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怎么不让别人看到我关注的人,Instagram密友名单与私密账户的区别
Instagram是国外非常流行的一款拍照软件,月活有5亿用户,每天有9500万张照片在ins上被分享,它是一个公开的社交软件,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分享的软件!当你把照片发上去的时候,人人都是可以查看到的,但有一些照片你只想给你想要的人看或是只给关注了你的人看,那么你就需要设置密友名单或是私密账户了
他们两者的区别在于以下
密友名单的前身是叫特别关注好友,是在18年12月份新出的,但是后面又更新了,现在的名字叫密友!密友的功能就是类似朋友圈里面只给谁看的这个功能,分享Stories的時候,可以限制Story只让「密友」名单內的好友浏览。
私密账户的功能是只允许关注了你的人才可以浏览你的照片和视频,说到这个功能,就顺便说下贾斯丁比伯 的前女友赛琳娜,有1.3亿ins粉丝,单单发一条ins价值就百万,17年突然把它的ins设成“私密账号”!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她的1.3亿粉丝可以无障碍访问,“路人”想在她的ins里“挖宝花痴”,必须先关注她!所以这个功能有好也有不好!
话又说回来了,这个密友怎么设置!
如下图所示
完毕……
用自己的生活来介绍一下美国人的收入。
我们家年收入50000美元。我的回答就是告诉大家5万刀收入的美国家庭,能过什么样的日子。便于大家理解,后面模拟了一个硅谷年入15万的生活。 整篇文章都不考虑单身狗怎么过日子。
(文章长数据多——文尾有数据来源,欢迎验证)
文章提纲:
以我家的情况介绍年入50000美元的家庭怎么生存分析日常支出的方向模拟15万美元的硅谷生活对比不同几个城市的生活
1. 以我家的情况介绍年入50000美元的家庭怎么生存
美国2017年家庭收入中位数约59k每年。44%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低于50.2k 也就是说,我的生活应该是比43%的美国家庭要好;以有娃家庭算,我应该比20%的有娃家庭好。就我所在的这个小村来说,收入中位数(55k)和收入40%水平(43k)都和全美国水平接近。 加州的中位数60k, 40%水平49.8k.
更详细的数据说明5万刀约为43%的水平。数据来源见水印。
这是我2018.10和2018.07两月的工资单:
2018-2019年度,工资涨了125刀,然后税费跟着涨了46刀,最终净增长79刀。刚好和当地房租上涨同水平。
实际上像我家这种年收入5万的,在美国属于贫困了,在加州就算赤贫。如果单身,5万就能过得非常滋润了。 ?
账面收入5万美元,扣完税费,实际的年收入3.7万。
美国有20%的有娃家庭(至少一个娃的家庭)家庭年收入低于50000,所以我的收入肯定是美国贫困的那20%,这和家里几个人工作没有关系,请关注家庭总收入。但是这个水平在美国基本不能享受任何的社会福利补助。
月入4167美元。看我的支出:
交税交保险1050,房租1200,教育1100。养车180,两部手机60,网络30,水电气约100, 等等... 以上支出是都是最便宜的水平。
左边是我家的实际支出。右边是假设单身狗情况。 右边黄色部分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单身有余钱可以存401k,这部分免税,所以收的税比家庭还少。
我租的小村是最便宜最偏远的公寓,两卧;离工作近的条件好的,房租最少1600+。 这个村有多小呢,25分钟,骑自行车从东到西,20分钟从南骑到北。但这里是大学村,所以房价很贵。 不要觉得我租个一卧室的房子会更便宜,因为我认识的几个租一卧室的同学,房租是1400,比我的两卧室还贵。因为一卧室都在离学校近的地方,区位好,专门租给学生。我的两卧偏远,偏远区位也没有一卧室这种选项。
小村里一年租房价格中位数变化(两卧室和三卧室)
买的是最便宜的车险,为省油省停车费,从来不开车上班。自行车通勤(单程约20分钟)。坐公交比开车更贵。我们家的车是5200刀买的7手车。真的,7手车,我是第8任车主,2008年的车。买的时候15万英里(合24万公里)。买最最便宜的网络服务和手机服务。 (经网友推荐,2018年11月换了中国电信的号码,每月能便宜20美元。价格便宜,信号却比以前用的AT&T好太多了。 分享我的推荐码:MQAQ,用推荐码你我都获得$5返现) 。不知道中国电信在美国有业务请看链接
中国电信CTExcel|一卡双号|美国手机套餐|美国打中国www.ctexcel.us
