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史
内容简介 · · · · · ·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反正统的历史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史——研究人类社会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相关著述里,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其自身也是有生命,在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既有其内在动因,也是对人类活动做出的反应。不只猫猫狗狗,岩石、大海、森林、草原等万物皆有历史,它们与人类相互独立又被人类所形塑。
《世界环境史》是由全球史奠基人威廉·H. 麦克尼尔、大历史学派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以及美国环境史大家约翰·R. 麦克尼尔等30 多位知名历史学者共同撰写的一部世界环境史专著。其内容出自宝库山六卷本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的《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是这部经典百科全书的精选版,从中萃取40 个词条,基本涵盖了物种、地球承载力、气候变化、地震、疾病、瘟疫、物种灭绝、环保运动等环境史的重要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知名学者撰文,讲解...
(展开全部)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反正统的历史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史——研究人类社会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相关著述里,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其自身也是有生命,在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既有其内在动因,也是对人类活动做出的反应。不只猫猫狗狗,岩石、大海、森林、草原等万物皆有历史,它们与人类相互独立又被人类所形塑。
《世界环境史》是由全球史奠基人威廉·H. 麦克尼尔、大历史学派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以及美国环境史大家约翰·R. 麦克尼尔等30 多位知名历史学者共同撰写的一部世界环境史专著。其内容出自宝库山六卷本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的《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是这部经典百科全书的精选版,从中萃取40 个词条,基本涵盖了物种、地球承载力、气候变化、地震、疾病、瘟疫、物种灭绝、环保运动等环境史的重要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知名学者撰文,讲解深入浅出,不失专业水准。
《世界环境史》以联系的观念看待世界环境史的发展,将史学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与考古学、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结合,注重文献,也注重视觉图片的使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知识与环境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便环境史研究的专业人士查阅、教学,也适合对环境史以及对环境问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麦克尼尔父子合力编著,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作序推荐。
40篇全球环境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涵盖环境史重要主题。
环境史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1世纪以来,在美国有上千名年轻的学者投入环境史的研究,中国环境史研究还远未形成规模,环境史基本问题还困扰着不少研究者。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让人类持续焦虑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备受关注,仅2020年接连的世界性灾难——新冠肺炎、东非的蝗灾、加拿大的暴雪袭击、澳大利亚的山火………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一场瘟疫的降临,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环境史的专业研究,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基本的环境常识和观念在当下也变得必要。
【赞誉推荐】
如今我们开始明白,“环境”主题正是历史之基,它是政治、文化、社会运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世界史本身也是相对新颖的概念,它推动学者们走出民族国家,并越来越走向环境模式,为“文明”的兴衰提供广阔的物质背景和理论框架。我希望本书的篇章能推动史家和科学家进行一场相互尊重的对话,也能让它在众多国家中广受读者欢迎。就提升我们对过去的理解而言,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彼此。
——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美国环境史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
疾病在变化,从未停止。人类的应对也在改变,但它改变的只是疾病折磨我们的方式。从大约1750 年以来,医学知识和实践极大改变了全球的疾病模式,延长了数十亿人的寿命。但是我们所有的技术并未改变我们仍是地球生命之网的一分子的事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吃与被吃。
——威廉·H. 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
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本书作者之一
在21 世纪的前10 年,环境史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环境史这种欣欣向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大环境的不乐观,特别是对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持续忧虑造成的。只要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以及其他更多热点问题持续保持关注,环境问题就将一直紧紧抓住历史学家的神经。由于问题很可能会越来越突出,环境史的前景尽管被看好,但却令人苦恼。
——约翰· R. 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
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大家、本书作者之一
世界环境史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H. 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 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 年,以《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迄今已出版《西方的兴起》《瘟疫与人》《竞逐富强》《世界简史》等30 多部作品。
约翰· R. 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1954— )
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H. 麦克尼尔合著全球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蚊子帝国》、《大加速》(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
(展开全部)
威廉·H. 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 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 年,以《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迄今已出版《西方的兴起》《瘟疫与人》《竞逐富强》《世界简史》等30 多部作品。
约翰· R. 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1954— )
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H. 麦克尼尔合著全球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蚊子帝国》、《大加速》(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主编《全球环境史指南》。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言 i
导论 世界环境史 001
人新世 012
人类圈 015
生物交换 024
承载力 036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基于我们对过去的气候事件一星半点的了解,明确今后怎么做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人口增长到了沿海和边缘地区,加之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这就让灾害更容易发生。物质消耗和能源利用的增加将继续给全球生态系统施加压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增长目标,还有发展中国家同样的发展期待,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用瓦茨拉夫・斯米尔( Vaclav Smil, 1990, 23)的话说,“如果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有助于富国从一贯的经济增长和个人富裕这种燕雀之志中清醒过来,并促使穷国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等负责任的发展政策,那么变暖趋势实际上可能成为理想变革的一种有效催化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气候变化 044丛书信息 · · · · · ·
见识丛书(共6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不平等的一万年》《内战》《基因传》《自私的基因》《起源》 等 。
喜欢读"世界环境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7.00元

