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90后的中非情缘》 | 中非青年交流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15 07:33

五集纪录片《90后的中非情缘》采用了“中非对话体”的叙事方式,以“中、非”双重视角来叙述中国90后与非洲90后彼此交流合作的故事,选取“丝路使者”、“最佳搭档”、“非洲舞蹈”、“青年领袖”、“非洲美食”等主题,深入展现中非青年交流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活力,让“一带一路” 倡议下发生的青春故事真实、具体、可感。

《90后的中非情缘》

中国与非洲合作交流日益深入,数百万中国青年在非洲打拼,同样有来自非洲的青年在中国求学、工作。纪录片《90后的中非情缘》挑选中国和非洲90后主人公,讲述他们交流合作的故事。

《90后的中非情缘》导演手记

在与90后接触的过程中,我时常感慨于青年一代多元兼容的强大张力,在他们这股鲜活的、革新的力量面前,那些所谓宏大的故事竟都黯然失色。在万般感慨后,我将自己专注的中非叙事的主人公对准了这一群体,由此,《90后的中非情缘》诞生了。

两年多陆陆续续拍摄下来,我的感受是青年人物使中非交流这一题材更有活力、更接地气。为了呈现这种“接地气”的真实感,我有三个原则:

首先就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记录,尽可能不用解说词代替人物说话,把“理解权”交给观众,这也是我在以往创作中一直坚持的,这样一来中外观众都能从这些真实的影像中去感受、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每集故事我们都希望呈现出非洲人之美、非洲文化之美。比如,在第一集我们拍摄了放出了很多偶遇的非洲野猫、小鸡等抓拍画面,这些自然的、诗意的风土人情能够在故事外拉近影片与观众、非洲与观众的距离;

最后是面对中非青年交流故事,既需要缩小,也需要放大。缩小的是“取景框”,也就是以小人物的故事勾勒中非青年交流的群像;放大的是每一个鲜活的、真实发生的瞬间,对于很多剑未佩妥90后的中非青年来说,一些跨国、跨文化友谊的发生都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

作为专注于中非交流故事的纪录片导演,我的职责就是用影像将这些青年的故事记录下来。“青年者,国家之魂。”希望这些青年群体的故事能够为中非交流带来更多生机和活力,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看到——中非交流不仅仅存在于国家之间,而就在我们身边。

关于导演:张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担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毕业,主要从事非洲影视研究、纪录片创作,致力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赴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喀麦隆等非洲国家调研交流,在《Journal of African Cultural Studies》、《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导演创作《重走坦赞铁路》、《我到非洲去》、《波比的工厂》等纪录片,被译制成多种语言在中央电视台、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肯尼亚国家广播公司、布隆迪国际广播电视台等中外国家级平台播出。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标题:《普通人的《90后的中非情缘》 | 中非青年交流故事》

阅读原文

网址:普通人的《90后的中非情缘》 | 中非青年交流故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02257

相关内容

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交流,李子柒分享非遗故事
当好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
當好中非文化交流的橋梁
高虎撞人事件调查:公安局认定非交通事故
杂谈:拉脱维亚普通90后青年芮丹尼的演员之路
阿布尔的孙悟空:非洲少年与中国维和军人的故事
中国家庭|“90后”流动青年未婚同居的动因与特征
非凡的爱情:七位女星嫁给普通人,感人至深!
中拉青年共话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未来
“耀眼星光下的平凡爱情:名人与普通人的婚姻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