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艺术的诞生,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开创与兴起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1

尽管英国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之前,但它是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动荡之后,才真正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和经济实体诞生的。

战争迫使电影制作人,采用那些相对较晚才被发明和开创的类型,比如纪录片或动作片,并利用这些类型的电影,来探索在这样一场冲突期之后,作为英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尽管战争是发展电影的必要条件,而电影可以帮助一个国家摆脱悲痛,但战后时期也需要其他的东西——消遣和娱乐。正是出于这种需要,传奇的英国电影制片厂诞生了。

庚斯博罗情节剧

第一家开创自己电影流派的主要制片公司是伦敦的庚斯博罗制片厂,该公司成立于1924年。尽管在1951年关闭,但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庚斯博罗制片厂制作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它最著名的作品是庚斯博罗情节剧,这是20世纪40年代制作的一系列电影。这些电影在当年非常受欢迎,尽管当时战争还在肆虐。

他们制作的电影几乎都是年代片,比如《苏娘》(Fanny by Gaslight)和《篷车》(Caravan)这两部电影,它们都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作品。在许多电影中,“年代”的使用与最近的传统电影类型相当,后者颂扬真实或虚构的事件。这些故事情节中,歌颂了崇拜和怀旧的过去。通过这些浪漫的故事情节,制片厂将电影的剧情设置在不远的过去,通过电影怀旧的手法,迎合了战后人们对战前简单生活的普遍渴望。

电影中的许多主题也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比如《穿灰色衣服的男人》(the Man in Grey),以及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残月离魂记》(Madonna of the Seven moon)。这样做的效果和把电影背景设在那个时代是一样的,尽管有些电影增加了预见性,因为它们的主题也与战争时期的麻烦有关。例如,《穿灰色衣服的男人》的主角是一对注定要分手的恋人的后代,这对夫妇所表现出的持久的爱的本质,就像战争中分裂关系的本质一样。

庚斯博罗情节剧的力量来自于它们的简单。虽然战争让许多人对彼此提出了,关于人类不人道的复杂问题,但庚斯博罗情节剧,更关注的是小演员们的简单故事,以至于一些著名演员,如詹姆斯·梅森、玛格丽特·洛克伍德和菲利斯·卡尔弗特,都参与了其中的大部分。电影中的许多明星都是女性,但这种性别平等在镜头背后更加引人注目。大多数电影改编自埃莉诺·史密斯和桃乐茜·惠普尔等女性作家的小说,其中制片人贝蒂·博克斯,现在被认为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制片人之一(在那个年代,她是主要的女性制片人)。

伊灵喜剧

在英国电影制片厂的繁荣昌盛中,另一个主要的名字是伊灵制片厂,一个成立于1902年的伦敦制片厂。伊灵至今仍在制作电影,电视剧和音乐视频,但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代是伊灵喜剧的流行。从1947年开始,也就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最后一部庚斯博罗情节剧上映后的第二年,这种类型的影片结合了英国人的异想天开和战后的焦虑,赢得了电影评论界广泛的好评。

伊灵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社区。在电影《威士忌狂欢》中,农村社区必须团结起来。同样《偶然暴富》(A Run for Your Money)以一种深情的方式,一种非常戏剧的方式,调侃了对威尔士人的刻板印象,来评论两国之间的分歧。战后的英国正处于重建社会和文化的过程中,探索人的力量,这类电影对电影爱好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力量。

《买路钱》

与庚斯博罗的大多数电影不同,伊灵的喜剧片并没有回避战争。比如《威士忌狂欢》和《买路钱》都探讨了战争期间的配给问题。伊灵喜剧探索的问题,影响了战争后的患者在日后的生活。这两部电影通过喜剧的表达,显示战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然而,在伊灵喜剧中,社区和群体并不是唯一的主题。就比如在《贼博士》中,一位可爱的老妇人挫败了她淘气的房客们的阴谋。在她的呼喊声中,告诫了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的尝试和学习,来展示个人的能动性。普通人和群体一样,都是电影中的主角,这与庚斯博罗的情节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通过历史剧将上层阶级置于崇高的地位。

