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批《双子杀手》角色塑造有问题,看看李安怎么说
说起李安大家都会想起他的一些代表作,比如《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等。他的上一部作品已经是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时这部影片就采用了全新的电影拍摄技术120帧,这部电影最终赢了口碑失了票房,豆瓣评分8.4。
最近李安的新作来了,《双子杀手》上映,同样是采用了120帧技术,但是这部电影有24帧、60帧、120帧3个版本,如果你想得到最佳的观影效果,那你需要选择120帧的场次观看。但是这部电影上映以后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口碑和票房,北美的电影烂番茄指数只有20%,豆瓣评分7.1,而且无论是北美票房还是国内票房都不如人意。
国内著名导演张纪中曾经评价《双子杀手》,表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但是在人物角色塑造上出了问题,不符合观众的一些既定思维。也有其他的声音质疑,李安陷入了技术迷宫,为技术而技术。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这部影片呢?我们跟李安一起去探索和思考一下。
为什么要使用120帧技术?
李安表示,从他开始拍摄3D电影的时候,发现观众的眼睛更尖了。电影的解析度跟电影的语言,需要与时俱进。李安形容这是一个新的东西在召唤他,一方面有新奇感,另外一个方面他想摸透这项技术。他觉得这种技术能让观众有更好的参与感,所以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他表示这种拍摄方式是对未来的探讨,未来拍其他电影也会用这项技术。
李安强调这种技术对人的脸的观察尤其细致,可以把人看得更通透。因为这种改变,导致所有的灯光背景都需要跟随调整和改变,很多过去的手法再也糊弄不过去了,这些挑战让他觉得很兴奋。
这部电影如果你不是看到导演写着李安,你不会觉得这是一部李安的电影。在李安以往拍摄的电影里,从来没有一部好莱坞味道这么重的动作片。远程狙击,越野电单车追逐,近身肉搏,爆破,几乎所有的动作片元素这里都有。
这些东西如果你刚好看的是24帧的版本,你真的会觉得非常的平庸,但是你如果去IMAX或者巨幕观看高帧版本,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真的会变成另外一部电影。所有的动作清晰可见,人物的表情,动作的细节无所遁形。这些解析度的提高,确实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这应该也就是李安现在所追求的新技术的核心。同样一套动作,呈现出来的冲击力不再一样,精致化程度大大提升。
我想这是一把双刃剑,毕竟国内甚至北美的大屏都不会全部是60帧以上,更别说120帧了,可能有更多的观众看到的是24帧和60帧的版本。比如我在深圳,电影院的设备已经算好的了,但是120帧的选择还是不多,大部分都是60帧的版本。而且120帧的门票普遍都高达120元以上,部分超过150元。所以对于一般观众而言,导演李安在电影中准备的绝大部分有价值的细节,观众都是看不到的,可以说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李安作品。
年轻版的亨利为什么要用数码虚拟
电影讲述的是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亨利(威尔·史密斯饰),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在两人的激烈较量中,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30岁的自己,一场我与我的对决旋即展开。
在电影里大家看到的那个年轻版的亨利,其实也是威尔史密斯演的,但是整个脸部是虚拟技术。这次的效果真的可以说以假乱真,但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技术呢?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吗?
李安表示,如果光给人化个妆改个发型,就让人相信这是20多岁的亨利,在新技术下是看不通。所以他就选择了新的技术带到电影里,用数字手段重塑了亨利的脸。这样这个角色才能得到观众的信任,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实坦率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后期看资料知道那是虚拟人物,真的看不太出来,这是一个虚拟人物,真实度太高了。李安说他想发展新的美学,新的美感,未来还有很多的新的技术要去探索。
但是李安也很坦率地承认了,无论是120帧技术还是虚拟人物技术也不一定就是未来的趋势,只是他觉得数码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形态。
就这部电影的观感看来,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只是还是前面说的,你得去看120帧的版本,那才是真正的《双子杀手》。
3D电影有很多不一样的语法
3D电影是可以控制景深的,整个3D的量都可以控制,需要和观众交流的时候拉近,需要保持距离感的时候可以拉远,这些在2D电影里都不存在这些控制,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电影语言。未来的电影可能还会有无限的可能性,现在的电影才100多年,未来还会变,说不定哪天摄影机都会消失。
所以李安是从电影的技术探讨去思考了很多东西,但是受制于我们的放映技术,可能他的很多想法和构想,其实大部分的观众是GET不到的。这一点其实比较可惜,先抛开整部作品的呈现效果,就单看李安目前还在电影的前沿技术上的学习和研究,这种精神是可敬的。
《双子杀手》讲述的是自我,《绿巨人》确实有一样的母题,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李安表示《双子杀手》和《绿巨人》都有差不多的母题,讲“自我”,但是拍摄《绿巨人》的时候他年轻20岁,现在能打动他的已经不再是愤怒。拍摄《双子杀手》是想表达对生命的回顾,如果我们面对年轻的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个是故事吸引他的点。
人在纯真年代的时候,他是一个什么心态,他对未来是什么样的想象。当你走过以后,你想对年轻的自己,说什么。你看到自己的未来以后,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思路。李安觉得是一个比较存在主义的东西,人的存在到底是什么?