每月教育投入1100刀。用来上Daycare,或者用来素质教育,或者存大学学费(存着点钱上大学肯定是不够的)。因为穷所以完全没有存退休金。
每月固定支出2650,我只有450刀可以花。
工资100%:
税和保险25%, 房租29%, 小孩教育26%, 此三项占收入80%。
车5%, 水电气5%, 衣食行10%。 这些还不包括医疗。
电费一度0.30~0.50美元。关键各类电器的功率还超大。看不懂他账单,但7月份电费140美元。
一月450美元根本不够家人在外面吃饭,所以只能自己做饭,才够吃够喝。还不能买衣服、买文具、买书、买玩具。
虽然超市里面打折的肉有很便宜的(能见到0.99刀一磅(合9两)的鸡腿和猪肉,和2.99的牛肉),但是确实不怎么好吃,腥味很重,我们家买这种肉卤着吃。好一点的肉(没腥味,口感好)就很贵了,叫得上来名字的牛肉都是6~20刀一磅、五花肉3~6刀,好的鸡肉也是3刀以上,羊肉都是6~15刀一磅。肉虽便宜,但菜挺贵的。五根小葱1美元,两三颗蒜头1美元,白菜1刀一磅,菠菜5美元一磅,西红柿2~5刀一磅,平菇5~10刀一磅,火龙果5~8刀一磅,香菇10刀一磅。
超市里的物价。 一定记住:交钱的时候要再额外交8%的税。
超市里面12瓶矿泉水卖2.99美元,很便宜吗?的确便宜,但买不起,我只买3.99刀32瓶的水。 而且买水的时候每个瓶子要外加5美分的塑料回收费。 这种瓶装水水我也舍不得喝,专门留给小朋友喝,我一直喝白开水。对了,我们这个地方的水质不好,大家普遍买桶装水喝。下面是自来水过滤芯打开的样子:
换下来的过滤芯外壁。 内壁的红色物质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洗干净的内壁是纯白色的。
除商品标价以外,结账的时候需要交消费税。加州8%,有的州9%,有的州吃穿商品免税。9%税州每年有一次免税日——我嘞个去,免税日超市里是人山人海,免9%的消费税意味着所有东西打9折;黑色星期五只是个别商品打折,但是免税日是所有商品打折。
2 分析日常支出的方向
2.1 ?个人所得税+养老金(占比10%~35%)
通常美国人收入数额虽然高,但到手的实际数额通常只有工资的2/3,一些钱在发工资的时候就交个税(10%~30%)和养老金。
尽管这很多时候每年有退税,退税额也是根据你的收入、家庭成员数等等决定,没有统一比率。如果家庭日常没有能存下钱的家庭,数额不高的退税额将会是家庭应急储蓄。
以我家为例,退税就是应付每月吃喝拉撒的赤字和应付医保之外的高额医疗费。
2018年税率(递进税率)。家庭单位税率低于单身狗
养老金(401K)是自己存一部分,工作单位会共比例存入,所以存得多对自己未来有利,而且存养老金可以免税,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多存以点。但是有上限,2018年是$18500一年。401K终点应该是60岁退休时,有120万美元在账户里。 像我们家这类赤贫的人家,没有余钱用来交养老金。结果就是未来60岁以后如果还没有痴呆的话去超市里面做收银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能见到70,80岁的超市工作人员。
如果20岁开始存养老金。来源:https://humaninterest.com/blog/401k-saving-scenarios/
2.2 住房(占15%~40%)
房屋价格很高,如果贷款买房日常负担分几项内容:1贷款本金和利息(P&I),2地产税(Tax)、3小区物业费(HOA),4贷款保险费(PMI),5房屋保险(Insurance), 6房屋维护,木房子日常维护费高。 ?除了本息之外,其他都可能随行情涨价。
实际在同一个城市租房和买房的支出相差比较小。按揭支出和租房支出很接近——不同城市有所差异。
房价高的地方教育质量高,社区安全,公共资源好,房子保值性也高; 房价低的地方房价几乎不涨,算上房屋维护和地产税,房价就不保值了。很多农村地区很大的别墅价格很便宜,但是依旧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当地没有足够产业支撑收入不高,或者社区不安全。
我们所在的小村10分钟车程的另外两个小村,房价几乎是这里的6成,但是房子却不如这里好卖;主要原因是学区差,社区不安全。
羡慕某个地方房价低的时候,要先看看那个低房价的地方安不安全,学区怎么样,有没有足够多的工作机会。 不过,无论房价高与低,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住房支出依旧占税前收入的30%左右。
2.3 教育(占15%~40%):
2.3.1 基础教育阶段
问题: 要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上花钱?
