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债悬额、连续亏损四年,市值跌去九成,华谊兄弟何以至此?
本以为华谊兄弟的2022年会好过些,毕竟2021年业绩预告至少盈利2250万,结果一修正,至少亏损2个多亿。这变脸速度,就离谱。
于是,继违规减持后,华谊兄弟再次收获一份警示函。
昔日的华谊兄弟,叱咤影视业,王氏兄弟挥金如土,3年8个多亿拍得名家画作。而如今,巨债悬额、连续亏损四年,市值跌去九成……曾几多风光,如今多落寞。一代影视龙头,何以沦落至此?
01
说起王氏兄弟,那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哥哥王中军喜好艺术、绘画,弟弟王中磊喜爱电影。
1994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硕士的王中军学成回国,拉着弟弟王中磊成立华谊广告公司,主要给企业设计LOGO。凭借广阔人脉,公司顺利拿到中国银行、中石化、国家电力等企业订单。
在短时间内,华谊迅速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
彼时的中国影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两人拍电影的心思又动了。毕竟蛋糕那么大,谁不想分一杯羹呢?
恰逢此时,王朔和冯小刚的好梦电影公司行至末路。王朔去了美国,即将离开王朔圈子的冯小刚,和准备踏入影视圈的华谊,搭上了线。
1997年,《甲方乙方》一炮而红。次年,王氏兄弟投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当年的票房冠军,为华谊赚了5000万。
自此,冯氏喜剧+华谊兄弟,开启了横扫国内影视业的时代。当人人感叹“无冯小刚,无贺岁档”之际,却不知,华谊兄弟才是最大赢家。
02
让华谊成为国内影视业“半壁江山”的,除了冯小刚,还有内娱第一经纪人——王京花。王京花,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大姐大,手下陈道明、范冰冰、李冰冰、胡军……全是后来的行业大腕。
华谊兄弟做的是影视投资,有钱却没有艺人。为了更好垄断私人电影行业,2000年,王京花和王氏兄弟成立华谊兄弟太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在王京花的打理下,国内半个圈子的一线明星加入华谊,杨紫琼、周迅、李冰冰、范冰冰、张涵予、黄晓明……华谊兄弟正向内娱“头把交椅”冲去。
电影、艺人经纪、音乐、娱乐营销,华谊开始全面开花。毫不客气地说,彼时的华谊兄弟几乎一家独大,占据了中国影视业的半壁江山。
03
华谊的成功靠的是“影视公司+当红明星+大IP”模式。但其中任何元素出现问题,华谊当伤筋动骨。
2004年,冯小刚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出走华谊。但这影响并不大,毕竟双方合作并没断。真正让华谊肉疼的当属王京花的出走。
2005年,华谊迎来第一次“大地震”。王京花放弃华谊50%股份,携杨紫琼、陈道明、刘嘉玲、胡军等一众大牌明星转投橙天娱乐。尽管还有“双冰”坐镇,但危机已经悄然浮现。
当在外折腾一年的冯小刚回归之际,受到了热切欢迎。自此,华谊开启了同明星深度捆绑的模式,不仅是冯小刚,此后的邓超、李冰冰均持有华谊股权。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然而,社交媒体带来了娱乐新时代。尽管华谊登陆科创板,依旧无法阻止艺人的流逝。再加上冯氏喜剧市场受挫,华谊兄弟开始由盛转衰。
04
为了追随时代的脚步,摆脱对单个导演和演员的依赖,华谊踏上多元化发展之路。一方面依靠外延式并购疯狂扩张,一方面加深同艺人的捆绑。
收购唱片公司、布局游戏产业,华谊搭建起电影、音乐、游戏三驾马车。但这场“造富神话”却在对赌协议下加速落幕。
2013年到2016年,华谊兄弟先后收购银汉科技、浙江常升、东阳美拉、东阳浩瀚……这些公司,有的成立一天,有的成立几个月,却都以几十倍的溢价进行收购。华谊砸了几十个亿,为的就是和明星深度捆绑。
当然,这背后都挂着对赌协议。可赌赢赌输,华谊又说了不算。
时代变了,轻媒体、快制作的娱乐内容当道,多元化发展让华谊电影的质量受到了影响,发行份额不断下滑。再加上疫情暴击,华谊的日子是越发艰难了。
2018年-2021年,华谊兄弟连年亏损,这四年亏非净利润分别为-11.81亿元,-39.66亿元、-10.18亿元、-10.73亿元。
四年亏了72.38亿元,也是挺惨的。今年第一季度,依旧是没赚钱,还亏了不少。
回首再看,作为国内首家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华谊也曾市值近千亿,只可惜英雄难再盛,终有落幕时。
网址:巨债悬额、连续亏损四年,市值跌去九成,华谊兄弟何以至此?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18468
相关内容
影视“寒潮”后的华谊兄弟,去年亏损9.8亿后,1季度再度亏损市值缩水近800亿,王中磊减持还债,华谊兄弟拐点何时出现?
华谊兄弟“缺席”最强暑期档,持续亏损、“盟友”减持,如何翻身
华谊兄弟实控人王忠军王忠磊被罚!四年巨亏64亿元,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网友直呼:退市的节奏!
4年亏损64亿!华谊兄弟“被执行”背后,是哥俩理不清的“烂账”
华谊兄弟从未如此边缘化:中报业绩首次亏损,缺席暑期档
卖卖卖四年后,华谊兄弟还剩多少家底?
华谊兄弟出现巨亏,王中军真的知道错在哪
华谊兄弟连亏3年:王忠军被限高消费 冯小刚对赌再败赔钱
华谊兄弟20年轮回:昔日枭雄,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