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文,史上最严“限娃令”坐实,基本断了亲子节目的后路?

发布时间:2025-05-11 23:26

  文|史竞男 罗姣姣;来源|公众号“看电视”、腾讯娱乐

  4月17日,新华社发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控明星子女参加真人秀》,盛传已久的“限娃令”终于坐实。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一些地方卫视表示,目前已对涉及的节目进行了相应调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真人秀将不再制作播出。

  据统计,2015年,全国卫视频道有100余档综艺节目播出,其广告市场份额也超过百亿元,其中不乏一些儿童真人秀节目。

  同年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并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真人秀节目“限童令”将对综艺节目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及扶持作用。

  史上最严“限娃令”出台,断了亲子节目的后路

  到底这个限娃令有多严格?从“限令”中可以解读出,首先是要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加强审查把关,上星频道各时段播出的此类节目都要提前向总局备案并报送样片,哪怕在白天播出也要报送样片,这就意味着所有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都要经过总局审批。

  未成年参与的真人秀,哪怕是素人节目,在审查通过之后也原则上不能进入黄金时段甚至次黄金时段播出,彻底退出黄金时段竞争。

  同时,新的明星子女参加的真人秀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而老牌明星亲子节目经过调整之后有可能播出,但也不能进入黄金档。

  总之,严格调控未成年人和明星二代参与真人秀节目是此次限娃令的核心原则。

  

  影响:《加油小当家2》不再制作,《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小鬼来当家》取消播出。

  事实上,“限娃令”已经产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影响。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已经取消制作停止播出,本来打算在二季度上档的新节目《妈妈是超人》也搁浅打算转战网络播出。湖南卫视相关人员当时给出的回应是还在研究对策之中,目前基本已经确定取消制作。

  同样,浙江卫视本来打算是上档的二胎节目《小鬼来当家》已投入制作,但目前已经取消播出计划,老牌亲子节目《爸爸回来了》也将停播。

  北京卫视明星二胎节目《二胎时代》已经上档,但由于限娃令的出台,在播出中的节目紧急进行了调整。从第七期节目开始,已经由原来的真人秀节目改成了专题节目,明星的比例大幅缩减,增加了素人比例,加入《幼儿缘》中的素材。

  有内部人士透露,江苏卫视今年四季度播出的明星厨艺亲子节目《加油小当家》第二季度基本上不会再做了,尽管这档节目今年的收视率基本上保持在1左右,相当不错。

  尽管从目前流出来的限令来看,对数量、时段、内容上的这些规定,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断了亲子节目特别是明星亲子节目的后路。

  

  《加油小当家》第一季收视不错,不再计划制作第二季

  由于明星二代上节目基本上被严格控制了,如果节目要做只能调整为素人,这样节目本身的可看性和市场价值会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不能进入黄金档甚至次黄金档,如果放在其他时段基本上就丧失了广告价值,赔钱的买卖谁做呢?

  诸如《闪亮的爸爸》这样的素人小孩参与的节目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使是素人也未必能上,同时,进不了黄金档就意味着节目无法得到回报。

  星二代受捧:与父母参加真人秀打包价超过千万

  1.萌娃身价飙涨:Kimi、王诗龄代言达千万

  针对未成年人参与电视节目的限令其实一直都有,早在2013年广电总局就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防止未成年人参与节目的成人化倾向,慎设竞赛排名环节,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等。

  同时,在广电总局去年颁发《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限真令”)中明确规定:“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此次“限娃令”基本上针对星二代,不仅未成年“星二代”,就连成年“星二代”也将受到调控,诸如《我不是明星》这档节目也可能受到限制。

  “星二代”明星正是这几年火爆荧屏的亲子节目所造就的,《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都让明星二代萌娃们成为了新一代的小明星受到市场的认可,真人秀、影视剧、代言、商演等工作邀约不断,身价水涨船高。

  

  Kimi的广告代言费用高达千万

  萌娃市场到底有多火爆?知名博主“长春国贸”曾在微博中播出了一系列“星二代”萌娃参与商演演出的数字,不禁让人咋舌,从《爸爸去哪儿》走红的林志颖儿子Kimi商演价格是每天15万,而李湘女儿王诗龄每天10万。

  消息指出,这些星二代一般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场的,所以出场费用一般也是打包价,比如邹市明和邹明轩父子,在去年参加商业活动的价格是30万。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火爆之后,林志颖和Kimi的代言价值达到了1000万的天价,李湘王诗龄母女的价值差不多也在1000万,其他几对从《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出来的基本上在200万—400万之间,当然这是前几年比较火的时候的价钱。

