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探析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探析
近年来,在高校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丰富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使得抽象的音乐知识通过音频、视频等变得更为具象化,在教学方式上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形式涌现。这些变化为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技术性与艺术性、教育性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音乐教育资源
新媒体时代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借助庞大的数据库资源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弥补音乐教育资源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努力优化与整合音乐教育资源,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精准高效的学习内容。
一是有效整合多形式的教育资源。在新媒体技术助力下,高校音乐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教材,有着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程度上丰富着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看演示视频、听示范音频等形式更为直观地理解并掌握音乐理论、音乐技巧;通过开放式在线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数字化的音乐图书馆、音乐数据库等更能帮助学生获得大量音乐学习内容。然而,在新媒体技术从不同渠道拓展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同时,这些资源在整合过程中可能因彼此独立导致课程资源间的关联性不高,难以形成音乐教育教学合力,反而给学生造成困扰。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除了要关注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外,还应格外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达到有效整合的目的。比如,围绕音乐教材向外发散,使这些教育资源能够有机融合,从而形成相互印证、彼此促进的知识体系。二是创新开发跨学科教育资源。新媒体时代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不再拘泥于以往单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能够跨学科拓展教育资源,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比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舞蹈、历史等学科教师共享知识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深度开展与不同学科的项目合作,比如与工程学专业的学科教师合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探索交互式的音乐教育模式,实现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学习。
把握新媒体特征,探索互动教学模式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面往往是单一的传授式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音乐教育特色。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在成熟的新媒体技术加持下也有了新的发展,有利于彰显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与育人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情境式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及新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基于此,高校应尝试改变固有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搭建智慧型教学平台,将传统的单向输出变为师生双方高效的互动交流。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极为看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虚拟音乐主题情境,在沉浸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创作特点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实践型教学模式。音乐本质上是关于声音的艺术,新媒体时代出现的各类网络应用为教师展示音乐作品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但在音质、媒介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依然需要面对面的线下音乐教学。同时,音乐产生及发展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教育传递的不仅是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蕴含有很强的文化内涵。所以,新媒体时代,高校不能忽视音乐教育的生活性、现实性等特点,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理论+实践”的多维教学模式。
立足教育新要求,建设音乐教师队伍
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育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音乐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是必要之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与主导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时代需立足新媒体特征及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素养,从而为音乐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提供坚实的内生动力。
时下,新媒体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音乐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很积极。在此情况下,高校要帮助教师及时更新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高校可邀请知名音乐家、音乐教育人士等到学校举办讲座、开展教学交流,帮助高校教师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优势。同时,高校还可以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认知“音乐+新媒体”的实践效果,让教师能够接受并积极使用新媒体技术,带动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此外,高校也要积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高校音乐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聘请行业专家等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也可以引进年轻的音乐教学骨干,通过“以新带老”的方式分批次地提高全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
(苗瑾,作者系昌吉学院讲师。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XR技术与音乐表演专业师资培训平台的协同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308044841749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探析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59752
相关内容
智慧城市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育研究共探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的路径
融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现象探析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
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思考.doc
澳门举办论坛探讨数智时代音乐教育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人文性思考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