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仝卓更改学籍风波算是尘埃落定,包括其继父在内的19名公职人员受到相应处罚,仝卓本人也被校方声明学历作废,知错能改,星途也算是按了暂停键,但仝卓今天发文配图余华的《活着》,写出“读完这本书,感悟很多”,恐再惹争议。
余华于1992年创作了《活着》,由于国外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仍然对世界很友善,没有一句怨言,余华感慨之余,以一个地主少爷的苦难经历作为故事的背景进行的创作。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因嗜赌成性败光家业的地主少爷“福贵”,父亲过世,妻子被娘家接走,从少爷到乞丐,还没来得及哀叹,活着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幸好妻子并未嫌弃自己的落魄,带着儿子回来继续生活,但却又在带母亲看病的路上被抓了壮丁。
活着剧照
两年后死里逃生又回到家中,然而,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母亲去世了,妻子不能做重活,女儿因病变聋哑,儿子为救县长夫人死去,后来女儿因难产也死去,三月后妻子也去世了,女婿也意外离世。
活着剧照
身边惟一的外孙也因吃豆子撑死,生活中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继续活着……作者留下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感悟。
仝卓此时要说对《活着》发出感慨很好理解,但要是感悟,势必是同样经历了大苦大难和命运不公,仝卓呢?自己挑衅教育公平在先,处理结果在后,准确说就是咎由自取。
对《活着》发出感悟,似乎什么都无所谓,“活着”就好了,这是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感悟,还是觉得自己同样经历了苦难呢?当然,对他而言是一种“苦难”,但这一切又是谁造成?又是谁给了他这么痛的领悟?仝卓的感悟就显得别有气质。
“福贵”经历了许多苦难,生命中只能剩下“活着”的感悟,不妨讨论下一下仝卓的感悟,第一,他是在感悟自己从明星到人人指责的对象,第二,他是看破红尘,感悟到了除了活着什么都不重要,第三,他是在内涵世事的不公。
那么,仝卓是感悟到了什么?命运不公?世态炎凉?身份转换?答案留给大家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态度出了问题,和之前真诚认错并手写道歉信的态度形成了对比,要说这件事本身只是给他的星途按了暂停键,这样的态度怕是为星途按下了停止键,你怎么看?欢迎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