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档案大公开,蔡康永小s幕后的秘密,他们主持费用是多少钱
《康熙来了》(以下简称《康熙》)可谓是华语电视史上的特例,作为一档台湾综艺节目,它开播六年至今未能在大陆的电视台固定播出,但却凭借火爆的人气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红遍海峡两岸。多少观众追着看它,成为每日下班后上床前的指定动作;多少艺人想上它录影,露个小脸也能引起讨论让工作量翻倍。从几时开始,依依社区看它成了必须?
《康熙来了》档案大公开
剪接前时长:60至70分钟
剪接后时长:45分钟
参考成本:10~20万新台币(约2.2万至4.5万人民币),这是台湾综艺节目平均一集成本
嘉宾通告费:8000元新台币,节目置装费自己出。发片宣传期间1350元新台币。
幕后班底:加上制作人共10人,摄影师、灯光属电视台人员不包括在内。
录制时间:每周三。一天录制五集
播出时间:录制当日的下周播出,很少有存货。
主持人每集酬劳:占整个成本的90%。
监制:王伟忠
共同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陈彦铭(B2)
机位:三架大机,另一台摇臂,一台小机
康熙布景一年一换
为符合《康熙》求新求变的搞怪风格,每年都会更换一次棚内布景,现在大家看到的布景是去年2月更换过的,用了一年多,制作人陈彦铭如今忙着构思“换棚”,最快将在六月至七月期间,带给大家焕然一新的《康熙》。
“这个棚是前制作人交接的时候弄的,他的主题是捷运站。正面的门,开门就像捷运一样,从中间往两边拉开,然后旁边的窗就很像捷运的窗,上面的伸下来白色手套就像是捷运的扶手。用相反的逻辑,就把扶手变成是手。前面那些评审的桌子,就是捷运的入闸口,收票的地方。康永和小S平时站的地方后面就是捷运的车头。门上面的走马灯就像是捷运上的报站指示灯。那些钉子形成的弧度很有捷运站大堂的感觉。”
换个布景可是《康熙》的大事,陈彦铭说他需要先约换景的工人,找资料再画草图,经过团队讨论后,再跟主持人及詹仁雄讨论,方能定案。目前,他有两个方案,尚未最终决定用哪个。“一个是飞机场,另外一个是丛林,但我们不会搞很多树。它会是个意向,可能以一些几何图形的东西,或是动物的立体装置,比方参照蔡国强(爆破艺术大师)的装置艺术。”
一、入门篇 台前幕后只有十个人
要上《康熙》,要讲缘分。倒不是电视台戒备森严诸多阻挠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是制作单位神神秘秘自以为有多了不起,而是一周它只选一天录影的惯例实在不太好迁就,错过了你就要再等上一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上《康熙》的大陆艺人甚至海外艺人人数很有限,一如那些有心的大陆记者们偶有空手而回的遗憾。记者够幸运,下飞机当日即是录影日,在跟电视台的宣传人员打过招呼后,我便坐上出租车前往摄影棚。路上,司机再三询问电视台所在位置,随后还掏出对讲机跟同行反复核对。记者奇怪,电视台难道不是最好找的地标吗?司机挠挠头,台北几十家电视台他不太分得清楚,比酒店还难记认;他不看《康熙》,也不关注主持人。
《康熙》录影固定在每周三,一天录一周五集的量。蔡康永和小S差不多11点就开始化妆,午饭后一点左右进棚,每集间隔只有半小时,过程相当紧凑。工作人员要随时处理场上场下的突发状况,一刻也不闲着。当天稍后时间录影的某位嘉宾大牌有些难搞,工作人员轻声交头接耳两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直奔化妆间,一会儿功夫搞定又回到场边。工作人员看上去大多20岁左右,而制作人陈彦铭三十出头,却已有9年的幕后制作经验,“《康熙》台前幕后有大概10个工作人员,连我在内。前期制作6人,后期制作4人,我除了当制作人外还负责配音。”一周最少开两三次的会议,地点多数是在公司金星娱乐,直接面对面讨论,只要6个前制人员参加。陈彦铭规定,开会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因为超过时间就意味着讨论不出答案了,“所以一定要想好才会开,不可能来到再想。比如说哪天晚上我已经想好题目了,那也没有开会的必要了。只是讲主题,录的内容。比方说,想录联谊,那联谊的方法有哪些?”有了主题之后,陈彦铭会决定嘉宾人选,再由负责联系的同事逐一打给对方的经纪人。