《贼博士》

这种对人民力量的偏爱,无论是在社区还是个人,正是伊灵电影真正的吸引力所在。它在战后的几年里,激发了一种人们迫切需要的社区意识,并鼓励人们团结起来重建国家。

庚斯博罗情节剧基本都是纯粹的逃避现实,而伊灵喜剧则采用轻松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这两种电影的流行可能都是因为,电影上映和当时英国的特殊周期。庚斯博罗情节剧的电影都是在战争期间,或战争结束后立即上映的,而伊灵喜剧真正开始于1947年,它讲述的基本都是战争结束后两年的故事。

工作室的遗产

这两种类型电影工作室的流行程度,可以与当今电影的流行趋势相比较。尽管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电影运动,与当下电影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愚蠢的夸大,但时至今日,我们在英国电影中仍能看到庚斯博罗情节剧和伊灵喜剧的各种元素。

庚斯博罗情节剧大多是历史剧,与英国传统电影运动有很多共同之处。“传统电影”一词指的是歌颂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电影,通常带有保守色彩。从《烈火战车》到《告别有晴天》,再到《国王的演讲》,“传统电影”一直被用来形容英国电影。庚斯博罗时期的作品保留了传统电影所独有的上层阶级历史观。在《苏娘》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绅士,女士或贵族,故事讲述了那些相当富裕的人,所遭受到的各种不幸。

比起庚斯博罗情节剧,伊灵喜剧对未来英国喜剧的影响要更清晰得多。在英国喜剧电影中,团体的力量是一种常见的比喻。特别是,一个社区和外界所发生的威胁和冲突,已经在电影中得到了探索。像这样的喜剧,帮助一个团体探索他们与国家其它方面的不同。其中许多电影都以爱尔兰或威尔士为背景,尽管英国地域狭小,但不同的文化创造了电影可以探索的冲突。

不管伊灵喜剧的存在与否,都会有一些电影探索社区自身和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不可否认的是,伊灵电影为英国接下来的喜剧类型电影铺平了道路。

然而,二战后还有另一股电影力量,对电影史产生了同样大的影响。在后一年的战争中,一个强大的电影力量是由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和迈克尔·鲍威尔组成的射手(The Archers)双人制片公司。他们的戏剧电影没有使用流派的面纱,来转移人们对战争的注意力,而是对战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最令人难忘的战争电影。

他们的电影包括《平步青云》和《夜夜春宵》,这两部电影,并没有反复使用某种特定的类型,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或娱乐观众。前者探讨了战争对一个人的影响,但也通过其他各种战争来追踪这一主题,并谴责战争和死亡的官僚主义。虽然这两部电影的核心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对战争的厌恶,仍是电影的主题。

总结

电影制片厂,作为重要的电影运动兴起,在英国电影史上没有先例,但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电影在经济上的成功,显然将在21世纪大行其道。使用相同的布景,重复出现的工作人员和演员阵容,以及讲述英国在战争中的经历的故事,制片公司可以大规模制作电影,并能保证赚钱。然而,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不应该被视为资本主义电影的起源,是因为它们不是。他们应该被铭记,因为这些制片厂所创造的类型电影,在半个世纪以来的英国电影中反复出现。

英国电影并没有长期停留在电影制片厂的时代。20世纪40年代末,庚斯博罗搬到了松林,1955年,BBC接管了伊灵。这使得英国电影的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左转。于是英国电影制片厂的这段历史,变成了英国电影史上最奇怪,但又最真实的历史时期之一。

网址:独特艺术的诞生,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开创与兴起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88744

相关内容

独特艺术的诞生,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开创与兴起
英国松林电影制片厂印象
制片厂制度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由来
长春电影制片厂:光影记录新中国电影成长史
第二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
现代电影工业元素(二):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英国电影魅力:从007到哈利·波特的璀璨之路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
重访默片:艺术家的创新与电影历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