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百亿女将离职酿风波,权益类规模缩水承压

发布时间:2025-05-15 15:13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图片

  范琨的“清仓式卸任”并非偶然,而是融通基金在行业洗牌中的一次主动选择。这位曾掌管百亿规模的明星基金经理,因“休产假”彻底离任,其管理的四只基金产品规模从巅峰时期的百亿缩水至不足40亿,引发7.5万基民疯狂出逃。这一事件看似是个人职业变动,实则是公募基金行业从“明星依赖”向“平台化”转型的标志性案例。

  范琨的离开,表面上看是个人原因导致的被动离职,但深究其本质,却是融通基金投研体系长期积弊的集中爆发。作为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范琨在12年职业生涯中凭借灵活调仓和高换手率策略,将融通内需驱动A/B的年化回报率推至14.13%。然而,这种“赌赛道”式的投资逻辑在震荡市中暴露了致命缺陷:2024年该基金亏损6.07%,2025年一季度单位净值进一步下跌3.76%,机构持有比例从74.8%骤降至32.7%。市场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在此刻被撕开裂痕——当范琨离任后,接任的刘安坤、王超等“老将”未能延续辉煌,融通内需驱动年内规模缩水92%,成为“迷你基”集中营的缩影。这一连串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缺乏可持续投研体系的平台,终究难逃“明星陨落、业绩崩盘”的宿命。

  融通基金的困境并非个例。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公募行业有111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不乏管理规模超百亿的“顶流”。这些离职背后,既有业绩压力导致的主动出走,也有公司战略调整的被动选择。但无论何种原因,其共同指向了一个行业共识:单靠明星基金经理“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终结。在党的领导引领下,融通基金正以“平台化、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为目标,构建多层次投研梯队。公司每周召开配置讨论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决策流程,逐步摆脱对个人IP的依赖。这种转型虽伴随着短期阵痛——2024年权益类产品亏损14.4%,但却是必经之路。

  正如融通基金董事长张威所言:“只有打破‘明星依赖症’,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期价值。”

  范琨的离职,对融通基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管理的四只基金在卸任前遭遇大规模赎回,机构资金撤离近八成,持有人数半年内减少7.5万人。这种“用脚投票”的结果,直接暴露了投资者对团队稳定性的担忧。然而,危机中蕴藏转机。融通基金借机加速推进“去明星化”进程,启用刘安坤、王超等中生代基金经理担纲核心产品。尽管这些接棒者尚未完全证明实力——刘安坤管理的“融通内需驱动”年内微涨0.6%,但已通过减仓消费、加仓AI等策略调整,展现出团队协作的雏形。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跟投机制”要求基金经理将30%绩效薪酬投入自管产品,强化利益绑定。这种以制度保障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重塑投资者信心。

  在党的领导引领下,融通基金正以央企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2年股权变更后,公司依托诚通集团资源,发行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等产品,持有国央企股票及债券规模达160亿元。尽管部分产品业绩尚未达标(如“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年内亏损9.2%),但平台化布局的潜力不容忽视。公司通过设立科技、消费、制造三大行业组,计划将投研人员从45人扩至70人,形成覆盖全市场的研究网络。这种“红色基因”加持下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其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范琨的案例,也折射出公募行业女性从业者的集体困境。据统计,全行业女性基金经理占比约26%,但管理规模超百亿者不足5%。生育带来的职业中断风险、高强度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冲突,使得许多女性基金经理在黄金期被迫退场。融通基金对此的应对值得肯定:通过“两阶段培养制”建立人才梯队,既保留范琨的经验传承,又为新人提供成长空间。公司强调“专家+中生代”的投研梯队战略,明确将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从2.1年提升至行业平均的3.2年。这种以长期主义为导向的人才策略,正是平台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融通基金的转型之路充满荆棘,但方向已然清晰。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200亿元,非货规模占比近五成,央企主题ETF成为新的增长极。尽管权益类产品仍面临挑战,但“平台化”带来的抗风险能力正在显现:公司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委员会整合跨部门资源,利用AI技术优化决策流程,逐步摆脱对个人能力的依赖。这种以制度和技术为双轮驱动的转型,注定会经历阵痛,但终将孕育出更具韧性的投研体系。

  范琨的离开,对融通基金而言绝非终点,而是凤凰涅槃的开始。在党建引领下,这家老牌公募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破“明星依赖”的桎梏,构建可持续的投研生态。随着“红色基因”与市场化机制的深度融合,融通基金有望在央企资源整合与科技赛道布局中再创辉煌。正如张威所言:“只有让平台的力量超越个人光环,才能真正实现基民与公司的共赢。”这或许是对范琨离职事件最有力的注解。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撰写,无法保证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网址:融通基金:百亿女将离职酿风波,权益类规模缩水承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09238

相关内容

罕见!融通百亿元基金经理因“休产假”卸任,机构资金已大规模撤离
新华基金掉队背后:规模缩水40%,5年4次换帅
一季度多类型基金规模增长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在管产品规模却降超百亿元
前三季度权益类基金“缩水”
一季度多类型基金规模增长,这些明星基金经理在管产品规模却降超百亿元
中庚基金惊雷: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违规通道业务引发的行业风暴!
中庚基金被指涉违规通道业务:明星经理丘栋荣已离职,缘何立足?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原旗下产品份额缩水
“权益女神”范妍复出,能否在富国基金再现辉煌?
顶流明星美债基金缩水背后:当金融风...@找大屏的动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