《康熙》几乎没有什么存货,多数是本周录、下周播,有些嘉宾档期紧或是从外地赶来,好不容易上一趟《康熙》,自然会集中录制多一两集。为避免出现该艺人密集上《康熙》的感觉,制作人会稍稍延后对方第二集的播出时间,通过交叉播放达到平衡。“多数都是因为档期问题,时间不好协调。可能某一个月,大家互相抢人抢很凶,有人选的话一定要抢先找到她啊,比如之前吴佩珊的例子。(周杰伦‘初夜门’的女主角在新闻出来后,很快就被邀请上《康熙》。)”康熙道具不多,一般就是些大字报、游戏的装置、食物等,提前一天就能全部弄好,“像陈汉典的衣服,前一天去借就好了。因为到哪里借都知道,基本就是那两三家店。”
二、进阶篇 最难搞的是两个主持人
在《康熙》摄影棚内的蔡康永,很在乎节目中的大小事。大到嘉宾出场顺序,小到机器的摆位,不合理的他通通都会指出。开录前他见嘉宾已经准备就绪,就招呼站在场边聊天的记者围过来拍照,站的位置拍的角度,都是在他默默的掌控之中。有道具不合适,他当下叫来制作人耳语两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点头示意可以开始录影了,仿佛他才是那个背后扯线的操盘手。难怪制作人詹仁雄也要叹一句:《康熙》最难搞的是两位主持人。不过,在蔡康永眼里,这都是他的份内事,“制作人已经发挥了他的功力,把人弄到棚里来了,那他的工作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主持人你拿到牛排、鸡腿、白菜、豆腐,要怎么搭配出一桌菜来?这是主持人自己需要再考虑的事,可是当天早上你已经不太可能再跟制作人说,要再找一只老虎进来,这种事就很不合理,就不用这样想了。可是你需要想的是,这条黄鱼是要红焖还是油炸?”
因为主持人从不参与制作团队的讨论,所以在录影前一天晚上,制作人陈彦铭会打电话告知第二天有哪些内容,录影当日才会给蔡康永和小S看脚本。内容包括:艺人资料、每集流程、所用道具、主持提问及嘉宾回答……节目上的任何东西,这里都能找到答案。陈彦铭说:“我们需要很熟悉他们俩的想法,把故事写得很清楚,会写上流程,会告诉他们我想怎么做,而且写清楚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蔡康永是负责拉主Key的人(主导节奏主线的人),所以几乎样样都会亲自过问,他说,“我们连出场顺序都要核对过,比方一共有五个人,他们依次从门后面走出来,第一个走出来的人一定要够吸引观众,让大家想看下去;可是,最后一个要最让人期待。那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取舍,手上的五张牌,最厉害的一张是要打在最前,还是最后?这些都是我跟制作人会研究的。然后我会告诉小S。”
蔡康永做事有自己的一套,也有绝对的话事权,这套行事准则一直都没变过。难怪前制作人梁赫群说:“康永哥出来的东西,完全跟我的脚本是两回事。一开始我们会有点不平衡,辛苦写了这么久的脚本,结果都不用。可是后来发现他不是不用,只是用他的逻辑他的流程,炒出不同的另一道菜,我们看到表现方式很好,也就心服口服了。”而蔡康永的想法倒也非常简单,严格把关全为了节目质量,在高压缩的密集作业下难免出现破绽,他的作用是将小漏洞填补至最小。“台湾的作业都这样,主持人参与很多,干涉很多事情,我们唯一不干涉的就是他的原创构想,他如果今天想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比方说每一个来宾的至交好友都躲在帘子后头,我会接受,因为我的立场是,尽量鼓励制作人发挥他的创意跟想象力。可是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那S跟我就是在当下把它发挥得最好。”
《康熙》中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创办节目的老板兼制作人詹仁雄,六年来三不五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却始终如一,“搞定这两个主持人是最困难的事情,再没有比搞定这两个主持人更困难的事情了。这个节目我花最多时间的地方,就是在说服主持人,因为这两个都是很有想法的人。那时只录了第一次,他们俩就一起来跟我请辞说‘不要录了’,理由是‘不知道要录什么’。他们难搞定的地方在于,小S很爱怀孕;而康永呢,是不喜欢做重复性、或是没有趣味依依社区的事的人。所以等于我们要一直跟他竞赛,不停变花样,用新的东西来说服他。”
