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要“沉迷”于日常琐事

发布时间:2025-05-18 01:17


业老板只是金字塔的基础,他的任务是固本培元,确定工作场所、工作设备、企业战略和结构组织,这些是老板要操心的事情。日常的业务不应该是老板的工作,只有理解了这一理念,企业家才能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对于员工来说,如果老板和客户同时找自己,员工应该先处理客户的事情。因为客户处在金字塔的顶端。

如果企业家信任自己的团队,就会无形中提高工作速度,这在今天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力,会让企业家更快速成功。

01

放手会最大激发员工潜力

公司创立初期,我经常在其他公司负责大型项目,只有几天会在自己的公司办公,这就意味着员工大部分时间需要独立工作。但是我非常担心员工的工作能力,所以我每周都会花很长时间安排未来一周的工作。我用红色表示要“立即完成”的工作,黄色表示可以“稍晚一点完成”的工作,绿色表示“周末有时间再去做”的工作。渐渐我意识到,这种工作方式会让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些琐碎工作上,如果我不想继续这种状态,我就得学会放手。

管理公司就像管理猴群一样,要学会放手,其实员工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

创业初期的我绝对想象不到可以这样经营公司。在2020年底我卖掉公司之前,我把公司经营得很好,而且公司的员工全部可以独立、出色地完成工作。所有这些原本不可能的事,全部都实现了。或许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有些人可能会表示怀疑,老板怎么能允许员工替自己做主?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你对你的团队足够信任,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权力交给员工,不必事事都向你请示。这样你就有时间去旅行,去做其他的事情。

刚开始,员工在被我一次次委以重任时,非常不自信,觉得自己“从未做过”,他们会担忧。我想说的是,这种情绪很正常,任何人都应该直面它,这种“对第一次的恐惧”正是我们突破舒适圈、实现个人发展的契机。

适当给员工一些压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力。

“对第一次的恐惧”标志着一个人结束停滞状态,开始进步。如果你一直不敢尝试新的事物,你就会像大多数人一样,永远待在舒适区,那里是你熟悉的环境,可以给你安全感。但是你也不能选择那种远超自己能力、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会让人因畏惧而逃避。下图是“三区模型”。


▲三区模型

“三区模型”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它,有些人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舒适区,如果有人要求他们做出哪怕极小的改变,他们也会非常恐惧。大多数成年人(如部门主管)只有在环境改变或者别人迫使他们改变时,才会冒险面对新的挑战,让自己站在发展区里。小孩子也是这样,他们几乎不会自己主动学习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人的天性就是尽可能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舒适区里,避免任何不确定或风险。但是,越是伟大的人,越敢于挑战新事物。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应该不断强迫自己走进发展区,挑战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02

老板见一次客户就够了,

给员工相应的决策权

一家公司要想经营成功并且盈利,老板要学会只关注重要的工作,如果公司里有员工的话,就让员工去接触客户。总是有很多客户想直接与老板交谈,这就像普通患者想得到主任医师的诊治一样,客户感到非常受重视,同时老板也能从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处理这些事情。企业家要改变这种思维。对于我来说,只有第一次进行大笔订单的商讨时,才值得我亲自参加。

如果一个客户想重新订购新的服务器系统和新的工作设备,这大约需要投资5万欧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也意味着具有一定风险性。这家公司之所以要重新更换设备,是因为之前的供应商令他不满意,提供的设备无法解决公司问题,为了尽快使公司重新顺利运转,他不得不更换供应商。如果没有翔实的实施方案,风险难以预估,而且没法谈报价。因此第一场会面一定要先提方案,再谈报价。

虽然一些客户可能对此有些质疑,但是请相信我,一旦你做了就会知道,这么做有多大的好处。不过为客户提供方案咨询时要收费。而且费用要比讲座高,因为此时你为客户提供的不是一些简单的概念或理念,而是实打实的方案和报价,而制订方案、提供报价等一系列工作会产生很多交易成本。