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他有没有感性,有没有灵魂?这是我们过去都没有体验的。
其实对于这个设定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当真的克隆出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类的时候,到底谁才是最纯真的自己呢?这里面有深层次的哲学问题。
所以这个克隆人的设定,他既是过去的自己,也代表着最干净的自己,他还没有经历人生,一切都还有无限的可能。
因为电影的成本很高,李安承认剧情的起伏跌宕还是比较主流的
说到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坦率的说,烂番茄20%的新鲜度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中情局CIA,FBI,内部反水,被国家机器追杀,类似于黑水那样的踩着法律边缘的国际雇佣军等等,这些情节都太熟悉了。
李安强调了一点,电影那么贵,也就是高成本其实还是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安排,考虑了一些主流观众的口味特点,有一点随大流。
但是他强调他最关心的还是本质问题,人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人,跟克隆人比起来,如果克隆人是纯真的,我们是不是更像一个克隆人,我们就像这个社会克隆出来的符合它的规则的克隆人。
克隆人没有父母,他也要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个就是李安想表达的议题。但是坦率的说,当第一遍看完电影的时候,真的完全没有想过这些深度问题,可能都被电影的动作画面吸引了,完全当成一部好莱坞无脑动作片来欣赏。
其实这也是一种尴尬,如果这不是一部动作片,可能这种内核的东西会表现得更充分和明显。但是如果要让观众在一部动作电影里看到这种东西,对观众的鉴赏力是个考验。
李安想表达的东方哲学思维,和好莱坞的团队还是需要谦让磨合
谈到和好莱坞的团队合作,他就表达了自己有顺畅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我们对艺术的诠释跟西方有很大的差异。而《双子杀手》的表现形式是偏西方的,是通过比较剧烈的冲突来制造事情、情感的冲击、人性的激荡等等。
所以在好莱坞拍电影,在故事性和人物对应方面常常会遇到冲突。现在拍电影越来越贵了,全世界的接受能力也要考虑,要考虑全球市场。但是主导的还是美国好莱坞的思维,故事怎么叙述,好人怎么回事,坏人怎么回事,在几分钟的时候坏人干了什么事,情感怎么反转,泪点在哪里,笑点在哪里,故事的走向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方式。
我想《双子杀手》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主角为国家效力成为杀手,后来厌倦了杀人的日子,发现要杀的不是恐怖分子,想揭开真相却被追杀,原本监视他的特工反水帮他,坏人最后也有自己的一套理想逻辑,他要制造严格执行任务的没有良心的克隆战士,最终克隆人开始自己的全新人生。这就是典型的好莱坞思维。
我想李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估计是受到了不少的好莱坞团队的影响,套路略微明显了。李安表示,他需要适应,也有很挣扎的时候,但是英文片需要随俗的东西还是比较多。
在讲述东方故事的时候,其实李安会比较坚持,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后的结局,老虎上岸离去,派上岸以后感觉到自己的真神离去,痛哭了起来。这个在西方观众是无法理解的,他们觉得终于解救了,要开心欢呼才对。但是李安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美国观众就看了觉得很泄气。
拍摄《双子杀手》最初并不是李安的想法,故事最初也确实没有吸引他
《双子杀手》的剧本其实已经面世20多年了,只是2年前片方找到李安,说现在的技术应该可以实现它了。拍摄现在的自己和30年前的自己的故事,而且会请来一个大明星演,其实这些才是让李安动心的东西。
所以大家也就可以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有一些老套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在20年前直接拍出来,那绝对是大片中的大片。放在今天,也许技术上更加完美呈现,但是故事本身的魅力却已经不在。美国的影评人就曾经这样评价,《双子杀手》的故事不足以承载这些技术。
但是我想作为李安,能有一个投资者愿意让他去做这件事就已经很难得了。也许他能找到更有故事性的剧本,但是未必能找到愿意慷慨解囊的片方。有时候愿望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些错位,没有办法之下,只能迁就了。
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我觉得李安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给足了诚意的,并不能说他是为技术而技术,也没有陷入所谓技术迷宫,他曾经回应过,他对技术完全没有兴趣。他只是想在这部电影中做更充分的探索,去学习新技术下的电影语言而已,这个对电影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至于电影本身,在故事性方面确实略微老套,但是整个画面在新技术下的呈现确实更加的具有冲击力和细腻感,就一部动作片而言,至少能打70分。
而电影的内核,想表现的人性思考,我觉得用的表达方式过于西方化,东方观众根本get不到这些东西,最多看到一些皮毛。这可能是需要二刷以后带着思考去看,才能看到的东西。
结语
坦率地说,李安其实有点贪心了,他希望看打斗片热闹场面的观众进场,也希望喜欢看有深度思想的影迷也进场,但是鱼儿熊掌都兼得的难度真的有点大。但是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探索意义的,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良心佳作。
网址:张纪中批《双子杀手》角色塑造有问题,看看李安怎么说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41214
相关内容
《九重紫》网剧改编解析:从角色塑造看窦昭与窦世英的双标现象演员表演中的角色塑造
@张子枫 @张新成 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
李健经纪人丨“李健:塑造角色,演绎生活”
《双子杀手》到中国,李安“怂恿”史密斯现场表演处男如何走路
春藤夏院:角色塑造的艺术,剧本杀角色创造与情节深度剖析
塑造鲜活人物形象 用角色展现中国气魄
如何塑造人气角色
演员张嘉倪:我塑造角色怎么样,应该交给观众评判
张柏芝人品真有问题?看看力挺张柏芝的明星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