其实,一切压力的来源,说穿了还是收视率,主持人再难搞定,都没有收视率来得让人头痛。在詹仁雄眼里,蔡康永执意追求新意,并未对收视率带来多少好处。“要逃离收视率稳定安逸的状态,是很难的,我们想休息一下,但是对方要改,要突破。就收视率的准则来讲,就是你做一个类型的时候,基本上不要太快有变化,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每天在那个时候会去看的。观众了解已经是播出几集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如何既保证收视率又兼顾新意,就成了历任制作人最头大的地方。詹仁雄、梁赫群、林智贤、孙乐欣、郭强、毛姐……都先后接过制作人的交椅,如今的制作人陈彦铭继续延续过往的操作流程,同时还会规定旗下8位组员每周要想3至5道题目,以生活百态为出发点,且每天都要翻阅报纸、看电视及上网寻找灵感。会不会有瓶颈?他说:“每1年大约会有1次的循环。”
观众追求的是打发时间的捧腹一笑,未必细心到留意内容的变动和环节的调整,但制作人员天天挖空心思推陈出新,“比如以前有专访,后来有段时间会很多人一起上节目,现在有打对台辩论,真心话大冒险,射飞镖。我们有做一些影像的部分,这是以前《康熙》没有的,我们去艺人家拍他的厨房、衣柜。因为以前的《康熙》都局限在摄影棚内,可以走出去。之前还做过运动会,我们会尽量想办法做户外的东西,但是原则上是把外面拍到的东西拿来棚内讨论,主持人是不太可能会去外面啦。”
三、达人篇 希望能比《我猜》长寿
台湾最长寿的综艺节目——开播14年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正遭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老板詹仁雄亲自坐镇观看录影,无非期盼节目能起死回生绝地反弹。而同样是他一手一脚拉扯长大的《康熙来了》,也曾面临收视率的低潮。“小S怀孕的前一阵子,跟找人来代班的时候,这中间有三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收视率会不那么稳定。但小S回来之后就非常稳定。”詹仁雄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稳住高收视,让节目存活得更长一点。“不是因为我们闲来无事想换制作人,而是节目走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不得不而且必须要换。从《康熙》第一集到现在,节目内容一直在变化。但每个时期的变化,不是所有制作人都能处理得很好。”
怎样才能一直保持好的收视率?詹仁雄叹了口气说,这个答案他一直在找。“台湾太多频道了,而且观众口味一直在变化。就《康熙》来说,因为这两个主持人太特别了,所以在分众市场里头,一定有人想看比较有层次一点的娱乐,比较多变化,不是只有一种模式。现在的访谈模式比较单调,一般都是艺人的家里事,跟老公老婆,好像就只有一种方向,其他方向都不太做得出来。这当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制作单位的能力,也可能是主持人的能力。所以可变化的度就很小。”在他看来,《康熙》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多变为其保持了长久的魅力,“灵感就是练习,这是每个电视或创意人的基础,也是唯一的方法。灵感只有好跟不好,但是它不会没有。我们能访问李安、马英九,不是每个主持人都能访问他们,可是我们能访问他们的同时还能访问市井小民,比方说许纯美,我们的层次很多,大部分的状态下观众们都能理解我们想传达的是什么,这是《康熙》跟其他节目不一样的地方。”
台湾综艺节目平均一集的成本是10~20万新台币(约2.2万~4.5万人民币),詹仁雄不愿透露《康熙》的成本是多少,但就承认主持人的酬劳占了大部分比重,“两位主持人的成本实在太大了,90%的成本都是在主持人身上。虽然这话对工作人员讲可能有一点不公平,但毕竟大家看这个节目就是看两个主持人的。”面对小S多次声言要生第三个孩子,康永“如果她再生,节目就不做了”的响应,詹仁雄连担心都显得很无奈:“担心也没有用啊,因为小S就是要去生小孩。再生的话,反正也一回生二回熟了,我们已经有非常完善的小S生子标准作业程序。”
绝密档案1
蔡康永、小S在化妆间都在干嘛? 解答:爱干嘛干嘛
陈汉典爆料
