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风云3:1983年,五福星没打过最佳拍档,嘉禾输给新艺城
香港电影风云3:票房大战,五福星没打过最佳拍档,嘉禾输给新艺城
时间来到1983年,邵逸夫推出了“无线五虎将”。这5人分别是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梁朝伟、汤镇业。
这5个年轻人,最大的黄日华不过25岁,迅速成为TVB的当家小生,都主演了多部经典剧集。
1983年5个年轻人准备集体跳槽进军影坛,当时香港两大电影公司“新艺城”和“嘉禾”都想签刘德华及梁朝伟,但对其他“三虎”没兴趣。刘德华要求必须集体签约,否自己宁肯不签。
而无线高层听闻五虎想跳槽,就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分化策略。梁朝伟需要赚钱养家,加之为人相对保守,被无线劝说先行续约。
梁朝伟被突破后,“五虎”阵营因此瓦解。但刘德华还是不肯屈服签约,结果遭到无线雪藏一年,原来帮他推唱片的计划也全部暂停。其他3人据说都对梁朝伟产生埋怨,唯独刘德华并未动气。
五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渴望外面的世界,兴奋之余又多少有些害怕紧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同的选择很难说谁对谁错。
这一年的香港金像奖最大赢家是许鞍华,她在上一年的《投奔怒海》包揽最佳电影、导演等五项大奖。这一年许鞍华36岁,《投奔怒海》只是她第四部电影作品。
这一年影帝由麦嘉与洪金宝共享影帝,影后则是《靓妹仔》的林碧琪。
林碧琪有两个记录,她是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当时只有17岁;她也是作品最少的影后,只拍过《靓妹仔》一部电影,可谓出道即巅峰。
她在电影中塑造了一个堕落少女,倔强、高傲,自暴自弃而又凄凉无奈的心态被她演得入木三分。著名导演李翰祥当时曾说林碧琪有朝一日会超过日本著名女星山口百惠。
第一次演戏就拿到影后,林碧琪的起点比其他人要高了不知道多少,可惜她很快嫁人结婚,从此告别影坛,和爱人相扶到老,一生没有出现过任何绯闻。
1983年的电影市场依旧是嘉禾、新艺城和邵氏三家厮杀,不过最后的胜利者依旧还是新艺城。
票房冠军是新艺城的《最佳拍档之大显神通》,搞笑三人组麦嘉、许冠杰、张艾嘉延续前作风格,加入飞车特技和荒诞元素。
不过这部电影虽然拿到了票房冠军,但相较于其高昂的制作成本,香港票房收入就有点尴尬了。幸好电影在东南亚票房不错,这才坚定了新艺城继续把这一系列做下去的决心。
这部电影创意天马行空、细节精益求精,是新艺城创作力旺盛时期的经典之作。
1982年《最佳拍档》大卖,嘉禾不甘示弱,在1983年推出了《奇谋妙计五福星》,拿下2199万港币的票房,紧追《最佳拍档》位列亚军。
这是嘉禾为了对抗抗新艺城打造的群星功夫喜剧,吴耀汉裸身隐身、钟楚红美艳亮相成经典。影片开创“五福星”系列,融合草根幽默与动作设计。
成龙虽然只是客串,但却创造了全片最为精彩的动作场面,成龙穿着轮滑鞋在公路上的车流中不断上窜下跳、左右腾挪,穿过行驶中的大货车底的场面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精彩。
此时的钟楚红正值青春,虽然没有后来红姑的风情万种,但依旧在银幕上迷倒了万千观众。
《五福星》取得成功后,嘉禾马上趁热打铁在之后拍出了六部,是香港电影最长的系列电影之一。
成龙带来了《A计划》,成龙这次不仅自编自导,编剧也有成龙的份。师兄弟洪金宝、元彪再次助阵。
从这一部电影开始,成龙、洪金宝会互相在对方的电影中露脸,或是主演或是客串,通常还会有元彪、元华,这几个人的组合将会在不少经典港片中出现。
也是从本片开始,成龙开始加入危险镜头,而且还亲自上阵。成龙既沿袭《醉拳》的诙谐杂耍路数,同时又开始借鉴西方默片时代卓别林和基顿的动作+搞笑风格,可以说从这部电影开始,成龙逐渐形成了自己固定风格,也真正地成为了功夫巨星。
票房榜第四名的电影是《火烧圆明园》导演是后来大导演李翰祥。
这部电影汇集了香港和内地多位知名演员,刘晓庆、张铁林主演,也是影帝梁家辉的出道之作。
