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都成直播间“打工人”,京东直播要靠“营销场”破圈?

发布时间:2025-05-16 04:45

直播经济的下半场已经到来,必须有更系统的方法论支持。

全文3500字,读完约需要3分钟。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峻考验,长时间的居家工作、生活、学习,催生了宅经济、无接触经济等新兴业态,直播电商迅速走红。

多份来自不同机构、不同研究方法的报告相继出炉,共同指向一个结论:今年直播经济将站上万亿级规模,是年内最强劲的风口。

直播带货更成为了电商标配,今年的11.11,看似是电商大战,但同时也是直播大战。

而京东直播打造的11.11直播超级夜2.2亿人次观看、2次登顶微博热搜,体现了京东直播对直播经济本质的洞察和把握,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直播经济的下半场已经到来,而要保持长生不衰,必须有更系统的方法论支持。

01

站上万亿风口,但直播经济的路却并不平坦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范围电商直播数量超过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量超过40万,观看人数超过500亿人次,上架商品数量超过2000万。

下半年,由于有11.11这个因素,以及疫情全国阻断带来的经济复苏,这个数字只会比上半年更激进。

但是,一些系统性问题,也开始出现在直播领域。

第一个问题,是随着直播场次的直线上升,“翻车”的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收不回成本,销量无法冲抵“坑位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名人、大V。

最著名的知识IP吴晓波老师就翻了车,而他是少有的公开反思自己问题的人,吴晓波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吴晓波:十五罐》的长文,不但承认直播翻车,还称是“自信害了我”。其中原因,文章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表现和选品逻辑两方面原因导致。

吴老师的反思,恰好代表着对于直播这个新生事物,方方面面都存在缺乏系统方法论指导的问题。

直播看上去只是一场talk show,但行内人深知,这涉及到IP、人选、选品、供应链、价格博弈和最终交付等方方面面,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二个问题则是,由于直播的盛行,进而导致直播泛滥,用户的选择太多,效果稀释。

直播的确是“万物皆可播”,但其上限为何,业内却存在争议。从本质上来讲,直播是一种注意力经济,需要用户消费很长的时长来参与,以激发那1-3秒的购物冲动。而众所周知,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到顶,用户时长不敷分配,直播的场次太多必然带来的问题是注意力被稀释,效果随之直线下滑,缺乏品质可言。

而第三个问题则在于,困扰业界的“品效合一”问题,在直播这里同样遇到了障碍。很多业者认为,直播是冲动式消费,品牌是心智式消费,直播的模式在于鼓励短期冲动,但缺点是无法长期记忆,因此很难持续给品牌带来势能增长。

有人因此提问:“你还记得上次直播你买的倒数第二个商品是什么么?”

无人作答。

02

京东直播的新理论-营销场

今年的11.11,是京东的直播“大年”。

从规模上,今年京东11.11的直播就很惊人,不仅提前对外界公开“直播将全面升级”,而且阵容也异常齐整——这次不但有“2020京东直播超级夜”明星直播盛典,还有超300位明星、超500场总裁直播玩法等。

这意味着,京东不仅试图用丰富的直播形式引领电商行业品质化直播热潮,也将全面引爆11.11的直播购物氛围,更将实践其“营销场”理论。

京东直播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直探索直播业态背后的理论支撑,其率先提出的“品质化直播”是早期直播“野生期”中少见的有清晰思路的直播体系,其重点则是,“品质化直播”意在解决“如何利用直播让品牌商家与消费者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如何通过直播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这是京东直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京东直播坚持“品质化直播”的初衷。

而今年的“营销场”理论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品质化直播”的升级版,目的则是持续探索内容和电商,文娱和消费深度融合的电商营销新形态。

前面曾经说过,直播和品牌营销,之间有一条难以越过的沟壑。

直播是一个长耗时的展示,但具体到某项商品,其在互联网上展示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通常采用激发情绪的方式,力求在1-2秒内促成用户点击购买,这是一切直播带货的基础。

但营销专家也因此指出:“任何情绪激发,都只适合短暂的冲动性消费,对于培养长期的品牌偏好和消费习惯几乎没有帮助作用。因为情绪作用来得快,消散得更快。直播能让你1秒内下单,也能让你1秒后忘记。”

在这个时代,由于数字平台可以创造的交互几乎是无限的,所以,消费者注意力呈粉尘化,越来越忙的消费者记住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

所以有人断言,直播只能解决带货冲量的问题,但无力于品牌营销。

但是,京东直播的“营销场”则力图打破这两者之间的藩篱,它们为此设置了一种新的直播设定:

1.对场景而言,要继续发挥品质直播的优势,为品牌的营销提供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品牌价值和调性能够充分的展现和沟通;

2.能够连接短期冲动和长期品牌记忆的中间体,应该是“内容”这个介质,所以,优质内容和直播引导两种方法可以产生效果叠加,最终形成特定的营销场景,以内容连接起品牌和消费,进行“品效合一”的尝试。