常有人说美国教育不花钱,事实是仅限参差不齐的公立的义务教育不花钱,但有限的义务教育以外的内容要花钱,而且花的钱都是大钱。公立学校不好或者希望小孩将来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都会花大价钱在教育上。
大家要理解“什么叫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校外花钱培养孩子的素质(体育跳舞画画弹钢琴),否则你家孩子就是没有素质,鸡汤文里面告诉你美国学生素质好就是靠校外砸钱砸出来的,素质这东西在美国公立教育里面就是蜻蜓点水。有素质才能上藤校,没素质只能上Big10或者公立藤校。 素质教育的阴谋在哪儿都适用。
我以前在A地学习,住廉租房(收入约在20%~25%的这个区间的人口可入住,意思75%的人口比你富有,同时你要比最穷的那20%的人口有钱的状态才能住),院子里面都是穷人才能住进来。学校下午3点放学,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面玩,而且很无聊的那种;小孩子能跑跑跳跳,但大一点的孩子就极度无聊的骑着自行车一遍一遍的转圈。 因为各家住的远,放学后小孩没办法自己步行去找同学玩;这也有安全问题。即便可以去找同学玩,他们的同学也许正在上补习班呢。稍有余钱的家庭,都送小孩在学校操场上锻炼,教练指导下踢足球、打棒球、打网球。
学音乐什么也都很贵,有朋友在家教小孩子拉大提琴,价格是每小时75美元。小孩有游泳课,3个月起就可以上。我们上了一期,同班6个小孩,每次课老师基本就是打个招呼,然后父母托着宝宝在水里玩;这种课程每节课20刀(30分钟)小孩子的体操课(Gymnastic),课时30分钟,5~12个小孩一起上,开场老师带着热身2分钟,其余时间全部是父母陪着小孩玩道具器械。每节课20刀。有个叫Music Together的课程,就是让父母带小孩,坐在一起一起唱歌,5~15个小孩。20刀一节课(30-50分钟)。我们在A地上这个课,老师音乐水平比较高,而且有好几个老师供选择;到了B地,只有一个老师,水平差;现在每次听到某首歌,眼前就浮现出那个老师的尬舞来。
别看以上的这些课程质量一般、价格不便宜,但位置很紧张,需要提前2个月以上预定。
我认识的中国人家,全部都给小孩或多或少报了学习班。我认识的家庭有报10个学习班的——那是年入25+万的人家。 对于一般的双职工,报各种班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谁家也没办法下午三点就翘班回家看娃——(国内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改革就走这条邪路)。在美国,通过学业来获得将来的竞争资本是华人唯一的道路——即便如此,美国社会依然有各种各样的歧视政策来打压华人的上升之路。
2.3.1 大学教育
大学的费用非常高,每年每人5万美元起(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如果想小孩将来上大学的负担轻一点,需要很早就开始给小孩存大学学费。如果只有一个小孩,18岁上大学时候基本要存够20~30万美元,从孩子出生起每年要存1万美元。
纵然不奢望上藤校和Big10, 只要孩子未来要在美国上大学,无论如何都要在孩子出生开始计划给小孩存上大学的钱。
美国大学学费30年增长趋势(仅学费)。美国有1800+私立大学,600+公立大学,1000+公立社区大学。中国人听过的只有Top150以内的学校。
如果不存大学学费会怎样? 没钱小孩上社区大学,有钱的去藤校,自(yong)然(qian)淘汰一部分人。
70%的美国大学毕业生背负可观的债务(a significant amount of loans), 美国87%的大学入学率。
分年龄段的学生贷款债务人数
2.3 医疗(波动范围大):
医疗支出分两部分: 保险和医疗账单
保险金:高低和工作单位有很大关系,有的保险金自付比例较高,有的较低;有的保险包括老婆小孩——不包括自己的父母,有的只包含工作者自己。如果工作单位不提供保险或者保险不好,就需要自己付出较大一笔钱自己买保险,价格范围非常大。
一个在小村东部小村工作年薪10万的朋友讲,单位让他们自己买保险,他为了省钱,买了最便宜的保险3000刀一年。如果看病的话,自付比例比较高,每年1000块Deductible(每年投保人至少要交高于1000块的医疗费),所以他尽量不去看病。
医疗账单:有保险的情况下计算自付金额包含几个问题:
1 不是所有医院都可以去看病。通常有指定医院。
2 保险并不会全报。有Deductible, Co-Insruance, Co-Pay几个需要自己付。
3 牙齿和眼睛需要额外的保险。保险金并不高,但是保险负责的范围比较小,真正使用的时候,需要自付的金额都非常高。有保险情况下,牙医和眼医的账单往往比医疗的账单还要高。
我在博士期间学校保险还不错,每年一家人自付保险金2500刀(学校给我交10000+),校医院看病不要钱,外面看病有500刀Deductible和小比例的自付比例。