本片上映后香港年度票房达到1544万,作为历史题材影片,票房已超过预期。它的后半部《垂帘听政》也在不久后上映,拿到1202万票房,当年票房榜上名列第九。
26岁的梁家辉也凭借《垂帘听政》获得了第三届金像奖影帝,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不过因为这两部电影是在内地拍摄,梁家辉就被台湾封杀了。于是荒谬的一幕出现了,新科金像奖影帝梁家辉失业了,没人敢找他拍片。他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去摆了几年地摊。
邵氏《表错七日情》拿到了1510万票房,排名第五,而让人唏嘘的是这居然是邵氏第一部票房过千万的电影,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电影公司没落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感叹,电影江湖更新换代太快了。
香港动作片专业户林岭东也在这一年带来了他的处女座《阴阳错》,只不过他的第一部电影却是一部爱情鬼片,和动作片八竿子打不着。本片拿到了1410万票房,位列票房榜第六。新艺城曾经想找张曼玉来和谭咏麟搭档,后来为了拓宽台湾市场而选改用了17岁的倪淑君。
新艺城出品的《我爱夜来香》紧随其后,"新艺城七怪"中五人都有参演。影片把许多经典电影《北非谍影》《虎口脱险》《天字第一号》都整合在一起,极尽恶搞之能事,而如此奇思妙想也只有徐克和泰迪罗宾这样的“怪才”才能想得出来。
第八名的《专撬墙脚》还是新艺城出名,虽然也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但剧情还是比较薄弱,所幸石天用自己夸张的表演弥补了这一不足。
最后一名是午马执导的《人吓人》,林正英第一次演一个道士,为后续《僵尸先生》系列埋下伏笔。
1983年还有一件遗憾的事,当年当红的功夫明星傅声因为车祸去世,年仅28岁。傅声是张彻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也是张彻力捧之人。当年他青春感十足,外形俊朗,让固执的张彻都为他调整剧本,改变始终坚持的“孤胆英雄”。
傅声的猝然离世,让整个影坛陷入震惊与哀恸。这位被王晶誉为“刘德华加周星驰”的巨星,带着未完成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与未兑现的无限可能,永远定格在28岁的青春里。
1983年的香港影坛正在大步朝前,前十的电影每一部票房都过千万,新艺城与嘉禾的商业竞争把创新推向了极致,《最佳拍档2》的荒诞机器人、《五福星》的草根狂欢、《A计划》的搏命钟楼,无一不在宣告:港片正以癫狂的创造力,冲破类型片的边界。
这一年的经典作品《A计划》《五福星》至今影响深远,成为华语电影的重要遗产。
当1983年的日历翻尽,香港电影并未停下脚步。成龙在《A计划》的成功后,正酝酿着《警察故事》的惊天一跃;而新艺城的《最佳拍档3》与嘉禾的《福星高照》,即将掀起更猛烈的票房厮杀。与此同时,吴宇森在低谷中蛰伏,周润发仍在等待一个“小马哥”的契机,这些伏笔,终将在未来数年迸发出改写影史的能量
全文完
#香港电影#
网址:香港电影风云3:1983年,五福星没打过最佳拍档,嘉禾输给新艺城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06373
相关内容
资料: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简介麦嘉:香港首位喜剧之王,与洪金宝相爱相杀,成就新艺城十年辉煌
八部嘉禾电影作品:连片头都是回忆!嘉禾贡献,最佳影片
香港影坛最搞笑的光头,与洪金宝是双胞影帝,与许冠杰是最佳拍档
港影:左右互搏,郭富城五部新片的命运
两个香港巨星洪金宝和麦嘉,他们到底谁对香港影坛的贡献更大
香港全明星阵容电影,你看过几部?
综述:“香港电影金像奖”20年精彩回放(附图).doc
香港十大喜剧演员排行榜 香港电影十大喜剧之王 十大香港著名喜剧影星
香港八大电影公司片头,看到画面你都能想起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