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归来!曾四登春晚,23岁荣获艺术最高奖项,朱洁静决不妥协

发布时间:2025-05-17 02:01

她曾是春晚舞台上的耀眼星光,四次惊艳亮相,23岁就拿下艺术圈的顶尖荣誉,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命运却甩给她一记重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差点让她告别挚爱的舞台。

这个女人,叫朱洁静,一个用生命在起舞的舞者。

病魔缠身,手术刀下,她咬牙熬过至暗时刻;重返舞台,她带着新作《朱鹮》,用倔强的眼神告诉所有人:她绝不向命运低头!

这故事听起来像电影,可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她身上的传奇。

想知道她咋从低谷爬回巅峰?

咱们慢慢唠。

先说说那场病,简直是晴天霹雳。

朱洁静那会儿正当红,舞台上的她像只灵动的鸟儿,举手投足都能让人屏住呼吸。

23岁就拿下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捧回家的奖杯,那是艺术圈的硬核认证!

她还四次登上春晚,2020年的《晨光曲》、2021年的《朱鹮》、2023年的《碇步桥》,还有2025年的《幽兰》,每一次都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谁能想到,这么个风光无限的舞者,会突然被病魔按在地上摩擦?

具体啥病,外界没细说,但从她社交平台上晒的照片看,那段时间她瘦得让人心疼,穿着病号服,身上插满管子,脸颊凹得像被生活狠狠抽了一巴掌。

整整八个月,她远离舞台,躺在病床上跟死神较劲。

这八个月,对一个舞蹈演员来说,简直是炼狱。

舞者这行,身体就是命根子,每天得练功、拉筋、保持身材,吃得比猫还少,动得比马还勤。

朱洁静也不例外,多年高强度的训练让她身材完美,但也把身体掏得有些虚。

病一来,像积压已久的债,哗啦啦全砸下来。

手术、治疗、恢复,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走。

她在社交平台上提过,那段时间不光身体疼,心更疼。

舞台是她的命,可她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跳舞了。

有那么一刻,她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那个闪光的舞台。

可朱洁静不是那种认命的人。

她从小就倔,六岁开始学舞,九岁进上海舞蹈学校,硬生生把自己练成了行走的艺术品。

2002年,23岁的她凭着舞剧《根之雕》拿下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这可是舞蹈界的奥斯卡!

那会儿的她,年轻、自信,觉得自己能跳到天荒地老。

谁料到,十几年后,她得在病床上重新学怎么“站”起来。

住院期间,她没闲着,脑子里全是舞步,闭上眼都能看见自己在舞台上飞旋。

她跟自己较劲:这病能打倒我,但绝不能毁了我的舞。

治疗的过程,苦得没法说。

术后恢复期,她得一点点重新唤醒身体。

舞者的肌肉得靠每天的训练保持弹性,可她那会儿连走路都费劲。

医生叮嘱她别急着练,可她等不了。

偷偷在病房里扶着墙壁做拉伸,疼得直冒冷汗也不吭声。

朋友劝她悠着点,她咧嘴笑:你咋这么倔呢?

她用行动回答:因为我不想输。

八个月后,她终于能站上练功房的地胶,可身体却像陌生人似的,不听使唤。

以前能轻松完成的旋转和跳跃,现在做起来像在搬山。

肌肉没力,关节不灵活,连最基本的站姿都晃晃悠悠。

她急得掉眼泪,可哭完擦干脸,咬牙接着练。

说到这儿,得提提她的新作《朱鹮》。

这部舞剧是她病后复出的第一炮,也是她跟命运叫板的宣言。

《朱鹮》讲的是人与自然的故事,朱洁静演那只吉祥鸟,灵动、脆弱又充满生命力。

她说,演这只鸟得过三关:先模仿鸟的形,再揣摩鸟的心,最后得让自己变成鸟。

听起来玄乎,可她真做到了。

2014年《朱鹮》首演时,她30岁,正值当打之年。

那之后,这部剧演了250多场,她一直是台柱子。

病后复出,她没想着给自己留退路。

别人劝她改动作,降低难度,她瞪着眼说:我宁可不跳,也不会糊弄观众。

设计好的舞步,一个都不能少,哪怕身体还在恢复,哪怕每练完一次都得疼得睡不着。

复出后的第一次演出,她紧张得手心冒汗。

站上舞台那一刻,灯光打下来,她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观众的掌声像潮水涌来,她知道,自己赌对了。