49.00元

54.60元

62.40元
喜欢读"世界环境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0 有用 Covfefe 2024-06-11 11:39:22 山东
两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史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的方式,全球史不只是世界史,更是在某种神秘关联的命运中发现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交织。所以除了是一门学科,全球史还是一种方法论,是按照某种价值观精心采撷相关材料,从而把旧故事讲出新感觉的新学派。全球史把视野扩大到我们所生活的诸多领域,除了最正统、最有历史感的兰克学派所强调的精确的政治史研究和马主义影响下的年鉴学派的经济史研究,天文、地理、环境、海洋... 两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史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的方式,全球史不只是世界史,更是在某种神秘关联的命运中发现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交织。所以除了是一门学科,全球史还是一种方法论,是按照某种价值观精心采撷相关材料,从而把旧故事讲出新感觉的新学派。全球史把视野扩大到我们所生活的诸多领域,除了最正统、最有历史感的兰克学派所强调的精确的政治史研究和马主义影响下的年鉴学派的经济史研究,天文、地理、环境、海洋、饮食、服饰,这些边缘零碎都成了全球史叙事的素材。这本书是从《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选编的40个词条,有的作者历史功底欠佳,但自然科学基本功扎实,可以帮助概略地了解物种交换、气候变迁、农业革命、能源历史等跨学科知识。越来越意识到,百科全书是最好的学科入门读本。 (展开)
我要写书评世界环境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印度农民种植的“brathua”究竟是什么东西
之前,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还以为唐纳德·休斯的那本《世界环境史》再版了,遂(仅凭书名)下单。拿到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新书”,根据译者的后记,这本书是对工具书《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World Environmental History)的选译,也就是由几十个词条组成...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Great Anna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基于我们对过去的气候事件一星半点的了解,明确今后怎么做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人口增长到了沿海和边缘地区,加之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这就让灾害更容易发生。物质消耗和能源利用的增加将继续给全球生态系统施加压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增长目标,还有发展中国家同样的发展期待,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用瓦茨拉夫・斯米尔( Vaclav Smil, 1990, 23)的话说,“如果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有助于富国从一贯的经济增长和个人富裕这种...
2021-06-05 10:59:27
网址:世界环境史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44504
相关内容
[美]威廉·H.麦克尼尔 ;[美]约翰·R.麦克尼尔等:《世界环境史》环保日 世界环保日的口号
环境地质学
世界历史名人的传记征文.doc
书评:麦克尼尔的《世界史》
《发现之旅》 第1集 世界环航
从麦克尼尔了解世界史
欲望行星,与我们的人类社会:环境史领军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对谈
世界电影史(第三卷)
2023世界足坛跨境转会市场创多项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