所以几年前一次急性阑尾炎,去了医院急诊,凌晨3点自己开车去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晚上8点从医院回来。回来的医疗账单25000+刀,幸好有保险,并且申请了穷人才有的福利,自己付500刀。
阑尾炎的报销记录。医院账单$25000,经过保险公司打折+支付之后,我自己应付$2796。因为够穷(根据家庭人数和收入算的),后来还申请了些免费医疗一类的东西,印象中最终支付的数额应该在$500以内。
现在的医保算比较好比较贵的类型,每月自己加学校要交1600+刀保险金。每次看病至少交20刀。处方药至少10刀。 有次喉咙痛,没有任何其他毛病,医生看了下,医院账单301刀,我自己交20刀;医生开了阿莫西林,外面的药房取药,10刀。
医院账单,保险未付的状态
喉咙痛,医生给开了40片阿莫西林。通过医保,自付10刀。
每次看病,最简单的感冒或者宝宝例行检查,保险之后至少20刀。当然医院的原始账单是不能看的,至少300刀起——这就是美国医院的挂号费。
博士期间做了一次根管移除手术,我用光了两年的牙医保险上限(共2000刀),自己付了近500刀。
今年我老婆为牙齿的小毛病支出了500刀,医生说我也需要一样的治疗,但我觉得负担不起,于是拒绝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只要不疼,我就不管了。
今年用医保配了两幅眼镜300刀。
这周(2018年10月),带着宝宝去看了儿童牙医,医生说宝宝的牙齿不太好,需要处理一下,总费用2400美元,走保险,我们要交1050刀。现在没积蓄,去年退税已经用完了,我们还没有决定好要不要做,初步打算等明年退税的时候做。
牙医给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没看懂,钱我看懂了。
因为去年换工作一个月,家里没有医疗保险了,那个月全家都是战战兢兢;我自己不怎么敢出门,怕生病受伤。一旦进医院,没有保险就算是看个感冒我都负担不起。
题外话:自从那个月没保险后,我家两部手机,天天接到来推销廉(pian)价(qian)医疗保险的垃圾电话,工作日每天至少两次,周末休息;一开始全美的区号都有,近半年来全部是和我同州的号段。究竟谁说外国没有个人信息泄露没有骚扰电话?
3 模拟15万美元的硅谷生活
--------大家一起做个繁华都市里面年入15万美元的白日梦----------
假如我们一家在硅谷(相当于北上广深)的公司工作了,年入15万绿花花的美元(家庭收入水平全美前5%,在硅谷属于有钱的25%),生活应该很爽吧。 ——应该很爽,如果是单身狗的话
年入15万,交完税、FICA和401K,你可以拿到手10万刀。用来挥霍?
有收入先要存401k,但是每年封顶18500刀.
收税计算器。 401K存入可以免税,2018年限额18500刀。
计划买一套3个卧室的房子,别墅(Single House)是买不起了,不挑学区62万美元买个Condo/Townhouse的公寓;62万的房子在硅谷算是入门级的房屋——硅谷房屋现在的价格中值是80+万美元。 意味着收入top25%的人家买bottom25%的房子。
硅谷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房子的地段和学区什么水平。https://www.zillow.com/homedetails/795-Golden-Creek-Ter-San-Jose-CA-95111/19814455_zpid/?fullpage=true
第一个问题是20%首付,12.6万;假设向亲戚朋友借,没有利息答应好5年内还清。每年需要支出2.52万。这个支出5年后亲戚朋友借的钱还清了,同样的数额开始存入小孩子的教育基金,连续存13年——够1.5个品学兼优的小孩上大学的费用(外州公立大学)。 本州公立大学的话,可以送2+个娃,私立的话能送1.3个。假如家里有矿或父母赞助首付,那么首付的钱省下来就可以再送0.5个小孩未来上大学。
给娃存钱上大学的计算器。可以送1.5~2个娃上大学。( 投资方式不同回报率有差别)。
剩下的钱靠银行贷款,按揭30年。除了还贷款本息(P&I),美国的房屋有地产税(Tax)、小区物业费(HOA),贷款保险费(PMI),房屋保险(Insurance)。 ?除了本息之外,其他都可能随行情涨价。估计每月要支出3400刀——实际在当地租同等的房屋也这个价格。 如果用首付3%的方式卖房子,每月的负担会飙升到5000每月。
Zillow的一条龙的买房贷款服务,一条龙,一~条~龙~
水电气网垃圾:每月300刀,这个估计只会少不会多。车:25000刀,可以买个乞丐版的雅阁或者Camry,完全按揭5年还清,每月还款450刀。有评论说18k可以买到这种车,逼我上了两张图。另外提醒买车别忘了交税。如果18k能买到的话,月按揭可以少100刀。每年开车15000英里(加州平均水平),如果MPG35(日本新车水平),现在最便宜的油3.5+刀,一年油费至少1500刀。换机油保养最基本的一年200刀。新车+大城市+贷款三项决定车险便宜不了,一年小1000。纵然用最低保额,也需要600+。
25k买个乞丐版的雅阁或Camry。未名上号称都是居家中年猥琐男专用车.
