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音乐产业中的应援文化:起源、发展及作用.pdf
龙源期刊网
韩国音乐产业中的应援文化:起源、发展及
作用
作者:强恩芳强子涵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随着韩国流行文化的形成和传播,韩国式的应援文化最终成为“韩流”的一部分而备
受世界瞩目;通过考察中外“应援”的定义,明确了应援文化的起源和在韩国的发展过程及其分
类;以参加韩国顶级男团BIGBANG出道十周年纪念演唱会后援团的体验过程为例,深入分析
了韩国式应援文化和各类应援方式;韩国的应援文化为推动韩流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
作用、并将继续发展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产业应援文化粉丝经济BIGBANG韩流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开始,韩国流行文化席卷了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形
成了一股“韩流”。“韩流”的形成初期以韩剧为代表,逐渐汇入了韩国电影、歌舞、音乐、服
饰、游戏、整容、料理以及其他韩国商品等形态,最终形成了非常有辨识度的韩国流行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朴光海(2013)对韩流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总结说:“韩流文化是由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传统文化和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构成的,其基础是东
亚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和融合了西方现代文化。所以可以说,韩流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
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韩流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文化形态,其中
有的逐渐成为了韩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比如,粉丝为偶像
明星加油打气的应援行为最终形成了应援文化和应援经济。
二、“应援”释义和“应援文化”形成过程
汉语中的“应援”一词,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来源,词义也大相径庭。首先,“应援”是汉语中
的固有词。《辞源》(1979:P1170)的“应援”条目将其解释为“接应救援”,引例为三国时期
诸葛亮的《心书击势·》篇,其中有“四邻和睦,大国应援”的记载。此后近两千年间,“应援”的
词义没有发生变化。比如,鲁迅在1932年的《书信集致许寿裳·》中写道:“主张用白话者,
近来似亦日多,但敌亦群起,四面八方攻击者众而应援者则甚少。”从古代到现代,作为汉语
固有词的“应援”,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本意。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应援”还是外来词。党静鹏(2017)指出:“外来词是由语言接触所
导致的语言间词语借用的现象”。因此,“对外来词的研究不应只关注借用的结果,还应关注借
用的过程”。作为外来词的“应援”主要是伴随着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流行音乐在中国的
龙源期刊网
流行而引入中国的,不过,“应援”一词却是由日本人最早使用的,被用来描述体育运动中的
cheerleading,即啦啦队现象。啦啦队始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的橄榄球队。1889年,明尼苏
达大学的学生在自己的队伍比赛时,如歌唱般喊出“加油,加油”(Rah!Rah!Hoo-Rah!
Varsity!Varsity!Varsity!)的口号,这是最早的有组织的团队型啦啦队。1898年12月2
日,出现了正式有组织的啦啦队。1903年,诞生了第一个由男大学生组成的助威团“Gamma
Sigma”。1923年开始,女学生开始加入啦啦队,当时使用的体操、翻跟头、麦克风等形式沿
用至今。
日本深受美國的影响,在引入美国的体育项目的同时,也引入了美国式的啦啦队文化,并
将之命名为“应援”。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战败的日本,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富饶日本的目
标,申办了很多足球比赛和其他国际性赛事,借此形成了融合了国家主义、爱国主义等政治理
念的应援文化。比如,在国际比赛中,当出现日本国旗时,日本观众会紧握双手;当奏响《君
之代》时,日本观众会一起歌唱等等(吴铉锡,2016),形成了日本的体育应援文化。韩国在
朴正熙总统任职期间,也开始通过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来塑造和推广逐渐强大起来的韩国国家形
象。比如,韩国在1971年5月主办了“朴正熙杯亚洲足球大赛”,被简称为“朴氏杯”(Park’s
Cup),此次大赛是韩国第一次主办国际足球比赛,应援文化也开始在韩国的体育赛事中培养
了起来,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数量高达800万的韩国球迷
网址:韩国音乐产业中的应援文化:起源、发展及作用.pdf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11986
相关内容
应援棒的起源与发展:粉丝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2018年韩国娱乐偶像产业发展现状及盈利模式分析
中国欧美韩国饭圈文化在应援区别
从韩流到鹿晗:中国粉丝应援文化的演变与运作机制
2024年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化娱乐产业现状 文化娱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22年数字文化娱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音乐家刘欢近况加盟环球音乐,助力中国音乐产业全球化发展!
韩国流行音乐角度下“韩流”的文化传播研究,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