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异化视域下,“饭圈文化”失范的批判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5-05-11 19:25

引言

身份规训下的情感消费的“饭圈文化”的形成还有赖于情感捆绑,可以说是,“粉丝们基于对偶像的 共同情感而结成群体圈层,具有紧密的共同情感联系。”

粉丝的身份认同是情 感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也是情感消费的前提。以此为基础,商业资本利用粉丝对 偶像的情感黏性来推动消费则是“饭圈”情感消费的根本逻辑,粉丝在资本逻辑 的引导下,将对偶像的情感转移到各种消费之上,粉丝对偶像的情感被各种数据 量化,并形成这样的观念,即为偶像花费的越多,情感被认定为越深。

同时,商 业资本还会有意制造比较,让粉丝们在比较中投入更多,以彰显对偶像无可替代的“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劳动与消费成为进入饭圈的基本门槛,也 是饭圈女孩的基本义务”。

一方面,免费的、无偿的情感劳动是作为粉丝的最 基本操守,帮助偶像增加可计量的流量、热度和人气是粉丝的应有之举;另一方 面,情感消费也是粉丝的必要之举,为偶像应援打榜、为偶像氪金上头条、为偶 像制造流量等都与消费勾连起来,粉丝的消费直接影响偶像的人气和流量,粉丝 需要最大限度的消费以维系和证明对偶像的特别情感。具体来说,“饭圈文化” 中的情感消费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因爱而动”:为偶像付出无偿的情感劳 动。

在“饭圈”组织中,为偶像付出劳动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荣誉的象征,粉 丝们一方面在“饭圈”制度的硬性规定下为偶像打榜、刷流量、点赞和转发,另 一方面在粉丝集体互动的相互比较中为偶像付出情感劳动,这些都是无偿的、自愿的。

甚至是不仅需要劳动消耗,还需要付出金钱,在明星势力榜、热搜、点击 量、搜索量、热度等量化的数据追求中,粉丝的情感劳动被转换为数据,进而在 算法计算中为偶像的“出圈”服务。

粉丝身份裹挟下的情 感消费。

有学者指出,在“饭圈”中,会存在“粉丝会被情感冲昏头脑,重复多 次购买偶像的歌曲、杂志与代言产品,以此来展示对偶像的爱意。”粉丝的 身份认同让他们无条件地为偶像劳动和消费,如通过粉丝集资的方式来为偶像打 榜、对偶像代言的商品进行非理性消费、为偶像送虚拟礼物等,在各种情感捆绑 的消费中,粉丝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消费来确证对于偶像的情感,仿佛只有消费才 能证明粉丝对偶像的真挚情感,消费所具有的情感象征意义被“饭圈”不断制造 和强调。

其三,“因爱而狂”:在集体共享的情感体验中陷入“癫狂”。“饭圈” 组织中,粉丝们在特定的数据仪式中形成情感共同体,在共同参与和完成仪式后, 粉丝们会获得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促进粉丝身份认同的进一 步强化,进而为情感捆绑下消费的进一步扩张提供情感支撑,在“饭圈”组织的 引导下,粉丝的情感被引向近乎“癫狂”,控评、网络骂战、非理性消费等层出 不穷,情感消费成为“饭圈文化”乱象的重要表征。

商品带货:资本捆绑下的商品消费

如果说流量消费和情感消费是“饭圈文化”发展衍生而来的隐蔽消费逻辑, 那么商品消费则是资本逻辑在“饭圈文化”中赤裸裸的演绎和表现,商家将“饭 圈”中的偶像崇拜与商品消费进行重组和捆绑,并将商品消费与偶像崇拜进行意义勾连、象征赋值,赋予商品消费以与偶像相关的符号价值,进而进行产品营销, 进而出现类似“为偶像出道倒奶、应援打榜、疯狂集资、花钱‘刷数据’、网络 暴力攻击”等乱象行为,也正是2021年发生的“为偶像出道倒奶”事件,让 公众彻底认识到了“饭圈文化”的乱象与不堪,“饭圈”一时之间成为全民公愤 和众矢之的。

具体来说,“饭圈文化”中资本对于商品消费的操纵和捆绑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商品进行偶像赋值,赋予商品消费以象征意义和符号价 值。在资本的引导下,商品的消费与偶像的某些诉求、利益和特质等联结在一起, 粉丝对这些被赋予意义的商品进行购买和消费,通过消费来建立想象中的意义联 结,把对偶像的崇拜、“爱”、拥护和支持寄于商品消费之中。

这是几乎所有商 家的基本操作,如2021年发生的“饭圈”倒牛奶事件,就是因为在商家诱导之 下,粉丝为了扫二维码给喜爱的明星打榜投票,购买了赞助商的牛奶,将喝不完 的牛奶倒掉,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惊呼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商业资本为了逐利, 借助成为选秀和综艺节目赞助商的机会,对特定的商品进行了意义赋值,并引导 粉丝们进行商品消费,最终赚取商业利润。其二,明星进行直播带货,粉丝在购 买商品中实现对偶像的支持。

在直播行业成为网络经济发展新的风口后,直播带 货成为诸多明星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的曝光量,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收入,在直播带货中赚取大量佣金和提成。但是,从资本逻辑 演绎的视角来看,直播带货不过是资本逐利的一种方式,明星所具有的吸睛和吸 金能力突出,粉丝为支持自己的偶像,也愿意去直播间购买商品以增加偶像的人 气、流量。其三,明星代言商品,粉丝在购买商品中获得粉丝身份认同。明星代 言是资本捆绑商品最常见的形式,在“饭圈”中也经常出现有组织地为偶像代言 商品进行消费的现象,粉丝们在“饭圈”组织的统一号召下,通过自己购买、帮 助宣传、拉亲朋好友消费等方式,来加大偶像代言商品的销量,维护偶像的声誉 和商业价值,自身也会在“饭圈”组织中获得“真爱粉”标签和身份认同。

网址:在消费异化视域下,“饭圈文化”失范的批判与应对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27443

相关内容

饭圈文化中失范行为的表征与治理
美妆网红与消费文化的批判性解读
心理学视角下的饭圈文化与体育现象——机制原理与应对策略
“饭圈”文化的引导与规约
“饭圈”文化的 引导与规约
饭圈文化的利弊有哪些 饭圈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
网络社会工作视域下“饭圈”文化及其行为模式探析文献综述
心理分析视角下的饭圈文化
警惕资本裹挟下的“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影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