加州油价
小孩:每月$1600 花在小孩子教育上很正常。 小孩稍大一点,硅谷很多人家孩子都送去私立学校,1600也就不够了。 如果坚持不送小孩去私立,就在想办法花钱找人3点一后看小孩,要么有本事翘班也成。 尿布,每天5个,打折尿片0.2刀一片。
三口/四口之家每年只要有2000+刀的生活费,肯定不够,所以要从教育和401k里面再减少。千万别生病,生病也不要去医院。 表格里面假设借来的12万没有利息,这个和完全没有积蓄3%按揭相比非常仁慈了。表格中缺少医疗保险和医疗账单支出。
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20%,养老金12%。 仅仅住房和教育就支出57%。 车占比很小,小于5%. 食品占比更小,应该在2%以内。
三口之家,每年有2000多块钱可以吃喝拉撒睡,这个结果对我自己也挺震撼的。这个数额肯定是不够了,所以一定要在车上省钱、或者从未来养老金401K里面少存钱来应付眼前的支出。 但如果少交养老金,个人所得税就会增加。
所以说,如果在硅谷年入15万(家庭收入水平全美前5%,当地前25%),生活也就这个水平。 要有大的支出或者生病,还是要靠每年的退税。
要么你在结婚和生娃前存钱、或者家里有矿、或者父母赞助、或者天上掉下个15万刀。
每年要是有1.6万吃喝拉撒睡,日子应该是很轻松了,但家里得有个矿
硅谷人家的收入高,但是我这里鸟不拉屎的小村,房屋均价也是57万(更新了下,之前写的是65万)啊。
好吧,我们总结为什么生活这么苦?因为三座大山。
哪三座大山?跟我一起说: 住房~教育~医疗。
其实中国的三大改革,正或已经从社会主义优越性改到资本主义劣根性上去了。
4 比较一下几个不同城市里生活
我选了6个城市:
马里兰的Rockville: 离首都近。地方好,周围有很多研究所。这里中国人很多,学历高、收入高。离首都这么近又叫Rockville,于是人送外号”石家庄“.密苏里州Columbia: 评论区一个网友说他们那里房价低日子过得爽。俄亥俄Columbus: 俄亥俄州立所在的地方。科罗拉了多Denver:科罗拉多首府。田纳西Knoxville: 田纳西大学所在地。密苏里州Springfield: 密苏里州州立大学所在地。
6个城市基本情况,还包括硅谷的两个地方。(A最好,F最差)。 中国人对犯罪率和教育的敏感度很高。尽管加州和石家庄的居住成本都非常高,但因为犯罪低、教育和就业好所以一直是最被追捧的地方。
几个城市对比一下收支情况。基本解释为什么房价贵也要去大城市工作了。
上面这个图列举了几个城市的情况,
我选的都是80th家庭收入的情况——该城市只有20%家庭情况比表格中的情况好。房价选这几个地方的房价中位值——一半房子比这个价格高,一半比这个价格低。赚top20%的工资,买50%位置的房子。就是个例子,里面肯定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比如最穷和最富的地方用车和水电气会有差异,但我都假设一样了,不过这些相比其他都是小钱。假设家庭没有大笔积蓄,只有首付的钱和两辆车,一辆不需要按揭,第二辆车需要按揭。假设没有大笔积蓄、没有大笔财产继承、没有父母赞助首付,所以最优惠的3%首付就可以贷款。 每月按揭额应该和当地同价位房子的房租水平接近。养老的401k免税,大家都希望用18500的上限,但是太多401k会影响当下的生活,所以我限制401k上限是18500或者收入的15%。 401k少,将来退休后的生活受影响。每月存$1300,大约18年后可以送一个孩子上外州公立大学。我不了解这几个地方,数据都是从几个数据网站搜来的,具体大家讨论吧。
数据解读:
石家庄(Rockville)的收入最高,房价也最贵,但是对比起来,每月刚性支出占比却最小。反而是房价最便宜的两个地方,但是收入实在太低了,导致生活很紧张。所以解释了为什么大城市房价贵,但是人们依旧要去大城市。实际生活肯定不会是负值,所以Knoxville和Springfield的人需要从教育和大学教育基金里面抠钱出来供日常生活。损失的是自己孩子未来。房价低的地方,房奴成本比较低。收入低的地方虽然房价低,但是大学教育成本却大幅上升。石家庄只用收入8.5%供大学生,但是密苏里要用23%的收入才能供大学生。 这些家庭要么孩子贷款上大学,要么上社区大学。 高涨的大学学费是应该美国阶级固化的一个重要推手。这个例子假设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有两个,生活会更难过。在美国不仅仅是房价是避孕药,大学学费也是避孕药。实际美国人的生活应该还是需要从父母处继承来一些财产,能极大的减轻生活负担。鸡汤文说美国父母不给子女留财产的话当笑话听一听就好。表格都不包括医疗或应急支出。在这几个城市,应该有80%的家庭负担不起表格中的生活。
更新一个重要数据:
既然大家纠结于“家里三口人”的问题,我只好找新数据:美国有娃家庭收入中位数是9.5万。 20%的有娃家庭收入低于50000美元,当然也意味着80%的有娃家庭收入比50000高。 这个数据是专门指人口3+,家里可能一个娃也可能n个娃,娃的年龄一定小于18岁。
对那些美国梦碎的人们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有15%的有娃家庭收入高于20万(上图的右边拐点),有20万养娃肯定轻松;坏消息:年入20万的有娃家庭80%都是纯白人家庭,只有13%是纯亚洲人家庭,黑人和拉美裔家庭占比小于7%。