但京东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03

没有任何一种直播适合所有人

没有任何一种直播适合所有人,所以,从总体而看,京东直播11.11选择了全线押上的方法。但如果仔细辨析,又发现其中的“排兵布阵”自有细致的逻辑安排。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为了在公域流量的大池子中获取足够多的流量,以分发给全平台、全渠道,京东采取了空前豪华的全明星押上的策略。

由此,我们看到,在“京东11.11直播超级夜”的明星阵容异常强大,蔡徐坤、王源、李宇春、郑爽、THE 9、汪苏泷、薛之谦、汪峰、许巍、郭麒麟、李沁等超30位(组)超级明星重磅加盟,并通过现场演出、互动环节的设置,为用户打造一场超级直播盛宴。

在明星的阵容中,也可以看出京东试图覆盖全龄段的消费者,比如对于Z时代的消费者,京东准备了唱跳俱佳的蔡徐坤、王源等流量爱豆和今夏刚刚出道的大热女团THE 9、元气少女段奥娟等;对于核心消费主力年龄段的用户,则有众多国民级的歌手,“无价之姐”李宇春、深情才子薛之谦、唱作人汪苏泷等;而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作为摇滚乐的老炮儿,汪峰和许巍等人的加入更加丰满了这次阵容。

即使在灯光、舞美等环节,京东直播也邀请国宝级音响师金少刚、灯光设计师冯辉、舞美设计师李洪波、音乐制作人刘卓等业内顶级大师,采用了亚洲仅有的歌剧舞台级P4点距的LED镜面地屏,让用户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其次,在渠道方面,京东直播把目前流行的“双屏互动”“大小屏”的玩法发挥到了极致。前面说过,“营销场”中连接品牌和消费的是内容,而为了让内容渠道最大化的作用,京东这次采取了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的“三端联合”,覆盖大屏电视、中屏ipad和小屏手机,尽可能无死角的输出精彩内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提升直播的品质,让品牌商家与消费者进行更有效的沟通,通过直播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京东直播不仅仅邀请了明星和红人,还发挥了专业端的力量,把早先的总裁直播全面升级为“品牌总裁+平台高管”、“品牌总裁+行业专家”、“品牌总裁+品牌总裁”、“品牌总裁+明星”的“总裁+”直播模式。

这使得在京东直播11.11期间,有超500场总裁直播,涵盖了家电、通讯数码、时尚家居等十余个品类,包括小米、西门子、方太、OPPO、美赞臣等众多品牌。

“总裁直播是一种很好的直播差异化方式,让企业家来讲自己的产品,更真实、专业、诚恳,对于一些价值高、专业性强的产品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销场’,效果甚至超过红人、大V。”一位直播行业的专家分析说。

这一系列动作,京东零售集团内容生态负责人张国伟有一个高度凝练的总结:年年都有11.11,年年都有618,平台每一次做迭代和升级,不是为了升级而升级,而是为了跟上市场的变化、商家品牌的需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继618前浪演唱会和后浪音乐节之后,京东直播将籍于此次“2020京东直播超级夜”,持续探索内容和电商,文娱和消费深度融合的电商营销的新形态。

04

结论

今年11.11京东直播的成绩相当亮眼:11月10日晚,京东11.11直播超级夜在京东直播、爱奇艺、江苏卫视联合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2.2亿人次。江苏卫视CSM59城及CSM35城实时收视双网同时段均排名第一,在全网以超50个话题引爆热搜,更是2次登顶微博热搜,强势霸榜。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直播经济已经快速的进入了“下半场”,直播业态的生产,也已经到了没有系统方法论,就没有继续增长空间的地步了。

而京东直播的探索不仅是系统性的,也是专注、深入的,其中用内容作为品效桥梁,“品质化直播”、“营销场”概念的提出,不仅仅会成为京东直播的利器,更可能为直播经济的下一阶段晋级提供整体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启示。

与我们交流

稿件同时发布于:

微博、头条号、一点号、百度号、搜狐号、网易号、

ZAKER号、新浪看点号、雪球专栏、大鱼号、趣头条号、

商业新知号、同花顺号、创头条号、招商银行社区号

网址:明星都成直播间“打工人”,京东直播要靠“营销场”破圈?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20908

相关内容

【案例】从汪峰直播首秀,看京东直播用泛娱乐化破圈打造直播营销场|SocialBeta
半个娱乐圈,已成直播间里的打工人
半个娱乐圈,已成直播间里的打工人
任嘉伦和洛天依同框!京东直播带来行业首次破次元跨界营销
“京东星主播”苏醒开启直播首秀,京东直播再添明星达人直播新模式
京东牵手张国伟构建直播新生态,探索未来明星直播破局之法
跟“明星网红”说再见,京东“采销直播”破圈,无佣金无坑位费!
月销过亿的“护腰神器”,直播间狂割打工人
京东直播也需要罗永浩们
明星直播领衔 京东大商超创意营销引领11.11快消品狂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