  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稍有名气的星二代萌娃参加真人秀节目,和父母一起的打包价基本上在120万元一集的价格,一季节目12期左右的话大概有一千多万的收入。

  虽然当下并不是明星亲子真人秀最火爆的时候,但也有不少节目都会邀请这些明星父子(女)出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2016年也有不少节目计划借着这样的东风来制作播出亲子节目,因此这些星二代萌娃们依旧是综艺市场上的抢手货。

  2.节目招商也疯狂:《爸爸4》招商总额已经超过15亿

  亲子节目的数量和热度虽然赶不上前两年,但其商业价值也一向疯狂,《爸爸去哪儿》近两年广告价值不断走高,还未上档的第4季目前的招商总额也达到了15亿。

  

  《爸爸4》招商15亿,取消制作必将对商业回报带来影响

  《爸爸回来了》第一季冠名费3000万,第二季涨到了1.38亿。当然这两档节目本身的高品质是造就市场价值的根本因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此类节目本身还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如今限令一下,必然对各平台和制作方的商业回报产生影响。

  有业内人士称:“《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保守估计,与之相关的线上线下全产业链损失差不多有50亿。”

  节目隐忧:有不良社会导向,对未成年造成负面影响

  隐患一:过早曝光让未成年人容易追名逐利

  行业内人士表示,出台这样的“限娃令”限制星二代参与节目、炒作等等,其实从社会导向上来讲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做明星挣钱快又光鲜,这些明星孩子的生活得到曝光会让普通人产生心理落差。也有可能给孩子和家长们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模式,鼓励培养孩子做明星的不良潮流,鼓励全社会追名逐利,配合媒体的商业利益。

  

  叶一茜曾不满森碟参加商演活动

  据爆料,田亮女儿森碟在参加《爸爸去哪儿》后,相较于在课堂学习更喜欢外出参加活动、商演,引发妈妈叶一茜不满。据悉,田亮目前已经禁止女儿参加一切真人秀活动。

  隐患二:话题炒作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儿童节目研究专家张菁教授表示,幼儿参与真人秀节目,其中的一些环节设计以及话题炒作,其实很容易对参与的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参与电视节目一直受到严控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旦节目把控不当,会对参与者本身以及电视机前的未成年人都产生不良影响。

  之前在《爸爸去哪儿2》中,节目组在微博放出一组预告片,多多在争执过程中直指贝儿“偷人家的钱”,尽管芒果台火速删除了该条微博,但有极端网友还发起了#黄多多滚出爸爸去哪儿#的话题。

  有媒体报道,在《爸爸去哪儿》中,观众们一味地呼唤参演的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在一起”,在某次发布会上,该男孩竟直接喊女孩“老婆”。夏天、诺一、康康、大竣、轩轩等孩子被炒成“五角恋”。

  儿童节目研究专家张菁教授以《爸爸去哪儿》举例,其中有大量的强制孩子与父母分开的设置,“3岁以下低龄儿童还没处在依恋期,在儿童的世界里,和母亲从身体上还没有完全脱离。一旦孩子和母亲过多分离,会产生分离焦虑,影响儿童安全感的建立。”不过《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在游戏设置前会请心理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

  此外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还会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吴镇宇儿子费曼在新西兰拍摄《爸爸去哪儿》时眼角受伤,造成永久性伤害。这也一度引发了网友的讨论:父母是否应该带年龄小的孩子进行户外的真人秀?

  应对:调整改版争取时段,规避政策风险

  相关平台和制作公司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一些打算在今年上档的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基本都取消制作,或者计划转战网络平台。

  规避政策风险是最重要的市场法则,相关节目制作者指出,做小孩节目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比成年人重要很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节目成本和不可控因素都加大不少。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

  

  

网址:新华社发文,史上最严“限娃令”坐实,基本断了亲子节目的后路?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31104

相关内容

为什么“限童令”后,萌娃综艺反而越来越火?
广电总局出台“限娃令” ,《爸爸》到底“去哪儿”?
宗庆后的社会贡献与娃哈哈的时代局限
萌娃亲子综艺“过山车”式发展,重新回归后热度是否依旧?
湖南卫视带娃***秀节目(湖南台亲子***秀)
真人秀“限娃令”出台 这对孩子不是坏事
严控明星子女参加真人秀节目
明星亲子节目走红 有娃明星成荧屏“香饽饽”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施行 亲子节目没了星娃还有啥?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历史与本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