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警察父亲!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移民管理警察,亦为人父,为人子。他们头顶警徽,身着藏蓝,在生活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忠诚守护国门一线,是人民群众眼里的国门卫士,是父母的期望,更是子女心中的“超级英雄”。在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移民管理警察与孩子,移民管理警察与父亲的故事……
从埋怨到理解,只因我也成了你
刚入警时,常常有人问袁野:“你爸当了一辈子警察,工作这么累,你为什么还要选择警察这个职业?”这个90后小伙总是笑着说:“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的传承。”
袁野的父亲是珠海市警察训练支队一名警龄30余年的老警察。在袁野的童年记忆中,他总是很忙,经常突然接到电话后就匆匆返回单位,有时候为了破案甚至不眠不休连轴转好几天,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而且每次约事情,总是因为工作太忙爽约,是“放鸽子”专业户。因此,儿时的袁野总是羡慕小伙伴们能有父亲的陪伴,能趴在父亲背上玩耍,委屈时能有父亲坚定的鼓励……随着慢慢长大,袁野才开始理解父亲,理解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保家卫国、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每每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父亲的破案先进事迹报道时,他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颗警察梦的种子在心里悄然种下了。
十年寒窗苦读,高考报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警校,盼望早日能穿上那身警服。时光荏苒,如今,他已经入警8年了,真正懂得了当年的父亲身上的责任、担子有多重,为年幼时自己因为警察父亲常常缺席陪伴而耿耿于怀感到惭愧。和父亲不一样的是,袁野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在一线守护国门平安。口岸工作繁杂,节假日是袁野和同事们更为忙碌的日子,现在岗位上度过节假日,他早已习惯。疫情防控期间,袁野和父亲还一道奋战在防疫一线。在父亲的鼓励下,袁野积极加入横琴边检站“党员抗疫突击队”,哪里危险往哪冲。由于边检工作的特殊性,民警们一方面要保障旅客正常通关,另一方面还要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执勤,加上高温天气,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警服上常常结了层白色汗渍,但袁野从来不叫苦叫累,他觉得守好国门就是守护家园,才对得起国门卫士的光荣称号。
又是一年父亲节,当问及对父亲的祝福时,袁野说:“爸爸,你是我的榜样,我也会努力成为你的骄傲。”
太多无法陪伴,只因爸爸是警察
“爸爸,今天你可以在家陪我吗?”
“今天不行,今天爸爸上中班,妈妈上早班,我们都不在家,一会送你去上舞蹈课吧!下午奶奶来接你。”
“我不要,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上课,我不要一个人在那里,我要你陪着。”
“朵朵乖,等爸爸休息的时候一定陪你去上课好吗?朵朵不是总是跟别的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是警察很酷吗?如果爸爸妈妈都不去工作,就不能当警察了。”
“嗯,那好吧……下次你一定要陪我去上舞蹈课。”
“好的,爸爸下次轮休一定陪你一起去上课。”
这是横琴边检站民警郝杰和他3岁半的女儿经常出现的对话。孩子的话语里有埋怨、理解,更有自豪。横琴口岸24小时对外开放,在口岸执勤的边检民警们倒班、加班是家常便饭。郝杰与妻子都是移民管理警察,分别在横琴口岸和港珠澳大桥公路口岸执勤,平时两人工作非常忙碌,经常是早上孩子没睡醒,就得出门,晚上家人睡着了才回到家。遇上紧急任务加班,一家人甚至一周都难得见上面。疫情期间,他和妻子纷纷奔赴口岸抗疫一线,这个“双警家庭”团聚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了。
“聚少离多是生活常态,虽然心里也会有内疚,但国门责任重于山,选择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郝杰认真地说。执勤间隙,他时常会抽空利用视频的方式和女儿朵朵进行交流,让她感受到父亲的关心。虽然不能时时陪伴,但父爱亦如山。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陈治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朱金辉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
网址:致敬我的警察父亲!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20979
相关内容
警察节致敬!六位大咖穿上警...@爱画画的小李头的动态致敬人民警察!白敬亭称从小就敬佩这个职业
致敬,新时代监狱女警!
【父亲节专刊】我的爸爸是警察
原来这些明星的父亲都是警察!
原来这些明星的父亲都是警察
「警营六一」李梦妤:我的爸爸是警察
《我是刑警》:警察世家的三个孩子都当了警察,曹阳直接进省厅!
这些明星的父亲是警察?哪个让你最意外?
我的警察爸爸丨不眠的抓捕夜,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像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