另外,第一次会面中要安排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负责人,由他负责和客户接洽后续工作。第一次会面会谈到一些重大决策,因此老板和客户直接对话很有必要,这会让客户更有安全感,不过也要明确告知客户,除了一些重大决策外,老板不会亲自监督工作的执行,如果客户一定要老板事必躬亲,必须支付更多费用。当明确告知客户这一点后,客户就不会总去“骚扰”老板了。

会谈越重要,越要展现出更加个性的方案。


无论你是从事浴室装修、花园设计、个性化公关还是网络营销,都需要学会当一个聪明的老板,把公司的各项工作明确分配给不同的负责人,这样既能提高客户体验度,也能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老板永远是掌舵人、领航员,老板的任务是为客户提供总体建议,并将工作流程标准化,细节工作和日常事务统统交给员工完成。

就像我,虽然我很少去公司,但是这并不会消减员工积极性,反而更加有条不紊、高效顺畅。有一次,我的秘书跟我说:“好啦好啦,菲利普,不要唠叨了,这些我都知道。我还有别的事情做,我先走了。”这让我非常兴奋,因为经过多年的试验,我终于将公司带上了正确的轨道,显然,在这方面,我还是很有领导才能的。

我相信,比起让老板激励员工,员工自己能在工作中找到内驱力效果会更好,只有员工真心热爱工作,才会主动想把工作做好,不等老板分配就主动承担,这样的员工会减少犯错,成为老板想要的好员工。员工越是认同自己的职责,就越是想要取得好成绩。因此,老板要帮助员工建立团队认同感,再适时赞美他们,犯错了也不要紧,只要他们敢于大胆承认就好。

此外,老板不要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做到这些就足够了。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专家在分析了影响员工动机的因素后指出,失败的领导者是员工工作动机的最强杀手(“员工抛弃的不是公司,是老板”)。商业专家约亨·迈(Jochen Mai)在他的著作《职业圣经》中也提到,除了缺乏兴趣、沟通不畅外,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工作氛围压抑、目标不明确、领导任人唯亲、领导事事干预以及“大喊大叫”都是消减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无论是雇员还是老板,有谁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呢?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对此提出了一套很有道理的领导哲学:“老板要好好照顾员工,只有员工有自信,才能勇敢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员工才有能力为你照顾好客户。”

员工找对了位置,自然就不会缺乏动力。

从客户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公司应该给员工尽可能大的决策权,因为他们是跟客户接触最多的人,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只有极少数重大决策才需要老板拍板。对我来说,客户是指路明灯,因此我把客户视作我的老板,客户决定我的公司生产哪些产品和服务,谁是适合公司的员工,哪些员工适合干哪些岗位,客户能够决定公司的存亡。所有这些问题都取决于客户,客户是公司唯一的财富来源,是公司得以存在的强大支柱。如果有人问我“谁是公司真正的负责人?”我会说客户。在一次演讲中,我用如下简图向员工解释这个问题:

员工满意了,客户才会满意。

企业老板只是金字塔的基础,他的任务是固本培元,确定工作场所、工作设备、企业战略和结构组织,这些是老板要操心的事情。日常的业务不应该是老板的工作,只有理解了这一理念,企业家才能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对于员工来说,如果老板和客户同时找自己,员工应该先处理客户的事情。因为客户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如果客户不尊重员工,明显是在故意找碴儿,那就另当别论了。

03

老板不要当员工的“保姆”

2019年,我就去过公司两天。从招聘员工、试用员工,到员工入职或解聘员工,这些都不需要我参与。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员工可以自主完成工作,对此我很开心。员工可以直接使用公司印章,可以代替我签字,还有一些其他特权。我专门开了一个私人账户,用来管理财务。每当我收到账单,我就拍照发给员工,他们负责汇款。至于别人能看到我私人购买的东西,我并不在意,只要能节省时间就好。很多人难以想象,公司竟然可以这么经营。但是我知道,如果企业家信任自己的团队,就会无形中提高工作速度,这在今天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力,会让企业家更快速成功。