“我除非是有事情才会走进他们的化妆室,平常不会没事跑进去找他们聊天,因为他们两个平时也不太会互相聊天,都是默默的各忙各的。以前不知道跟他们要说什么,也会觉得好像不跟他们讲话会有点尴尬,必须要丢一些话题出来,现在就不会了。就算不讲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因为大家相处久了,有一个默契在。像我在南京有主持节目,他们都不会主动问,除非我主动讲。讲完之后,他们又会开玩笑说,其实我们也不想知道。”
梁赫群爆料
“我们自己去找资料什么的,都很开心,但是走进两位主持人的化妆室,感觉就像停尸间一样,就像进入整个冰窖。康永哥是文化人,就在看一些财经、人文类的杂志,像我们平时都是看八卦的嘛,都不知道要跟他聊什么。而旁边的小S就跟徐妈妈在吃便当,徐妈妈会说‘多吃一点哦’,小S就会说,‘妈,我想要吃排骨。’我进去想告诉他们当日的流程,没想到说到一半,康永哥就说:‘没关系,我自己看就可以了。’当头泼一盆的冷水,然后我就默默地走出去。小S就根本没有在听啊,因为她一直在吃便当,或者是在吃泡面。她最喜欢吃‘来一客’的泡面,最爱的味道是鲜虾鱼板,我永远都记得。”
绝密档案2
陈汉典随时卷铺盖走人?解答:大家都喜欢他
詹仁雄爆料
“那时小S生孩子去了,找了Selina回来代班,因为她是偶像,没有办法像小S那么放得开,于是需要一个耍宝的人,当场子冷或者需要示范的时候,可以有个人帮忙。我就问康永,能不能加一个有趣的人进去,替代小S耍宝的部分。那时汉典在另一个节目《全民最大党》表现很好,模仿很好笑,就把他加进去了,没想到他跟Selina的互动很好。有一个好笑的事情是,小S回来时,有想过汉典要不要继续留下来,我们本来还想在节目上讲这个事情,让观众去投票表决,没想到录了几次小S他们都很喜欢他。”
蔡康永爆料
“他好像除了演艺工作之外,别的事情比较没有那么热衷,如果是表演相关的事,他就会很勤劳。他是表演者多过主持人,他们这个路线的主持人在《全民最大党》里只要化身为某一个真实世界的人物,就会主持了;可他们以自己的身份来主持的时候,就比较没有特色,汉典就是很典型的这个代表。但我没有担心他,他很会自求多福,像他电影《艋舺》的表演或是内地电视节目的主持,那都是他自己另外开拓的舞台,他没有问题的。”
绝密档案3
小S不耐烦,真性情还是做效果? 解答:真实情绪的放大
蔡康永爆料
“小S怕的人比我多,她比较容易在看到名单的时候会有一点紧张或是惶恐,觉得这个人可能不好访或是难驾驭之类的,那我一般都比较少。因为我觉得主持人的乐趣之一,就是去克服那些没克服过的障碍,我不喜欢一直访问很熟或是我都不太担心的人,那样我就觉得没有动力。小S在画面上呈现的真实个性要比我多一点,所以当她觉得沉闷或是不耐烦的时候,她是愿意用很好笑的方式把这个情绪透露出来,这是她很珍贵的一个艺人特质,大家爱她就是爱这一点,我是遮掩得非常多。老实说,在主持人里面,大家都隐藏自己的情绪,可是S那个路线的非常少,我觉得她是少见的娱乐圈的天才,她的个性不发挥在娱乐上就太埋没了。”
采访手记:一切都是小小的
小小的电视台,小小的录影棚,小小的10人制作团队,小小的成本预算……这里的小小跟节目质量无关,更与规模、实力、家底无关,我只是跟大陆的某些综艺节目相比。当制作人近20年的梁赫群透露,台湾当下一集节目的成本是10~20万新台币,我所知道的大陆综艺节目成本也就这个数,差不多的价钱却是相距甚远的收效。《康熙》是一天五集的带状日播节目,而我知道的本地一周一集的节目,录一集得要大半天,而且往往前呼后拥几车的人,录个十来分钟休息一下,摄影师们还都是大爷,边拍边抱怨周末开工有多累。团队是人家的几倍,耗时是人家的几倍,电视台规模是人家的几倍,人家红遍整个华人地区,而我们还在尽力开拓南方市场,到底缺了些什么?随时可能被干掉的危机感?被高度开发的创意人才?敬业忘我的工作态度?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我们,还有大大的空间可以努力。
网址:《康熙来了》档案大公开,蔡康永小s幕后的秘密,他们主持费用是多少钱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46893
相关内容
蔡康永小S告别《康熙来了》 主持近12年小S否认蔡康永将退出《康熙来了》
蔡康永与小S共进退 才是真实的《康熙来了》:小S蔡康永
康熙最终集躺床上主持 小S泪崩表白蔡康永
康熙来了:蔡康永小S揭秘娱乐圈真相,你敢直面吗?
蔡康永泪忆大S:当生死成最后的康熙
看懂小S蔡康永陈汉典同框,才明白他们聚会延续《康熙来了》友谊
蔡康永宣布退出《康熙来了》 主持节目近12年
新周刊独家专访:蔡康永与《康熙来了》
蔡康永小S告别《康熙》 12年大事记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