补充:白人有孩家庭占78%。 ?亚洲有孩家庭占比9%,所以13%的这个比例是高于其他族裔。 ?但是:亚裔家庭的教育支出远远高于其他族裔——巨大的教育投入才是亚裔成为中产的基础。 下图仅仅是各个族裔在学费上的投入。
亚裔家庭学费投入是白人家庭1.6倍,黑人家庭5.2倍。
红色部分是亚裔。9%的有娃家庭贡献15%的学费
亚裔在教育和照看投入明显高于其他族裔. ?我只贴Quintile2因为他最明显而且正好是我家收入水平。其他收入水平的亚裔家庭在教育的投入也都高于其他族裔。
有关亚裔教育投入的问题能写一篇新文章,建议另开问题讨论。
--------------------------------------------------------------------
我觉得数据也比较详尽了,部分细节我解释在评论区了。连续五天都是收集数据补充材料耽误不少工作,现在基本算定稿了。我知道个别数据的完美解读需要更多数据和分析,但限于文章的长度和可读性(好多细节的问题需要单独提问单独写文章),以及我个人能力和时间,如果没有大谬误我就不再更新了。还有不明白请通过尾部数据来研究;如果觉得我的情景分析有错误,劳烦各位做一个更合理的分析,告诉我一声我给您推荐。
我相信知乎朋友都是有分析能力的,我在文章中的几个假设比较明显,大家可以通过关闭这几个假设知道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的收支状态,也能根据别人的生活状态知道他们大致的收入和支出打算。
这几个假设是:
再穷不能穷教育。 如果可能,尽可能投入子女教育。素质教育和Daycare方向。要存大学学费。 1和2对中国家庭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和实践,从上图亚裔家庭学费投入也能看出来。为养老做打算,不影响生活情况下尽可能存401k。没有计算退税。首先是因为这个太复杂,其次是因为我没有计算医疗支出,退税可以作为应急医疗支出使用。收入低退税比例高,但是绝对额却和医疗支出同量级;收入高退税比例也就低了。没有积蓄、没有父母资助,没有财产继承。不用赡养父母。
删除以上任何一个假设,物质生活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说到这里,有好奇心的同学应该修改假设重新读一遍文章。
包括我在内,论述解读都会有纰漏,但能给大家提供有用信息我就满意。从评论区我自己的回复看得出来,我自己也是一点一点通过更新数据来更新自己的解读。谢谢评论区朋友的指导,谢谢各位读者。
给别人挑错人人都会,但是从别人的论述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才是真本领。
以下内容不重要,都用小字体。
问题一: 评论区都关心我家应该怎么增加收入。谢谢大家支招。其实如果只为钱,我应该选那个给60k的学校;如果只为钱,我早就去那个给110k的大公司了。我的回答就是告诉大家5万刀,在美国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大家不要关注错了重点,重点是用我的收支状况让大家理解如果在美国年入5万、占40%收入水平的家庭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看看这个收入能不能攒够买房的首付,看看能不能像大家想象中的经常换新iPhone,看看有没有钱送孩子上私校、上大学,更别提积蓄或赡养父母。喜欢遥控指挥我们家过日子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根本听不懂人话。再有干涉和指责我家庭的,一律删评论加拉黑
反复强调这一条,但评论区就爱讨论这事情。只要放弃职业规划,我收入可以立即翻1倍或2倍,但我自己选择了艰苦的这一条;如果坚持不下去我的未来也可能放弃。请不要用各位的好心干涉我的职业规划。谢谢。
问题二:每次说这些问题都有人问”这么惨那为什么不回国?“。答:我天天想回国,但是在国内找不到工作;想回回不去。我做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算是修地球的,毕业和工作的学校都有名,但我的水平不够,没什么文章。国内院校只看文章数量,所以看不上我。我承认自己很挫。过去两年,我在美国投的简历,收到4个offer,都和现在的工作待遇差不多(4.7万~6万)。投国内的简历,连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过。你可能觉得我眼光太高,不,我投国内的简历没有一封是北上广深的,没有一个一线城市的,都是以西部学校为主。我自己也是想回国报效的,但如果回国没有工作,回去就只能给国家添乱了。上月朋友介绍我去他们硅谷的公司工作,年薪11~12万刀,我还是拒了,主要觉得如果进公司离回国的目标更远了。还是等我找到国内工作再回去。 ?上个月(2018.09初)我的朋友圈。“为国做贡献”这种话在自己生活里面都很难说给别人听。我看了下微博转载这篇答案之后的一些评论,也知道“为国做贡献”这种话听起来像笑话。
