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严禁呈现互撕信息……“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十项措施剑指当前“饭圈”文化中的种种乱象,清朗网络生态
在这个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年代,粉丝和偶像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由此衍生了“饭圈”。但较长时间以来,“饭圈”频频出现的粉丝非理性追星行为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在数次粉丝“战争”中,语言暴力成为“主角”,人肉搜索当作“武器”,遇事动辄辱骂、攻击,或是抱团排外、互相拉踩,或是制造话题、挑动对立、干扰舆论……频频越界的“饭圈”乱象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尤其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社会各界反应强烈。
追星属于个人选择,但无底线追星却造成众多危害。病态追星损害互联网秩序及网络生态环境,甚至已经突破法律常识和道德底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线同样不可逾越。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强化正确的价值引领,此次专项行动的十项举措彰显了国家剜除饭圈“痼疾”、还网络言论空间一片清朗的决心。自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整治不良粉丝文化的专项行动。截至8月初,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39款等阶段性成果。此餐,在舆论上,央视自8月20日始连发五篇“央视网评”深度剖析和抨击"饭圈文化”也是畸形发展;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又史无前例地明确了取消艺人榜单、规范粉丝群体账号等十条具体举措,为营造清朗空间提供制度支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新宜人的网络家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首先,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教育引导。“饭圈”群体一般都是青少年,行为观念上还不够成熟。要正确引导他们辨别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星”,讲明白“饭圈”明星不是不能“追”,而是要有底线和边界,造谣、诋毁他人去追“星”不是正确的偶像观;其次,演艺明星强化社会责任感。偶像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演艺明星要遵纪守法、严以自律,要用作品立名气,用艺德树形象,正确引导粉丝;最后,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社会责任重于经济利益是互联网企业的底线。净化“饭圈”文化,就要压实网络接入服务商、应用分发平台、社交平台的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商业运作行为,共同营造文明有序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