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网红店”,是个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5-12 01:10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像结婚,无论你是村里的青年还是超级富豪,都一样会举办婚礼甚至度个蜜月;或者,无论你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一年中总有一天是属于你们国家的“春节团年饭”。

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其实就是仪式感。今天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仪式感而消费的行为,就叫做“仪式消费”。

仪式消费是个什么心理“病”

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仪式”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进行转化,而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特定的仪式来象征转化的成功。

“每一个体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开头与结尾的一系列阶段所组成:诞生、社会成熟期、结婚、为人之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职业专业化,以及死亡,其中每一事件都伴有仪式。”

范热内普的“仪式”说的是人生很重要的阶段性过渡,但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仪式变成了微观世界的事情——越来越细微且无处不在。就像三毛在书里写过的话:“房间布置得美丽,是享受生命改变心情的第一步”。

对今天的消费者来说,仪式感其实是为了让某一时刻被赋予特殊的精神内涵。仪式消费就是为了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的消费。让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个特殊的闪光点。

消费者为了达成仪式带来的精神满足,愿意付出更多或额外的财力,且越在乎仪式的消费者,往往是一群精致的生活主义者,征服他们的心对品牌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是什么心理因素,让这群不将就的人愿意为仪式而消费呢?

仪式消费的三种心理

仪式消费的背后,伴随的往往是消费者希望通过仪式解决他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具体划分的话,常见的仪式消费主要为了满足了三种心理需求。

一. 身份认同:让产品卖爆;

就像婚礼中宣誓时那庄严神圣的一刻,强大的仪式感会增加自己对婚姻的责任感,对爱情的信念,以至于加强对自身已婚身份的认同感。

对今天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身份认同感体现在自己渴望长久成为某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比如是最近新出来一个爆款T恤,很多年轻消费者不希望自己成为落伍掉队的那一个,他们的群体认同感要求他们要去抢购商品。

又比如对于网红店的打卡,如果身边朋友都去了,自己没去,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少了点什么。又或者对于双11来说,即便自己没有明确的购物需求,但仿佛这个时间点不买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就以仪式感的驱使下,参与了Shopping的队伍。

这种非产品导向而是为了迎合某个群体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往往都是在满足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这些群体,可能是自己的交际圈、可能是自己喜欢明星的粉丝圈、也可能是抖音的热门活动等等。

这对营销的启示来说是,品牌传播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KOL渠道、明星圈层、社交平台都需要以相匹配的,丰富且不同的声音,以当前圈层/平台的文化及语言,先去打造圈层中一款热门产品,才能刺激这个圈层消费者产生“打卡”的心理,从而帮助产品成为爆款。

二. 自我暗示:让传播借力;

对仪式看重的消费者,往往是因为通过仪式,能够给自己带来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让一切都变的美好起来或者顺利起来,就像心理暗示一样,这种暗示越强越有助于自己实现目标,所以消费者需要仪式。

就像人们常说的心诚则灵,这其中的诚,就指的是积极的心态和行动。仪式,就像烧香拜佛时的心诚则灵一样。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去年年底京东×宝洁超级品牌日期间,时趣就联合品牌与京东创建了一个京东超级好运屋#JD Lucky Store#。

项目先在H5中,用创意将所有热门抢手的好运清单做成“吉签”的形式,内容包含2019“超级美”、“超级顺”、“超级利”等词语,这对习惯新年图个好彩头的消费者来说,就切准了他们在辞旧迎新时求吉签的习惯,最终为H5赢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在线下设置的快闪店,还可以通过出示H5生成的“超级好运签”,换取「超级好运」限量系列周边或优惠,帮助品牌实现了非常优秀的传播声量与带货量。

可见,品牌在营销活动中,要充分借助消费者对自我暗示的心理需求,通过传播让品牌内容成为仪式内容的一部分,以此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 内在体验:提升品牌忠诚;

不同于群体认同,一些私享的仪式,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种当前美好状态的“确认”,让自己感受片刻的美好。

就像进入奢侈品店享受尊贵的服务,感受店铺的装修,提升自己当下的上帝之感;

或者用来果腹的食物,不只考虑味道如何,还要求有精美的摆盘,甚至店铺装修越高档越好;

这种行为并不是追求热门的打卡美食,而是单纯的一种内心滋养,让自己感受到物质以外的精神满足。

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往往要求的是感官世界的相融,就像乘葡萄酒的容器一样,用专业的玻璃杯还是啤酒杯,又像泡茶的紫砂壶和塑料壶一样,他们在视觉的观感上、行为的体验上会创造完全不一样的内心体验。

这对品牌的启示来说是,要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产品的美观,甚至是传播内容的调性,要主动去迎合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为他们创造不一样的品牌体验,才能带来他们对消费这个品牌时的仪式感,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在漫长而平淡的日子中,每个消费者都越来越渴望更有仪式感的生活。从心理学上,如何让品牌和营销与仪式感相结合,将会是营销人一个非常值得考虑问题的方向。

*本文图片来自外网免版权图片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打卡网红店”,是个什么病?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32953

相关内容

打卡网红的网红店
如何避免“只打卡不办卡”,怎样做好“美业网红店”?
明星网红纷纷打卡,DR钻戒巴黎店到底有什么魔力?
光良打卡“10元咖啡阿姨”店,明星也追网红,看不懂这个世界
零食大明星休闲零食店 打造网红零食打卡圣地
医院成“网红”拍摄背景板?莫让“打卡”变打扰
钟楚红到针织店内打卡,容颜不变,网友:五官都膨胀了还没变形
韩安冉顺利生下二胎,病床成为网红打卡地,众多整容脸网红前来合照
网红餐饮明星打卡文案怎么写好看点呢图片
明星开店集体退潮 限购排队逐渐消失 网红店为什么不红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