《朱鹮》2021年登上春晚,5分30秒的表演惊艳全国,网友直呼“仙气飘飘”。

那画面美得像画,朱洁静站在群舞中央,像只真正的朱鹮,翩翩起舞,纤细又有力。

她用舞台告诉所有人:病魔没赢,她赢了。

这女人的倔劲,还体现在她对舞蹈的痴迷上。

她不光是演员,还是上海歌舞团的副团长,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可她从不喊累。

2018年,她拿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这些荣誉不是白来的,是她用汗水和命换的。

她说,舞蹈是她跟世界对话的方式,不跳舞,她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从病床到舞台,朱洁静的路走得太硬核。

别人可能觉得她命好,年轻就成名,奖拿到手软。

可谁看到她背后付出的代价?

为了保持身材,她常年饿肚子;为了练功,她把身体练到极限;为了复出,她跟病魔死磕到底。

有人说她是“鹮仙”,美得像不食人间烟火,可她却说,自己得深深扎进泥土里,才能吸收到舞台的养分。

这话听着实在,舞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女,是咬着牙拼出来的战士。

她的故事,还让人想到咱们这个时代。

朱洁静的倔强,不就是咱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吗?

不管是抗击疫情,还是脱贫攻坚,咱们从不轻易认输。

她用舞蹈诠释了啥叫不妥协,啥叫为热爱豁出去。

这种精神,搁在哪儿都闪光。

2023年,她在春晚跳《碇步桥》,2025年又带来《幽兰》,每一次亮相,都是在用身体讲故事,讲咱们的文化,讲咱们的信念。

说到《朱鹮》,这作品不光是她的心血,也是上海歌舞团的骄傲。

剧里融了芭蕾和中国舞,动作细腻得像在画画。

朱洁静演的朱鹮,时而轻盈如羽,时而沉重如叹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

她说,这只鸟让她找到自己,病后的她跳得更深情,像把整个人生都融进了舞步。

观众看完,不少人眼眶湿了,说这舞不光美,还让人心里一震,想去保护自然,珍惜生活。

复出后的朱洁静,没停下脚步。

她带着《朱鹮》巡演全国,还去了日本,场场爆满。

2024年,她又凭《永不消逝的电波》拿下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这部剧讲的是革命年代的故事,她演的兰芬,情感细腻得让人揪心。

观众说,她不光在跳舞,还在用灵魂演戏。

39岁的她,身体机能可能不如当年,但精神状态却像开了挂,眼神里全是光。

这女人的故事,讲到这儿还没完。

她还在往前冲,巡演、排练、带新人,忙得像陀螺。

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笑说:累,但值。

舞台是她的家,只要还能跳,她就不想离开。

她的社交平台上,最近又多了些练功的日常,汗水把衣服湿透,笑容却比阳光还亮。

她还发文说:轻舟已过万重山,未来的路,她想慢慢走,跳得更深,更真。

朱洁静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啥叫热爱,啥叫坚持。

她从病床上爬起来,带着《朱鹮》飞回舞台,不是为了证明啥,而是因为她离不开舞蹈,离不开那个让她心跳加速的舞台。

她的故事告诉咱们,不管多难,只要咬牙撑住,总能找到光。

她的舞步,不光是艺术,还是种力量,激励着每个普通人去追自己的梦,去跟命运硬碰硬。

网址:重病归来!曾四登春晚,23岁荣获艺术最高奖项,朱洁静决不妥协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37715

相关内容

知名女演员重病归来曾四登春晚,朱洁静以舞蹈为生命的涅槃与绽放
知名女演员重病归来 曾四登春晚 以爱与坚韧重返舞台
知名女演员,重病归来!曾四登春晚
朱洁静结婚了吗有老公吗 朱洁静为什么还一直不结婚
朱洁静老公是谁结婚了吗,朱洁静为什么还一直不结婚
朱绍庆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国画特等奖
公示!这些项目和个人拟获2022“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红色导演政协委员彭丹荣获“正能量爱国明星最高荣誉奖”
朱一龙、马丽荣获第37届百花奖最佳演员,张艺谋斩获最佳导演大奖
乘风破浪的姐姐朱洁静:比唐诗逸还知性,杨丽萍夸她“太完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