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我是不是一个SB?”这段花絮问得多,我就保留吧:我文章少的可怜,的确是我水平不行,所以我投过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武汉、河南的几所大学,都没有回音。国内学校以文章为指标,这个的确是自有国情在。我并完全否认这种招人模式有它的合理性。但来招人的无论是党委校办还是院系主任,根本不看研究内容也不聊想法和能力,只数数——数你有几篇文章,根据文章数给你“坐,请坐,请上坐”。我开车几小时去参加陕西省高校组团招聘会和几所大学聊了聊,也递了简历。主动去一个很偏远的大学聊的时候,校长连简历封面名字都没看就翻到文章发表那一页瞄了以眼,之后就再没有正眼看我。一点不夸张,当时觉得很受辱的。身边有个已经青千朋友,他说他在文章少的那时候也被某个大学系主任鄙视了一番。 ?另一个国内工作难找的原因可能是年龄(毕竟没有回信我只能猜了),我在国内读了本科和硕士,中间还工作了三年,所以年龄大了。国内招人都有年龄限制的。我毕业的地方,现在15个博士生,10个中国学生,全都比我优秀,全都有回国工作打算。只不过有的打算先工作几年再回,有的打算毕业就回。早我两年毕业的两个博士现在也回了南方俩高校。我同时也继续在找美国的教职和研究职位,一是因为我想证明还有人能看得上我;二是因为如果得到美国教职对回国也是有利的;三是我需要改善家人生活。这周有个面试,我去试试,去不去也不一定;但暂时回不了国也得换个赚钱多的研究岗位照顾好家人。我是个平凡的挫人,如果再过3、5年还是回不去,我就必须在这里扎根了。谢谢评论区主动给我牵线介绍工作的朋友。但我不想用这种卖惨卖情怀的方式找工作,我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投简历,当人家真的看上我的科研的时候自然会水到渠成。 大家有合适的招聘信息还是很欢迎,谢谢。我还是坚信前途光明。
信息参考:每个学校都试图把博后工资压到起点工资,工资50k算是比较高的了。我大学同学在美国东部一个普通大学当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年收入也不到60k,当然当教授的福利和未来发展要好很多。最近还看到一个(二本三本)大学招教授,给的年薪是4.5万。康奈尔博后待遇$48432,UC Berkeley博后工资$48216,弗吉尼亚理工$45000,宾州州立$48900。链接我删了,放评论区了。 房价、房贷等等的查Zillow: http://www.zillow.com大学教育储蓄计算器:https://www.savingforcollege.com/calculators/college-savings-calculator车贷计算器:https://www.carloancalculator.me这个网站可以查到我说的几乎所有数据(数据全,时效晚一两年):https://datausa.io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参考: United States Household Income Brackets and Percentiles in 2017 – DQYDJ任意美国城市的幼儿园价格:https://www.care.com全美油价地图:https://gasprices.aaa.com教育投入的调查:https://www.bls.gov/opub/mlr/2014/article/investment-in-higher-education-by-race-and-ethnicity.htm第四节“城市间数据对比”的数据源:房屋中价:https://datausa.io/收入统计:https://statisticalatlas.com/United-States/Overview房贷:https://www.zillow.com/mortgage-calculator/个人所得税:https://smartasset.com/美国调查局 https://www.census.gov/data/tables/time-series/demo/income-poverty/cps-hinc/hinc-04.2017.html城市宜居性:https://www.areavibes.com
作者:匿名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27310/answer/507445632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编点评:
