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体验类综艺节目走红 慢综艺想出彩不易
《亲爱的客栈》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紧张、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成就了“快综艺”这个初期产物,让受众在精彩的竞争与游戏中解压;而当快节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众对于紧张感、戏剧化、冲突与矛盾则产生疲态。于是,更具鸡汤治愈效果的“慢综艺”则营运而生,其中体验经营类节目首当其冲井喷式出现。
在《向往的生活》之后,《中餐厅》、《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等经营体验类节目霸屏,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收视却都排名前几,这也足以见得这类节目已成趋势。那么,体验经营类节目为何突然火起来?这类节目想要成功又要抓住哪几个要素来直戳受众痛点呢?
为何突然红?
帮助都市人实现梦想
快综艺的亮点在于“好看”,慢综艺的精髓在于“有味”。“快慢综艺”的节奏更迭源于受众审美鉴赏力的改变,这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过去受众喜欢在紧张、刺激的竞技节目中释放压力,而如今却喜欢在宁静、祥和中找寻惬意,于是“慢综艺”开始流行。
慢综艺包括两大类:以《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以及以《向往的生活》等为代表的生活观察类综艺。在后者类型中,最近又以《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等主打经营的体验节目颇为走俏,业内称之为“民宿热”。
“民宿热”综艺现象除了与观众审美更迭、文化流行风向改变之外,实际上还与快节奏的社会压力下,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年轻人的“归隐梦想”有关。我们常常听到身边人说,等赚够多少钱便去一个安静、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跟自己的爱人或者三两个好友经营一家小店,过上惬意的生活,这是很多都市人的梦想,而体验经营类节目便将他们的梦想落于现实。
《中餐厅》选择了旅游海岛象岛、《亲爱的客栈》落地于盐源泸沽湖的最深处、《青春旅社》选在民宿创业胜地湖州莫干山,每一处都是能让都市人沉静、慢下脚步,实现“归隐梦想”的地方,一片海(湖)、一间小屋、一壶茶,日升日落云卷云舒,经营类体验节目帮着都市年轻人提前实现了梦想,也自然更容易戳中受众的痛点,激发共鸣。
成败三要素
经营类体验节目突然井喷,一如十年前的选秀节目,又如三年前的竞技真人秀。几乎以各家卫视平台至少一档的体量同时霸屏,不激发矛盾吸引眼球、不依靠撕架制造爆点,经营类体验节目如何在趋于同质化的诸多节目中取得成功有三大要素。
1 经营的真实性
所谓“真人秀”,真、秀参半,关键在于如何权衡真与秀的配比。而相比快节奏的游戏与对抗,经营体验类节目中更吸引受众之处则在于平凡与真实。买菜、做饭、唠嗑,这些看起来很家常的小事被“经营”这一核心拴到了一起,虽平凡却并不简单。
然而,很多节目却曲解了“经营”核心,节目里经营的真实就是要时刻去考虑经营的盈亏吗?并非如此,受众想看的是在开门纳客发生的故事,享受慢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所谓的真实是这些故事的发生必须建立在“真实经营”的基础上,但却并非精打细算以省钱、赚钱、盈利为目的,毕竟这不是一档财经创业节目,节目侧重点在于真实的生活记录,而非真的经营盈亏。
2 激发情感共鸣
一档经营体验类节目想要做好,还必须能够处处激发受众情感的共鸣,让受众在其中能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而这样的共鸣是发生在小事和细节上的。这也就是为何无论是《中餐厅》里的赵薇[微博],还是《亲爱的客栈》中的刘涛[微博]夫妇,都反复强调“节奏太快,想让自己慢下来”的原因,节目也是通过这样的情感诉求引发与受众的共鸣。而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将“日子”过成“生活”,也正是无数都市人梦想的理想目标,都市人暂且完成不了的心愿,明星替他先实现了,情感共鸣自然而然被激发。
3 星素结合搭配
星素结合,一直是各类节目研究的课题。在音乐选秀节目中,导师与学员自然组合成为“星素”;竞技类真人秀中,明星MC依然是主角,随机出现的素人成为明星游戏与人物中的“配角”;而在经营类体验节目中,明星们开店纳客,住宿的客人是素人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首先,明星的人设。与其他节目不同,经营体验类节目的明星不能与过去毫无交集,在一行人中,必须有几位之前就有关系的,比如《中餐厅》中的老同学黄晓明[微博]与赵薇,《亲爱的客栈》中的一对夫妻一对情侣,《青春旅社》中的李静戴军[微博]老友。此外,这一次明星也不再是单纯的明星,而是要转变身份经营餐厅或客栈,于是当过厨子的张亮[微博],“娱乐圈巴菲特”赵薇,曾白手起家的王珂[微博]这样的人设也就在节目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就是素人的人设。所谓人设,我们并非提倡节目组安排“假素人”来表演,而是要在诸多客人中选出最具标志性、代表性的素人客人剪辑到最后的成片中,在基于真实的基础上,这些客人与明星店主之间发生的故事、提出的各种要求,也起到节目推进节奏时间点的作用。当然,对于“门外汉”的观众来说,一档经营类体验节目的真实与否,素人的真实程度成了他们考量的重要标准。
娱记短评
“慢综艺”的差距
抛开“抄袭”因素不谈,很多观众依然质疑诸多国内经营类体验节目与韩国最成功的《孝利家民宿》有很大差距,虽然都打着“慢综艺”的标签,但显然前者依然在其中掺杂了许多诸如情感矛盾、竞争等“吸睛点”。
而熟悉《孝利家民宿》的观众都知道,这档节目甚至可以用长达三分钟的时间去拍摄孝利发呆放空的镜头,这或许的确是此类“慢综艺”节目本该有的画风,以及受众期盼中的“慢生活”,但在国内综艺市场分秒必争的黄金档,广告按秒收费的电视荧屏以及高达千百万的明星出场费,这样的“慢节奏”或许真的很难行得通。
信报记者 杨光
网址:经营体验类综艺节目走红 慢综艺想出彩不易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26199
相关内容
国内体验类慢综艺的叙事策略研究网络综艺崛起 文化类综艺节目意外走红
消费文化语境下电视“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慢综艺图鉴:节目源起、理念、内容的“耦合效应”
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研究
综艺节目大搜罗 超高收视率综艺节目推荐
新一代慢综艺,如何“慢”中出新?
宠物类综艺节目的分类
综艺节目精彩瞬间回顾
曾宝仪综艺节目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