都进入了收视前三,最高甚至冲到第二位。
与《午后玫瑰》被甩在身后的长剧如《爱你》《180天重启计划》《九重紫》《清明上河图密码》等相比,网络上关于这些长剧的讨论度远不如这部短剧的火热。
李若彤本人对于这一成绩感到非常惊喜,虽然是第一次尝试短剧,但她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作为监制和主演,她深知《午后玫瑰》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感的作品,必定会引起观众的关注。
去年8月,广电总局发文推动“大屏小屏深度融合”,各大卫视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相继推出了微短剧剧场,而这些精品短剧的上线,首先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
2023年,微短剧《风月变》成为首部上星的微短剧。上线仅四天便登上收视率第八位,尽管在网络上已获得高口碑,但却未能抗衡同期靳东主演的热门剧集《欢迎来到麦乐村》,这也显示出对于传统电视观众来说,主演阵容和制作体量仍然是决定收视的重要因素。
而《午后玫瑰》作为一部横屏的精品短剧,凭借李若彤的明星效应以及与周星驰短剧相当的800万招商体量,在制作上也相对精良,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
李若彤作为监制,十分关注女性议题,尤其是中年女性的困境。而她首度创作的作品正是围绕“全职妈妈重返职场”这一主题,精准地触及到超过一半的女性短剧用户群体。
作为主演,同样是59岁重返职场的李若彤,她的亲身经历也极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午后玫瑰》走上大屏,堪称微短剧精品化的先行者,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效果。
如今,像《午后玫瑰》这样的短剧也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长剧演员也开始转战短剧,像杨蓉主演的《二十九》、舒畅主演的《锦绣传》、倪虹洁主演的《夫妻的春节》等,都收获了好评,并且制作质量也保持在高水准。
此外,刘晓庆主演的《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也已经定档在3月18日上线,凭借高人气明星的加盟,的确为短剧的“大屏化”带来了不少助力,也让短剧质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