国外读书,工作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其实背后的艰辛一般都深深的藏在心里不让别人知道。以前我也羡慕国外的高收入,然后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国留学,工作,后来才发现我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因为国外高收入,但是也高税收呀,拿到手的钱其实和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但是如果是想要搞事情,比如,实现3年赚到N个亿的拼多多,国外几乎没有机会,国内才是世界的中心,各种创业活动持续不断,个人财富没有上限,阶层远远没有达到固话的程度,普通人努力几下,还是有可能实现小梦想的。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推翻旧的认知,建立新的认知的过程
致转行AI的在校大学生的一封信
转行AI需要看的一些文章
转行学AI,具体细分方向如何选,来自一线工程师的感悟
用法律武器,痛击腾讯侵权行为!!!湾区人工智能可以改善知识产权现状吗?
【送书PDF】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资料大礼包!
【免费】某机构最新3980元机器学习/大数据课程高速下载,限量200份
?觉得不错, 请随意转发,麻烦点个在看!
instagram在中国
Instagram continues to add deeper account management tools, and starting today you’ll be able to manually remove followers. This feature has been available for users with private accounts for a while, but now it’s available for everyone.
Instagram继续添加更深入的帐户管理工具,从今天开始,您将能够手动删除关注者。 拥有私人帐户的用户可以使用此功能已有一段时间,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Historically, the only way for users with public profiles to disallow followers was to block them. This is a harsh approach—just because you don’t want someone following you doesn’t mean they have to be blocked.
从历史上看,拥有公开资料的用户禁止关注者的唯一方法是阻止他们。 这是一种苛刻的方法-只是因为您不希望有人跟随您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被阻止。
To remove one of your followers, fire up the Instagram app and head to your own profile. Tap on Followers to see everyone who is following you.
要删除您的关注者之一,请启动Instagram应用并转到您自己的个人资料。 点击关注者以查看关注您的所有人。
Beside the Follow button there should be three little dots. Tap on that, then Remove to disallow that user from following you. Instagram won’t even tell them they were removed. Thanks, IG.
在“跟随”按钮旁边应该有三个小点。 点击该用户,然后点击删除以禁止该用户关注您。 Instagram甚至不会告诉他们他们已被删除。 谢谢,IG。
This feature isn’t yet available for everyone, but it started rolling out today and should be available across all accounts soon.
尚不适合所有人使用此功能,但此功能已于今天开始推出,很快将在所有帐户中使用。
翻译自: https://www.howtogeek.com/fyi/how-to-stop-people-from-following-you-on-instagram/
instagram在中国
网址:ins怎么不让别人看到我关注的人,Instagram密友名单与私密账户的区别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22155
相关内容
ins设置隐私账户,Instagram密友名单与私密账户的区别ins可以指定好友可见吗 , Instagram密友名单与私密账户的区别
抖音密友是单向还是双向怎么看?区别是什么?
韩国ins明星账号大全(韩国艺人的ins号)
明星用的ins是什么软件怎么下载?
如何在 Instagram 上查看密友列表
Instagram 600万账号信息泄露,名人隐私保护更加不容忽视
明星用的ins是什么软件怎么看明星ins动态
告别不想要的关注者:Instagram粉丝移除攻略!
快手如何看别人关注的人(快手怎么看互关好友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