现在的时代,早已不是比拼信息和知识的时代,而是比拼速度的时代。如今的市场,需要的是结果,谁能快速给出结果,谁就能吸引更多客户,更快站稳脚跟。现在的客户越来越缺乏耐心,谁都不愿意排队等待,哪怕晚一刻钟都不行。客户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切—现在、立刻、马上!企业家应该迅速调整公司结构,以适应客户的期望。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信任意味着放手,放手伴随着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创业者刚开始创办公司时,公司的规模一般很小,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创业者自己,因此创业者或者只有几个人的核心团队不得不肩负起公司所有的事务—去税务局报税、和专业协会联系、给房东交租等。除此之外,还要兼顾不断出现的新工作,亲自解决问题。这样从基层开始干起来的老板,往往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和专业知识,知道某些具体的工作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等到后期,公司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招聘新的员工,但是由于公司也无法预见自己何时需要招聘新人,所以通常会努力用现有的员工和资源管理公司,只有现有的员工或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量时,老板才会决定招聘新人。这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此时的整个公司已经忙于业务,分身乏术,即便招聘了新人也没有时间培训他们,只能让他们自己边干边学。这些新人积极性再高,也难以达到老员工的工作水平,难免会犯很多错。这时,为了避免新员工总是犯错,影响工作进度,老员工或者老板不得不亲自上手做。这样一来,你招聘新员工有意义吗?

对于客户来说,你不用比别人更好,但是你要比别人更快。

多人合作,出现问题很正常。但是如果企图通过质检来减少错误,那就是不正常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员工彼此信任,信任可以加深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提高工作质量。只有当员工全盘了解自己的工作后,才能真正将其内化为“我的”工作。如果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还要接受主管检查,那么他就不会全心全意完成工作,因为即使出错也没关系,主管一定会检查。这样的员工做任何工作都会漫不经心。因此,员工的工作就是员工的工作,老板不要总是帮员工检查,负责为员工“纠错”,否则员工就不会认真工作。当然,我是说老板不需要当员工的“保姆”,但是定期抽查公司产品、服务或工作的质量还是必要的,作为掌舵者,老板需要知道自己公司的情况,来决定公司这艘船的航向,至于具体的实施,交给船员就好。

为了让公司正常运转,我在公司制定了很多制度(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员工权责分明、各司其职。

如前所述,一个5万欧元的服务器项目,我只参加与客户的第一次会面。我会制作专门的“工作手册”,方便员工执行。每个服务器项目我都只看最后的“项目完结确认书”,这个文件只有在设备或系统一切进行顺利时,客户才会签字。我用这种方式,用最少的时间,尽量不干预员工的工作,既有效了解了项目的真实情况,又给员工提供了尽可能大的行动空间。

老板干预越多,员工自主性越差,员工自主性越差,越容易出错。

作者:菲利普·泽梅尔洛特,勒沃库森C&S计算机服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中小企业经营专家

来源:《活着:中小企业的55个生存策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求知愿景。

走出去,到时代变革的风口发源地游学,已经成为各行业的企业家、企业高管和创业者最喜爱的学习模式。

因此,我们特别开办了走进腾讯、阿里、华为、字节跳动等名企游学项目:

日本考察_11月走进日本商务考察游学|日本丰田京瓷松下等参访游学

戳原文,查看2023年走进标杆企业考察全年计划!

网址:老板不要“沉迷”于日常琐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52060

相关内容

美容院老板每天日常要做什么
“永不分手的赛博恋爱”:莫要过度沉迷于虚拟的亲密关系
田园猫与布偶的宠物生活(两种猫咪的不同性格与日常琐事)
张常宁婚宴日期被男友公开,球迷:为何张常宁选择沉默?
真爱不喧哗,藏在日常琐碎里的浪漫才最动人
装修不要迷信:“E0 级板材 ” 并不等同于 “ 零甲醛 ”板材
沉迷于追星怎么办
高情商财务日常是如何与老板沟通的?这个写得好!
郑伊健吐槽老婆沉迷游戏
baby沉迷吃鸡手游,光子大老板景瓷和刺激战场总教练SKY亲自陪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