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西南联大——大师们和学校里的那些趣事儿

发布时间:2025-05-12 22:5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那个黑暗战争年代中最为突兀的一抹绚丽色彩,它所凸显的精神与气质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由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组建而成,于1938年2月西迁云南省昆明市,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前后共存在8年零11个月,那个时代的很多大师正是居于此地,在那段凶险黑暗的年代里艰苦的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些西南联大和大师们的那些故事,感悟那个时代大师、高校、学子所呈现出的那种令人敬佩的气质。

云南师范大学内的联大

一、“文人长征”。卢沟桥事变后,三校暂迁至湖南省长沙市。1938年2月,师生分3路前往昆明市,其中有闻一多在内的200余名师生组成了“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3300多里抵达昆明。因为其所行路线与红军长征路线多有重叠,当时赞誉此为“文人长征”。在该队伍出发前,每人发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并进行军事化管理。一日吃住条件极为艰苦,白天吃简陋干粮,晚上铺稻草过夜,几尽艰难,最终成功抵达昆明。

中国西部地区的沼泽草原

二、刘文典大骂沈从文。刘文典在学术界有“刘疯子”的雅号,个性癫狂。一日,日军飞机空袭昆明,学校师生纷纷向防空洞跑去。刘文典在向防空洞跑着的时候发现沈从文也在跑,于是大怒,骂道“我跑是为了国粹(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下一代的希望,但是你沈从文是为什么而跑?”事实上刘文典自以为自己研究的才是正统,并对新兴文化不感冒,沈从文的新文学当然不入他眼了。比如,当陈寅格也是同样在跑的时候,他就大喊“保存国粹要紧!”前后之差别,仅因为陈寅格研究的是国学,而沈从文研究的是新文学。

三、躲避空袭时以对联作乐。汪曾祺曾写过,某日日军空袭时大家都躲在防空洞里,一教授因倍感无聊便在土质防空洞中提一上联“闻机而动”(原成语应为闻鸡而动),随后便有人提出下联“入土为安”,由此可见当时教授们的豁达心态,更折射出泱泱中华的大国气象。

珍贵的联大毕业合照照片

四、闻一多闭关不下楼。闻一多在联大的时候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那时候教授们都给自己的房间起斋名,比如朱自清的“贤于博弈斋”、魏建功的“学无不暇”书斋,于是就有人送给闻一多“何妨一下楼主人”之称呼。

云南师范大学内的联大校舍旧址

五、“火腿椅”。西南联大的茅草房教室里面只有那种带有扶手可以写字的椅子,据说是为了节约课桌经费,扩大空间。有人还就造型特点为这种椅子起了一个雅号,叫“火腿椅”。而正是这样简陋的教室里的“火腿椅”上,却走出了后来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171位的近现代中国脊梁,还有王希季、朱光亚、屠守锷、邓稼先等数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杨振宁、李政道等一批蜚声中外的一流顶尖科学家。

西南联大校舍照片

六、金岳霖上课不摘帽。金先生上课时,常戴一顶呢帽。每至学年伊始,给新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细致于此,似不多见。后来,不知为什么,金先生配了一副眼镜,一片白,一片黑,那也叫一个独特。

联大旧址

联大已散,大师们也早已不在,但是联大和联大里的那些大师们的气质与精神将长留人世。

网址:追忆西南联大——大师们和学校里的那些趣事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53329

相关内容

趣店创始人罗敏回馈母校江西师大,捐款1000万元共建足球学院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一寸河山一寸血:西南联大抗战救亡曲》【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济南第一中学
罗敏为母校江西师大捐款1000万元共建足球学院,创下江西80后企业家之最
西关粤曲那些偶像明星的事儿丨西关城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西安欧亚学院2023毕业生说|陈伟南:从兴趣爱好到深度研究,下一站西安石油大学!
【走近勇士】忆库里大学往事,戴维森的青葱岁月
明星学校里的趣事 刘昊然被老师怀疑 千玺才是真惨
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主页 林建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