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春晓》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孟浩然《春晓》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孟浩然《春晓》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原文】
春晓(1)
春眠不觉(2)晓,
处处闻啼鸟(3)。
夜来(4)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白话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缤纷的落花铺满庭院,不知道有多少。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春晓的意境】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诗意悠长,是很多孩子的一首启蒙唐诗。
全诗总共四句。
前两句描写爱春之情,因为春天睡觉舒服,温度适宜,没有蚊虫,而且醒来之后,还有悦耳的鸟鸣,让人心情舒畅。
后两句抒发惜春之情,因为春光虽美,却稍纵即逝,就好像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似乎,这首诗的含义无外于此。然而,细细品读,还是能够在诗句之间,体会到爱春惜春之外的感觉。
一、惜春之情,来自于诗人的焦灼之感
《春晓》前两句,充满了春日的慵懒;但是后两句,却流露出诗人的忐忑。
而诗人之所以忐忑,就是因为他知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春日的韶华,总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吹雨打,就此无影无踪。
所以,春天越美好,诗人越害怕失去它,而越害怕失去它,就越能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从而陷入了一种焦灼的轮回状态。
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本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为诗人的惜春,多停留片刻;也不会因为春日的美好,让它常驻人间。
记得泰戈尔有句话: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
对于春天也是如此,当我们为失去它而感到恐惧时,我们正在把它失去。
我们其实经常如此。欢聚之时,恐惧于离别;得到之时,又恐惧于失去。
而我们之所以恐惧,之所以焦灼,只是因为我们在乎。
《春晓》,所传达出的,便是这种焦灼感。
不过,孟浩然的焦灼,却不仅仅因为春天。
二、焦灼之感,来自于诗人的出世之心
《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诗作。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在时间上有两个说法:一说与张子容共同隐居,那时23岁;一说是孟浩然40多岁时,在仕途无望后,慕庞德公之名,开始在鹿门山隐居。
当然,也可能两种说法都是真的,孟浩然在鹿门山置办了一处房产,闲余时间便过去住住。
关于古人的隐居,向来有“终南捷径”之称。很多人隐居终南山,以此博取声名,最终出世为官。
孟浩然隐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也想走终南捷径,但他的出世之心,却是人所共知的。
他自幼读书学剑,学得了文武艺,自然想卖与帝王家,只是,在仕途之上,却步履维艰。
他干谒公卿名流,难逢良机;参加科举考试,也惨遭落第。
而且,曾经有过一次亲见唐玄宗的机会,却吟了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惹得玄宗不满,对孟浩然说:“卿不求朕,朕岂弃卿?”
所以,孟浩然一直拥有出世之心,可是造化弄人,到最后连个副科都没提。
辞官归隐,是一种心境;求官不得,则是另外一种心境。
因此,即使可以睡到自然醒,即使可以听到悦耳的鸟鸣,孟浩然还是难以静下心来,在这惬意的春天清晨,所想到的,却是昨夜窗外的风雨,以及遍地无情的落花。
当然,这风雨、这落花,也许更像他壮志难酬的人生。
在《唐人绝句精华》中,对《春晓》有评价说: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这里“哀众芳之零落”,恐怕也是在哀叹,自己那逝去的美好韶华吧。
网址:孟浩然《春晓》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63229
相关内容
《名人传》作者简介人物介绍创作背景内容简介读后感网红祝晓晗简历及写真照片:祝晓晗父女真假及背景起底
明星个人资料简介:演员的简历及情感和家庭背景
谢可寅个人资料简介及家世背景介绍
林昕阳和黄晓明什么关系 林昕阳个人资料及富二代家庭背景简介
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深度解读
《作曲家》歌曲简介 作曲家歌词介绍 作曲家主唱
巴金的家写作背景是什么
刘浩存个人资料身高简介,刘浩存家庭背景怎么出道的
潘孟阳简介