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赛后续:邹韵成功转型事业开挂,李七月消失不见

发布时间:2025-05-14 01:29

直接进入正题。

电视作为国内电视媒体的领头羊,其市场占有率以及影响力可想而知:除了制作的节目能够得到观众认可之外,电视主持人也在观众之中享有不凡的知名度。

优秀主持人需要电视的舞台向更多观众证明自己,电视则需要更多优秀主持人来保证自身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优秀主持人可以得到电视垂青,而电视同时需要招募更多年轻主持人来保证人员轮换。

为了能让电视出现更多新鲜的血液,举办主持人大赛显得刻不容缓。

就比赛结果来看,电视举办主持人大赛的目的已经达到,比赛吸引到不少优秀的年轻主持人参加,她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就是打开电视大门的敲门砖,而电视自然也愿意向这些优秀的年轻主持人抛出橄榄枝。

所以在主持人大赛结束之后,王嘉宁、尹颂、张舒越等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都得到了入职电视的机会。

当然参赛选手内心清楚,比赛成绩只是一时,获得电视肯定得到签约机会同样只是一时,如何在电视获得一席之地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电视不缺少优秀主持人,同时不乏电视主持人被迫选择离职的情况,相较于主持人大赛的比赛,显然电视内部的竞争更为激烈。

主持人大赛的竞争仅仅局限在报名参赛的选手之间,而入职电视,工作机会显然有限,能够被观众所熟悉的主持机会更加有限,在此基础上还要和一些知名主持人竞争,谁能够保证每一位新面孔都能够得到机会呢?

对于新面孔来讲,工作机会的选择同样重要:在家喻户晓的节目或者晚会上突然露面,远不如在一档优质节目中不断深耕。

原因很简单,以张舒越来讲,舞台的主持经历确实让她被更多观众所了解,只是观众以及市场对她的评价并不理想,作为发展初期阶段,并不利于张舒越未来的事业发展。

对比来看,如果从《黄金100秒》一步一步慢慢做起,或许也不会导致很多观众反感张舒越。

其实准确来说,观众反感的人不是张舒越,而是以新面孔一步登上舞台的那个人,张舒越本身就没有观众基础,以新面孔的身份完成大多数电视主持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完成不了的工作,怎么可能服众呢?

以张舒越作为标准的话,邹韵的职业生涯发展曲线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在参加主持人大赛之前,她已经是任职于电视的专业记者,国内外重大新闻现场都曾看到过邹韵的身影,而之所以重新参加主持人大赛,邹韵是想要完成从记者到主持人的转型。

工作性质的转变不是想变就变,同样不是邹韵自夸就能够她有能力,她需要第三方的认可,而主持人大赛显然就是最具含金量的认可。

主持人大赛冠军的荣誉让邹韵实现了从记者到主持人的转型,通过比赛她得到了更多进入新闻出镜类型节目的机会。

不过对于邹韵来讲,相较于从记者转型成为主持人,从国际频道节目出现在新闻频道节目才是其事业发展上的又一关键节点。

新闻频道节目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国际频道,而邹韵能够亮相《24小时》代表她未来依然拥有极高的发展空间。

邹韵在主持人道路上的每一步走得坚实且稳定,最终亮相新闻频道呈现开挂式发展,对比主持人大赛中另一优秀选手李七月,只能道一句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七月同样是主持人大赛舞台成绩出色同时也得到观众肯定的优秀主持人,只是她离开比赛后却在观众视线中消失不见。

观众认为李七月能够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结果舞台上最终出现的身影是龙洋,观众认为李七月能够拥有更多主持机会,只是她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更多不同的出镜间,或许对于李七月来讲,她还需要展现自己更多的主持能力才行。

年轻人需要更多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更多机会来磨练自己的水平,本身就是一件相对矛盾的事情,或许电视在年轻主持人的选择上同样面临难题。

文/希希

校对/王希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主持人大赛后续:邹韵成功转型事业开挂,李七月消失不见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76875

相关内容

《主持人大赛》选手邹韵资料,被曝背景强大父母资料起底
邹韵一张口 真的自带魅力光环啊 邹韵 主持 主持人大赛 语言 魅力
央视主持人王嘉宁为何消失不见?
主持人邹韵走红,采访李显龙被赞大国风范,教育经历不简单
从邹韵到张扬:网红记者们是怎样炼成的?
明星创业失败典型代表:李亚鹏算卧龙,邹市明无疑是凤雏
创业七年卖掉所有房产,邹市明称很可怜很焦虑,冠军光环黯然失色
创业七年卖掉所有房产,邹市明自曝很可怜很焦虑,冠军光环黯然失色
主持人大赛选手实力差距大,康辉的点评总能一针见血
冉莹颖创业失败!对邹市明失望,坦言每天为钱争吵不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